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教學評課的重點

教學評課的重點

教學評課是對一位老師的教學工作的點評,如何做好教學評價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教學評課的重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評課之評課重點

每一次在傾聽老師評課時,我們注意到他們的評課往往將重點放在了評教師的教上面,而對學生學的方面提得相對較少。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學,如果我們只注意到了教師,而忽視了學生,無異於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未發現事物的本質。任何一節課,學生沒有學到知識,無論教師怎麼講,都不能稱得上是一節好課。

一、看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對於一節課,我們不能只看到幾位優秀的學生在回答就認為其他學生也掌握了,我們要把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我有個習慣,聽完課總喜歡走到學生中間,問問沒有回答問題的學生,是否懂了,是否還有疑問。因為只有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了知識,這節課才能算成功。特級教師孫雙金曾說過:“我認為一堂好課應上得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這是一種激情投入的狀態,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具體體現。”這其實就是看學生的表現,看每一個學生的表現。

二、看學生有沒有獨立學習和探索

有的課堂,看似學生認識了不少字詞,也學了課文,但這些知識都是老師直接教給學生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是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像容器一樣,毫無獨立探索的表現。這樣的課堂,也不能稱得上是好課。

好課應該是教師引導,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探索,在探索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因為這樣的學習將使他們終身受益,並且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作用。在聽課時,應該特別注意學生在做什麼,是在思考,還是在人云亦云;是在提問,還是在照本宣讀。學生不斷有問題產生的課堂,才真正有活力、有思想。

三、看學生原有的知識是否得到發展和深化

學習就是一個不斷推進的過程,如果一節課不能使學生原有的知識得到發展和深化,那這樣的課堂就不能得到肯定。看學生知識發展和深化,就是要看學生的運用能力。高水平的課堂就應該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組合,解決實際問題。所以,評課還應觀察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這樣才能更全面、更準確地評定一節課的好壞。

教師上好課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領導聽課是為了瞭解教師備課程度、上課水平,從而瞭解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學習效果。領導評課目的是根據聽課後的感悟材料來激勵教師怎樣能更好的備好課、上好課,也是為了督促、幫助課備得不細、課上得敷衍了事這部分教師更好的提高與進步。可以說聽好課、評好課都是為教好課服務的。那麼怎樣才能評好課呢?

第一、從聽好課入手,記好聽課時的第一手材料

通常我們聽課做記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實錄型,這種形式如同錄音機一樣,如實的記錄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仿效的用意之多,這種記錄方式一般不可取。因為聽者記得多、想得就少;另一種是選擇型,選擇某一側面或某些問題,而選擇記錄內容的依據是根據聽課者的需要,如主講人的優勢所在、課堂的特色、存在的問題等。

第二、從記錄的材料中,思考評課時應點評的內容

任何一種課,評者都應從教的角度去看待教者的優勢、特色、風格、需改進的地方、需商討的問題。更應從學的角度去看待主體發揮程度、學的效果和學生的可持續學習情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學生活動的創造性等。

第三、傾聽授課教師的自評,做出對點評內容的取捨

授課教師有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師,也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有新秀、有骨幹,也有能手、名師,有活躍型、也有內向型,有嚴肅型、也有可親型,形形色色,各有差異。作為評課者為了達到評課的目的,一定要學會察言觀色、學會傾聽其自評,從而做出判斷,做出點評內容的取捨。切不可一意孤行。因為任何人的點評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來評無定法,評課也無法用條條框框的標準準確量化。只有評課者與教者達成一致,點評內容才落到了實處。

第四、思考以什麼方式加以點評,實現點評的目的

實事求是的講,我們分析授課教師的心理也好,傾聽教師本人的自評也好,其目的不是為了迎合教師,而是或激勵、或督促、或幫助,所以瞭解點評的形式很重要。目前而言,就點評有以下幾種形式:

1、先說優點或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再提出研討的問題。這種形式比較多見,大都是有這種傳統的心理,良好的開端是點評成功的一半。

2、先談需研討商榷的問題,再把優點加以點評。這種點評開門見山、有針對性,一定要注意指出問題的數量不要太多,抓住主要矛盾即可。

3、在每一條“優點”中,再重新加以設計,提出改進方向,以求更好。這種評課方式給聽者造成思路並不很清,需要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

4、評者只談體會,不直接談優點和不足,而是透過富有哲理的體會,給授課者留下思考、留下啟迪。或激勵讚揚、或蘊含希望。這種點評層次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學理論功底,需因人而異。

第五、加強學習,勤于思考,使點評別有一番風味

筆者參加了近一年的局屬中學研討課賽課點評工作,收穫很大,深深的感到要想真正評好課,必須加強學習,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美學、演講與口才,學習課的模式,掌握學科特點,熟悉各種課型,並在實踐中學會推敲點評的語言,這樣才能給優秀者錦上添花,給不足者雪中送炭,使點評別有一番風味。

教師如何評課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現在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組成的,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價值追求。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係,也就成了如何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如何正確地評價課堂教學的關鍵了。

有人把課堂教學比作一個等邊三角形,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恰好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任何的一個頂點得不到重視,那這個三角形就不平衡。這無疑是一個很恰當的比喻,形象地表現了這三個目標的相互依賴的關係。反映了這三個目標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個目標的達成,一節課顯然也就不完整了。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式做出評析。教學程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寫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有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2、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瞭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 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松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將獲取的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真正懂得將本學科的知識與其它相關的學科的知識聯絡起來,並讓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到相關的學科中去,解決相關問題,加深了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掌握和綜合應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