寓言故事《坐井觀天》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坐井觀天》優秀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故事《坐井觀天》優秀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2、透過學習,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
3、幫助學生理解青蛙對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錯誤的原因。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課文第4——7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啟發學生公里界青蛙對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錯誤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
課前準備:
井圖一副。青蛙和小鳥的圖象各一副,頭飾各一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坐井觀天。
2、學習課題生字“井”“觀”。
3、解題:“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三、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
2、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
3、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四、教學生生字詞
1、聯絡課文學習生字詞。
2、指導書寫,練習寫生字。
4、課堂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井( ) 沿( ) 抬( )
開( ) 沒( ) 拍( )
(2)用“答”字擴詞。
五、再讀課文。要求:讀得流利正確。
第二課時
一、引入課題,讀題。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掛圖,要求學生將青蛙與小鳥分別貼在適當的位置。
(2)啟發學生理解:“落”在句子裡是什麼意思?
(3)教師結合掛圖,講解“井沿”、“井口”。
(4)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教師範讀課文第2——7自然段,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麼事爭論了起來?”
3、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引讀:青蛙先問了什麼?小鳥是怎樣回答的?
(指導朗讀)
(2)著重理解:“一百多里”說明了什麼?
(3)學生齊讀第二、三自然段。
4、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理解:“說大話”是什麼意思?青蛙認為天有多大?
老師講解:“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的意思是:天只有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
指導朗讀青蛙的這句話。
(2)講讀小鳥話,小鳥是怎麼認為的?
學習“無邊無際”。“無”是什麼意思?“際”是什麼意思?“無邊無際”形容什麼?
什麼是“無邊無際”的?我們學過的什麼詞與“無邊無際”的意思相近?
(3)指導“哪”的讀音和語氣。
(4)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青蛙與小鳥的對話。
(5)提問,小結: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麼事爭論了起來?
5、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青蛙認為小鳥說得對嗎?為什麼?
指導朗讀“我不會弄錯的!”
(2)啟發學生理解小鳥說的“你是弄錯了”中的“是”在句子中的意思。
提問:小鳥為什麼要勸青蛙跳出井口來看看呢?
(3)讀課文,引導學生領會青蛙和小鳥在這裡各自的“笑”的含義。
(4)分角色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
三、總結課文
1、齊讀課文。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討論
(1)實驗
(2)青蛙和小鳥誰說的對?誰說的錯?為什麼?
(結合學生回答,處次揭示寓意)。
(3)如果青蛙接受了小鳥的勸告,跳出井口,它會看到什麼?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4、自由朗讀課文,然後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演性複述課文。
5、總結寓意。
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四、練習
填空(在課堂或課後完成)
1、《坐井觀天》說的是( )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只有( )。
2、小鳥看到的天是( )的,因為它( )。
板書設計:坐井觀天
青蛙只有井口大
天看問題要全面
小鳥無邊無際
寓言故事《坐井觀天》優秀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所見有限。
2、學會本課兩個生字,理解“坐井觀天、井沿、說大話、井口、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在朗讀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懂得人要開闊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淺。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剪貼畫(青蛙、小鳥)、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請一起讀課題──《坐井觀天》。
2、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個故事,好嗎?
請小朋友看一段錄影。
二、看錄影,瞭解故事內容
1、看錄影前,老師有個要求,邊看邊思考:故事講了誰和誰之間的事?它們在幹什麼?
2、播放錄影。
3、反饋:
生答思考題,師板書,結合課件演示:
青蛙圖 天 小鳥圖
有
不過井口那麼大 多 無邊無際
大
小朋友真聰明,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來讀懂。請大家把書翻開,自己找個朋友讀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等會我們比賽,誰讀得最好。開始讀書吧!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找朋友讀課文。
2、指名接讀課文。
3、學生評議。
四、第一次爭論
1、課文中的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那到底誰對誰錯呢?
指名講。
2、贊成小鳥的請舉手,贊成青蛙的請舉手。
3、既然小朋友意見不一致,那我們就來開展一次小小辯論賽,同意嗎?贊成青蛙的我們稱為青蛙方,請坐到左面,贊成小鳥的我們稱為小鳥方,請坐到右面。
學生交換位置。
五、再讀課文,找出有力的證據
為了證明自己方是正確的,對方是錯誤的,我們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對嗎?請你們再讀課文,找找書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個詞可以作為你的證據,同時也拿出你從課外蒐集的`資料。
開始你們組去研究討論吧!
六、第二次爭論
兩組爭論:
師說:“現在請小鳥方發言。”學生髮言。
師說:“現在請青蛙方發言。”學生髮言。
師及時指點。
七、朗讀課文,體會寓意
1、剛才小朋友爭論得相當精彩,看來準備都很充分,現在我們進行讀課文比賽。青蛙方讀青蛙的話,小鳥方讀小鳥的話,直接對話,行嗎?要讀出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很肯定的語氣。
自由練習──指兩名對話──集體對話。
2、讀到這裡,哪個小朋友給我們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除了這個內容以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麼錯誤的人呢?
指名答。
3、看來“坐井觀天”這個詞是不好的,貶義的,古代這個故事中的青蛙因為生活的範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得很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而今天我們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於站出來為青蛙說話,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知識,我真佩服你們。
八、角色換位
1、有一天,有人來井裡打水,水桶盛滿水往上提時,不小心把青蛙帶了上來,而那隻小鳥又下來喝水,因翅膀受傷無力再飛出去,這樣變成小鳥(在井裡),青蛙(在外面),現在青蛙、小鳥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又想說些什麼?
2、現在請你們組裡討論,等會派代表來說,看哪邊說得更精彩。請小朋友好好動動腦筋。
3、兩邊派代表發言。
九、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麼?
2、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用眼睛看一看,並且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
寓言故事《坐井觀天》優秀教學設計篇3
教學要求:
1.透過學習,讓學生初步瞭解《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狹小,所見有限。
2.理解“說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瞭解反問句的意思,練習讀出反問句的語氣。
3.結合課文中的詞句進行說話訓練。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卡片:小鳥、井沿、回答、弄錯、無邊無際、抬頭、青蛙。
2.實物:玩具熊貓、蘋果、8開鉛化紙。
3.多媒體課件:
句子:
(1)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2)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
小節:第6節和第7節的課文內容。
練習:
(1)選擇正確的意思:
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
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要飛那麼遠。
(2)選詞填空,練習說話:
海洋 沙漠 禮堂 森林
()無邊無際,大得很啊!
(3)想想說說:
聽了小鳥和青蛙的話,我忍不住說:“ 。”
資訊:資訊世界
gàibì
井:井蓋 井口 井沿 井壁 井水 井底
成語故事:九種動物圖,點選後出現有關的故事題目、《成語故事》書。
動畫:小鳥飛過村莊、河流、高山。
4.學具:8開鉛化紙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交代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語和課文的第一節。
2.讀詞語卡片。
3.用詞語練習說話:青蛙小鳥
二、整體感知
1.練習讀第2節到第7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3.從第2節到第7節中挑選自己喜愛的一節讀給同桌聽,同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