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評課的思考

關於小學評課的思考

評課是教育評價的一部分。教育評價就是根據一定的教育價值觀或教育目標,運用可行的科學手段,透過系統的收集資訊資料和分析整理,對教育活動、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為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可見,教育評價是一個判斷、一個過程,包括教育活動、過程、結果幾方面的評價和反思。這裡的評課,是指教師聽課後的評課。評課是教育評價的一部分,教學教研通常藉助聽課評課來進行,因而評課更是教學教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一、評課的依據

首先是備課的構成要素。備課的構成要素有多種說法。有說六大要素,即備教材──深刻理解課標,吃透教材內容;備學生──全面瞭解學生,注重科學發展;備資料──科學選擇資料,貴在靈活滲透;備教法──注重教學流程,突出改革創新;備學法──立足因人而異,體現靈活多樣;備教具──靈活選擇裝置,最佳化教學整合。有說備課就是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學情境等。無論哪種說法,評課的依據就是教學大綱和與之配套的教材、學生的學業基礎和學習目標、課堂的教學方法,教學的情境等諸要素。教師只有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備課流程,不斷改革創新,才能使教學方案更趨科學合理,教學效果不斷提高。只有瞭解備課的這些要素,評起課來才能有所依託,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是教學的目的要求,即具體教學課程根據大綱或課後“思考與練習”來制定的課程教學目的要求。如小說,包含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具體到某節課以什麼為教學目的要求,小說的三個要素一般都會涉及,加上雙基教學,一兩節課裡無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根據文章的主題以其中某個方面為重點進行教學,以期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又如詩歌,主題凝鍊,意境深遠,具聲韻節律的特點。具體到某節課的詩歌教學,是結合學生實際、詩歌特點來確定其教學的目的要求的,有的在讀,有的在品,有的在賞。不同的教學目的要求有不同的評課依據。

再次是教學教研目標。教學教研達成通常會藉助聽課評課來進行,因而會根據不同的目標設計教學方案。如設定一些實驗課、示範課、隨堂課等來進行教學研究。實驗課重在實驗研究,總結經驗,尋求範例。示範課重在示範,自然就是要求大家以之為榜樣學習提高。隨堂觀摩課重在調研,發現問題。不同教研目標,其評課依據自然不同。

二、評課的內容。

(一)備課方面

1.評價教者是否吃透教材、用好教材,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好教材,是指在大綱框架下吃透教材,靈活用好教材,甚至超越教材。作為教師,當你聽課或評課時,就應該抱著假如是自己來講這一堂課,你將如何講。要知道如何講,你就得對所聽所評的課吃透並融會貫通,方能居高臨下洞玄悉奧,握重知難,方能講好課評好課。如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講課時,就詞析詞,甚至照本宣科,對婉詞本為正宗,蘇軾以詩入詞,闢豪放一代詞宗,拓展了詞的寫作題材和壯闊快哉的詞境的.豪放詞風與細膩香豔的婉約詞風特點,不作應有的介紹,就有未吃透教材和超越教材,未能握重知難之嫌,講課時就難以高屋建瓴、收放自如。又如某老師授魯迅的一件小事,課文開頭一段授課者抓不住“耳聞目睹、不留痕跡,但一件小事、忘記不得”等中心詞並未能透過對比來闡析課文,費了很大的勁也不能突出課文所要表述的要義,又如應用寫作公文的“請示、通知、函”等文種中的寫作教學,標題包括髮文機關名稱、事由、文種三要素;正文包括緣由、事項、結語(有的以開頭、主體、結尾來表述),標題的事由與正文的事項有著密切的關係,教者若把之聯絡起來,自然對理解寫作理論和寫作實踐有好處。吃透教材,用好教材,抓重點破難點對教學能否成功非常重要,因而自然成為評課內容的首選。

2.評價教者備課是否注意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

例如我聽過一個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師介紹自己指導及評講作文秋遊。該老師在指導與評講時都強調學生圍繞一個景點抒發自己的感情,並把之視為最佳。無疑此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她卻忘記了學生的基礎與閱歷,按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一般的能寫流水帳已是不錯,能圍繞一個景點來抒發感情的可說是鳳毛麟角、難能可貴。圍繞一個景點來抒發感情的要求可以提倡,但不應作為重點,作為重點就脫離了學生實際,其收效也不會大。又如教授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小學生的教學重點應該在朗誦及字詞的理解,詩境的理解停留於一般層面即可。因為按照小學生自身的知識,如果你把教學重點設在對詩歌意境的領略及其哲理的理解,就有點拔苗助長之嫌。但對初中高中生教學,如果仍停留於朗誦就是失敗的,應該儘可能讓學生領略詩的意境和哲理的精妙,從而讓學生既學習了知識又陶冶了性情,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成熟了心智。

(二)教學過程方面

1.評價教學過程中教者是否把握起承轉合、張弛得宜的。

起、承、轉、合原指民族曲式結構原則之一,此為借用。按其字面意思理解:起,就是如何組織教學匯入新課;承,就是如何深入拓展講授課文內容;轉,就是講完一個內容簡單小結後再過渡到下一個內容;合就是如何歸結鞏固課文佈置練習作業等。可見這是問題,是授課的基本套路流程問題。不同的課有不同的,有張有弛。如複習課就重在對知識的系統記憶且對其重點難點的突顯更為重要。但好些老師如開新課破題時,很容易在介紹作者與寫作背景等時間分配不合理,以致影響後面主要內容的講授。又如講完了一個問題,忘記作個小結就匆忙過渡到下一個議題,於教師而言,顯得不夠老到;於學生而言,缺少了鞏固的機會,影響了教學效果。可見授課的基本套路流程技巧不能缺失。

2.評價教學過程中教者是否具有主導、引導調動學生能力和處變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起著主導的作用,積極調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有一老師說:某某學生很不聽教,上課趴臺,多次提示也不聽,後來把他喝出來訓斥一頓,然後叫他出課室門外站著聽課,可我一轉身,人就走了,離開校園逛街去了,氣死我也!我說:你還照著老一套罰站,肯定不行,許多老師因此連飯碗也丟了。有些老師在提問時學生答不上來,不知如何處理,這都是不善於把握課堂主導權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缺少應變處理能力的表現。我認為授課者能否把握主動權關鍵在於:一與對教材把握程度密切相關,當你對課文內容爛熟於心時,全身心投入調動學生學習情緒,學生的一舉一動盡在在你的視野及掌控之中。二與教學經驗密切相關,學生的反饋你能及時給予評價,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處變適度,如對違紀的學生處理適度。有如此基礎,才有可能把握主導整個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3.評價教者是否運用得當的教學方法,是否利用好教學媒介,提高教學效果。

用好教學媒介是時代要求,如多媒體的運用,課件的利用等。傳統的如啟發式、談話式、創新的如知識樹、識地圖、做遊戲等教學方法,那一種為好得結合具體的課程、具體的學生、具體的教學情境才好說。如傳統的啟發式、用了千百年,至今人們仍樂此不疲。總之,會抓老鼠就是好貓。

4.評價教者板書是否具科學性。有人說,看一個人的教學水平,要求他出一份試卷就知其中的七八分了。教學常規備講批輔考,考乃其一,一葉知秋,有點道理。而備課是否深入,看板書也可看出大概,也當同此理。如舒婷致橡樹板書如下:

致橡樹舒婷

第一層:對橡樹說:對世俗的愛情持否定態度。

凌霄花(攀附)、痴情鳥(單痴戀)絕不像(全然否定)

泉源險峰日光風雨(一味奉獻)也不止(否定中有保留)

第二層:對橡樹說:真正的愛情應該如木棉與橡樹一般:

木棉--橡樹:獨立平等互助相依心心相印甘苦與共(決然肯定)

寫作特點:1.結構上先否定在肯定,先破後立。

2.個體上以比喻手法表述,詩的整體意境運用象徵手法,借景抒情、託物言志,

3對偶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以上板書就“寫作特點”部分還可再簡潔些。好的板書具集約性,能一目瞭然所授課程內容和講述的重點甚至難點,能提綱挈領,以少見多。可見板書是否具科學性很重要。

(三)教學效果方面

1.評價課堂教學效果是否顯隱相顧。

教學效果包含隱性效果與顯性效果。課堂教學效果中眼前的、顯性的即檢驗課堂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是顯性效果;長遠的、隱性的即長期教育目標是否達成是隱性效果。具體可以粗略把教書(雙基教學)看為顯性效果,育人(做人教育)以及知識的承續延伸,能否舉一反三看為隱性效果。重視雙基教學,透過抓重點,破難點進行啟發誘導方法進行教學,加上課上的練習指導,課後的作業加強,讓學生既‘知’又‘行’。這種藉助課文知識的內涵教育學生即在授業解惑的同時不忘傳道的過程中也就包含教學效果的顯隱相顧。

2.關注教師的形象氣質、人格魅力等隱性效果對學生的影響。一堂好課,影響學生一生的,不一定是這一課所授的某個知識章節,可能是老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手漂亮有力的粉筆字,抑揚頓挫的磁性語調,以及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人做事的原則、健康的人格氣質等。教師的形象氣質,人格魅力來自教師的底氣。老師的底氣來自崇高的師心、深厚的師才、精湛的師藝,在評課時也應有所關注。

3.指出有那些不足。指出教者有那些不足是對教者的尊重,是一種責任,但不必面面俱到,居關扼要即可。

三、評課的技巧。

評課的目的在於取長補短,在於提高教學效果,在於形成活躍有效的教學教研的氛圍。但現實中或者是老好人政策,只說好話,不著邊際;或者是什麼也不說;或者是被評得一無是處,總要把授課者評哭了才罷休等等。本人認為:

(一)溢美揚善

溢美揚善,就是儘量挖掘教者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長處。我們評課的目的在於研究提高,意在激勵和提升信心,肯定教者的成效並使之發揚和推廣,不在褒揚,做老好人。就心理而言,無論年長年少,人總喜歡聽好話。年長的面子薄,要給個面子;年少的有朝氣,要提高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也要人肯定。就人情與責任心而言,不僅是對授課者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儘量挖掘其中優點並顯揚出來,讓大家學習提高。要做到這一點,聽課者除了留心聽課外,平常日子恐怕要學習一些教育理論和善於概括總結才有可能提得出有意義的有理有據的揚善溢美之辭。

(二)中肯評價的優劣並能提出自己見解及做法。

許多時授課者很認真地備課,也力圖講好課,但總有萬中有一的現象,因此,評課者中肯評價的優劣並能提出自己見解及做法,很有必要,但應藝術性指出為妙。如某個地方你認為講的不好,可試圖這樣說:某老師,這個知識點,如果這樣處理會不會更好些?裡面既包含了我對其講的不好之處的否定,又把自己如何講的做法講出來了,用的是商量的口吻,彼此距離近,好說話易接受,豈不善哉!

(三)誠懇地指出知識性錯誤。

知識性錯誤不能以訛傳訛,教學中有錯就應該提出來並加以改正。教師在講課中,由於備課未到位或者心情緊張等客觀因素,可能有講錯的現象出現。遇到這種情況,作為評課者,不能視而不見,也不必大驚小怪。如國慶節來了,有老師說:“慶祝祖國61歲生日”,這話是錯的。又如,有人在課堂講課把“不勝列舉”、“萬事勝意”的勝(sheng陰平)讀為勝(sheng去聲)、並解釋為勝了贏了,這就大錯特錯了。聽課者應直言或視情況婉轉指出,以何種場合指出為最佳,值得考究,但必須以誠懇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