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課時目標】

1、鞏固9個生字,會寫3個字。

2、進一步瞭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

3、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

4、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

5、從小村莊的前後變化中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課時目標】

一、複習匯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還記得那個小村莊嗎?再一次回到這個小村莊以前,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故事裡的詞語。

1、出示詞語:鬱鬱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

誰能帶著自己的體會來讀讀這些詞語?

2、自由讀、齊讀。

3、教師出示句子提示:

師:誰能用上面的詞語來說說下面的句子呢?自己先試一試。

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村前河水(),天空(),空氣()。(自由讀、指名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們彷彿已經回到了那個美麗的小村莊。村裡住著幾十戶人家,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家有了鋒利的斧頭。

二、研讀文字,讀中釋疑

1、選擇問題,自讀課文:

⑴出示閱讀提示:

師:請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課文2~5自然段。請你想一想

村民們靠著鋒利的斧頭得到了什麼?

你可以在書本上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一劃,反覆朗讀體會。

⑵學生自讀課文,劃詞句或寫批註,教師巡迴指導。

2、交流反饋,精讀課文:

⑴師:村民們靠著鋒利的斧頭得到了什麼?

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傢俱,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①自由讀,問:你讀懂了什麼?

②讀懂了砍掉了許多樹或者多,從哪裡看出來?

③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大量

點紅詞語,指名讀

④這各式各樣的工具和應有盡有的傢俱都是些什麼呢?(桌子、椅子、斧頭、犁)

⑤這麼多的東西,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⑥樹木變成了房子、工具、傢俱和柴煙,還會變成什麼呢?(變成了變成了)

(學生可能回答:變成了木橋、小船、等等)(如學生說出()的(),則引導:你已經會用書本上的句式了,真了不起!)

讓我們最後來讀讀這個句子吧!齊讀

⑦師:孩子們,你現在就是小村莊裡的小村民,你看到了村裡造起了一棟棟房子,家裡多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和應有盡有的傢俱,你們覺得這是一把什麼樣的斧頭?

板書()的(學生可能回答:有用的,值錢的,帶來幸福的等等)

教師隨機板書。如學生出現害人的等回答,則引導說出想法後,留待下文解決。

師:孩子們,你們中間出現了不同的答案,那麼,這到底是一把什麼樣的斧頭呢,讓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⑵師: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而一場洪水卻讓你們失去了一切,這是為什麼呢?請你再讀一讀課文的2~5自然段,找一找小村莊被洪水捲走的原因。(課件出示)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①自由讀句,問:你讀懂了什麼?(生可能答讀懂了人們想砍樹就去砍了,很隨便。)

②問: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A、拎:

如學生直接講明原因,則:你抓住了這個拎字,體會得多麼細膩!

如學生未能講到拎:則教師引導:你能給它換個詞嗎?(拿、抓、撿等等)

這麼多詞都可以,為什麼偏偏作者要用一個拎呢?

拎起斧頭更能說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指名讀。

B、誰誰:你能給這些誰取取名字嗎?

C、一棵一棵:指名讀(你這一棵一棵彷彿砍在老師的心上!)

⑶師引讀:不管是誰,不管什麼原因,村民們都能隨隨便便地砍樹,想砍多少就砍多少。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①你覺得他什麼地方讀得最好?(可能為一年年一代代、不斷、裸露等)

從兩個不斷中你體會到什麼?

樹木隨著時間不停地減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擴大。

指名讀。

②師:一年年,一代代,小村莊裡的變化就只有這些麼嗎?(不是)從哪看出來?(省略號)它省略了什麼呢?孩子們,從這六個小點兒裡我們望過去,再望過去,你看到了什麼?

(空氣不斷被汙染,河水不斷變黑)

③師:在人們不斷揮舞手中的斧頭的時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綠色的樹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無情地吞噬曾經茂密的森林。(邊說邊出示樹木被破壞的組圖)

⑷師:就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那個雨水奇多的八月讓村民們永生難忘!

出示: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孩子們,讓我們來看看這句話。

①問:大雨沒喘氣兒是什麼意思?從哪兒可以看出大雨沒喘氣?你能把沒喘氣的大雨讀出來嗎?

大雨接連不斷地下,一刻也沒停。

下了五天五夜

②讀了這些詞句,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又彷彿聽到了什麼聲音?

(可能回答:人們呼救的,嬰兒啼哭的,洪水衝擊的咆哮聲)

③課件播放課件(洪水咆哮)

④讓我們一齊來經歷那個八月,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齊讀。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一場洪水過後,小村莊什麼都沒有了。

1、讀第5自然段。

2、師:什麼都沒有了,沒有了什麼呢?(出示:__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_沒有了的句式,指名說)(從課內的到課外的)

3、師:各式各樣的工具(沒有了),應有盡有的傢俱(沒有了),優美的環境(沒有了),眼前不錯的生活(沒有了),人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家園(沒有了),就連許多鮮活的生命也(沒有了),什麼都_____(沒有了)。

4、師:孩子們,再讓我們回頭來看一看早先的小村莊吧。山上的森林是那麼_____,村前的河水是那麼_____,天空是那麼_____,空氣是那麼____!

而此時此刻,卻什麼都沒有了。

5、出示後半句: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6、指名讀。齊讀。(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這什麼都沒有的心情吧!)

7、師:現在你再來看看,這到底是一把什麼樣的斧頭?

(生可能答:鋒利的、害人的、破壞環境的、瘋狂的教師隨機板書)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否認前面的幾種說法,教師隨機擦去。)

如學生沒有否認,則教師引導,現在,它還是一把致富的斧頭嗎?教師擦去先前的板書。)

小結:師:正是這把曾經給村民們帶來幸福和財富的斧頭,如今卻毀掉了這一切。

正是這把斧頭把原本美麗的小村莊,變得什麼都沒有了!(教師板書美麗和什麼都沒有了)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6、學生觀察板書,思考討論:

師:孩子們,請你看看這把斧頭,你有什麼話想說嗎?

⑴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⑵全班交流:

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如果這把斧頭(人們)不是亂砍濫伐,原本可以為村民們帶來財富和幸福的生活。

(老師覺得你真了不起,你還知道,只有過度的砍伐才會造成災難!)

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怪斧頭,錯就錯在村民們不該用斧頭砍那麼多樹!

(你真厲害,能夠看到表面背後的原因!)

早知道這樣,村民就不該亂砍亂伐。

(我聽出了你對他們表示惋惜的同時也對他們進行了譴責。)

應該邊砍邊種,砍得少種得多,就不會被洪水沖走了。

(多有遠見呀!多好的建議啊!請你一定要把這個建議告訴倖存下來的村民!

如果村民們吸取教訓,一定能讓美麗的小村莊再次回來!

(我相信經過你們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再見到那個美麗的小村莊!)

(世界上多幾個你這樣的環保專家,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麗!)

四、佈置作業

老師想給大家佈置一項作業,請你想一想後來小村莊又會發生什麼故事,接著課文來寫一寫《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

【板書設計】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什麼都沒有了()的斧頭?()的斧頭

【教學反思】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非常慶幸能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和這麼多的老師和前輩們一起在這裡學習交流。下面我想說一說自己對這堂課的理解和設計時一些的思路和構想。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透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文章語言樸實,寓意深刻,讀後耐人尋味。

當我接觸到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既震撼於故事的那令人痛心的結尾,同時又深深地為它那精練而發人深省的語言文字所吸引。我覺得,這並不是一般的閱讀教學,還得讓孩子更深一層地體會到文章包含的韻味;但同時,這更不同於思想品德課,不能把所謂的環保意識強加給孩子,而只能在語言文字的閱讀中去體會和思考。所以,我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就期望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起來,創設朗讀和感悟的情境,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絡起來,把語言訓練與學生心靈的感悟融為一體,使嚴謹而紮實的語文學習的同時也具有審美性和趣味性。正是這樣的思考使我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以下幾點:

一、以斧頭主線,引發矛盾衝突

在這篇課文中,作者反覆出現了斧頭兩個字,可以說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雖然課文中在斧頭的前面加上的只是鋒利這一個詞,但這斧頭包含著許多深意,卻不是孩子們粗讀課文所能夠體會的。當人們擁有一棟棟房子、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傢俱,還有所有他們想要的一切的時候,對於村民們來說,這也許是一把致富的斧頭、帶來幸福的斧頭,而當村民們用亂砍濫伐,導致咆哮的洪水捲走了小村莊的時候,這又是一把罪惡的、殘忍的、悲劇性的斧頭。這樣強烈的矛盾衝突,使得孩子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難道一切都是斧頭的罪過嗎?怎樣才能避免這樣悲慘的結局呢?從而使孩子們除了懂得環境保護的道理外,還能夠在自己體悟的基礎上站到更高的層面上來客觀地看待村民砍樹的這一行為,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而不是僅僅去遺憾或是去痛恨。人們可以利用自然資源,只是不可以過度地、無節制地濫用自然資源。讓斧頭引出斧頭背後的東西,這比起單純地說教,要孩子保護自然環境和資源,效果會好得多。

二、以留白為契機,挖掘文字含義

這篇課文中有許多隱性的語言文字,作為文字的留白,如果能夠好好地利用它們,孩子們對於語言文字的理解將更加透徹和深刻。在交流、理解的五個重點句的教學中,我都比較注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產生聯絡,也比較注意抓住文字內部隱藏的資訊和留白,使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展開思維,理解文字詞句深層次的含義。比如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中的省略號,孩子們可以讀到很多標點裡所隱含的東西;比如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中的什麼究竟指什麼,讓孩子自己來填補書本中的空白,看到文字裡的,聯想到文字外的;我還適時地穿插圖片和影片,使孩子對留白的理解適時地和畫面達成共鳴,進而促進對文字的理解和意義的把握。

三、以朗讀代解說,體驗語言文字

首先,我採用複習詞語並運用詞語說句子的方法複習前面的第一個自然段,既作為對第一課時學習的檢測,這樣的複習方式也更符合一篇故事的特點。而這種方式由於觸動了學生的興奮點,學生的思路也更加活躍,之後的學習和理解也更加多元。

在教學幾個重點句時,我在語言文字的訓練後都不忘讓孩子讀一讀有所體會的句子,每一次的朗讀以文字的解讀為基礎,同時也把對文字的理解推到了新的高度:在朗讀中體會兩個不斷,在朗讀中理解三個變成,在朗讀中目睹那沒喘氣的大雨,在朗讀中經歷漫長的一年年一代代和多少年多少代

四、以語言實踐為途徑,提升文本價值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試圖讓孩子不但關注語言文字,同時也挖掘文字背後的隱藏含義,使學生的心靈和受到語言文字的雙重震撼。我們可以看到,在最後的部分,學生的發言是多元而到位的:不是斧頭的過錯,而是操縱者的村民。如果我是小村民,我會勸他們少砍多種。等等,真正地體現了文字的價值含義。

接觸新課程已經有兩年半了,可以說新課程給我們的孩子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給我們教師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新課程下的我有很多疑惑和彷徨,怎樣聯結傳統和創新,怎樣處理預設和生成,怎樣和諧工具和人文我想,只要我們不斷地思考和探索,這些疑問會在我們的課堂中慢慢地得到解答。而我此刻最想得到的,是在座各位前輩和專家們能夠不吝賜教,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再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