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端午節

古代端午節的習俗

古代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習俗演變

屈原投江的傳說尚未流傳以前,端午習俗集於對“惡日”的禁忌。多以保健、避疫為主。

“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黃連丸、霍亂丸;採葸耳,取蟾諸,以合創藥,及東行螻蛄”。(崔著《四民月令》)。

縷蛄可治療難產,其他丸藥則可醫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見疾病。

“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應劭《風俗通》)。

從“長命”、“續命”等名稱看來,當時的百姓不僅製作祛病的丸藥,也在心理防衛上有所作為,仰賴五彩絲來抵禦那超自然,不可見的鬼魅及兵災。

“採艾懸戶上,踏百草、競渡”(周處《風土記》)

懸艾固然是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後來稱為“鬥百草”的遊戲。而被視為端午特色的競渡習俗,也在此時出現。

“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宗懍《荊楚歲時記》)

司馬遷所寫《史記》並未確實記載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說顥然是受了傳說的影響。事實上,競渡、祈禳。表面上是為拯救屈原而舉行的競渡,基本精神仍不脫惡日驅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浴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採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是用來針灸。據說這種艾草,在針灸的時候別具有療效。一般人則將艾草紮成虎形,或是剪綵作為小虎,再貼上艾葉於其上,在端午節時配戴。除了採艾之外,也採菖蒲來泡酒。

“五日舊俗,必用服玩相賀。今朕各賜君飛白扇二,庶動清風以增美德”。(王溥《唐會要》)

到了唐朝時,端午已成了個重要的節日,宮廷中也有種種的慶祝活動。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賞賜臣下。貞觀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筆題字的“飛白扇”賜給長孫無忌及楊師道。不只是寵臣有賞,一般文武官員也各有賞賜。馬縞(約十世紀中葉)的《中華古今注》記載貞觀中,端午賜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唐書.禮樂志》也記載,天寶年間於端午節以衣、扇獻於祖陵。

“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巧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行此戲”。(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端什前兩日,東市謂之扇市,車馬特盛”(馮贄《雲仙雜記》)

“洛陽人家......,端午以花絲樓閣插鬢,贈遺避瘟扇。”(《金門歲節記》)

不過,這只是唐代玄宗時期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遊戲,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經濟實惠的扇子來應景。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葉製成,由於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謂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來。

“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宋朝的端午節物,比起歷代,更見精緻。

“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陳示靚《歲時廣記》)

“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陳示靚《歲時廣記》)

這些都是宋代端午節特有的民間工藝品。

“以艾與百草縛成天師,懸於門額上,或懸虎頭白澤”。(吳自牧的《夢梁錄》)

宋人的巧思還不僅限於此。同樣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們也會加點花樣,使它的外形藝術化。也有人以泥塑天師像,以艾為頭,以蒜為拳,懸在門上辟邪。“天師”及“虎”是未朝端午最常出現的兩種形象,因為他們的外形威猛,足以鎮懾邪魔外道。同時也可看出道教對端午習俗的影響。

“婦女畫蜈蚣、蛇、蠍、虎、蟾為五毒符,插釵頭”。這一類的釵頭飾,在清朝江南一帶稱之為“健人”或“豆娘”。(沉榜《宛署雜記》)

明朝以降,原本意在驅毒的五毒符,逐漸加入裝飾的成分,成為婦女釵頭的點綴。這一類的釵頭飾,在清朝江南一帶稱之為“健人”或“豆娘”。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沉榜《宛署雜記》)

明朝在北京一地,以端午為“女兒節”。此俗似乎僅見於北京。

“瓜州龍船一二十隻,刻畫龍頭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後旌幢繡傘,取其絢;撞鉦撾鼓,取其節;艄後列軍器一器,取其鍔;龍頭上一人足倒豎,其上,取其危;龍尾掛一小兒,取其險。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畫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鎮江亦出。驚湍跳沫,群龍格鬥,偶墮洄渦,則百捷,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團簇,隔江望之,蟻附蜂屯,蠢蠢欲動。晚則萬齊開,兩岸汨汨然而沸。”(張岱《陶庵夢憶》)

靠近江河的地方,則在端午舉行龍舟競渡。

古代端午節風俗鬥百草

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歸。

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中“春日雜興”曾描述兒童鬥草情形。見畫中題詩。蓋江南春早,立春草長,兒童互相用草角力,堅韌者勝,折斷者敗。古代端午節時期也有這類風俗。

古代端午節風俗蘭湯沐浴

榴花照眼艾蒿香,掛符門簾飲雄黃。

粽角流蘇懸彩穗,平安佑爾度端陽。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五彩絲係臂名曰闢兵,令人不病瘟。”周處《風土記》謂:“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楝葉插頭,五采係臂,謂為長命縷。”宋人餘靖《端午日即事》詩:“江上何人吊屈平,但聞風俗彩舟輕。空齋無事同兒戲,學系朱絲闢五兵。”所謂五兵:弓、矛、戟、劍、戈;代表戰亂,系朱絲避之。後剪採為小虎,粘艾葉戴之鎮邪惡。《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椹之類,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

古代端午節風俗染紅指甲

端午階前採鳳仙,小缽加礬細細研。

染紅女兒纖纖指,粉白黛綠更增妍。

民間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搗鳳仙花染紅指甲之俗。如《燕京歲時記》:“鳳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開之候,閨閣兒女取而搗之,以染指甲,鮮紅透骨,經年乃消。”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詞之七》:“七月七日侵曉妝,牛郎廟中燒股香。君不見東家女兒結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紅。斜簪茉莉作幡勝,鬢影過處繞香風。”

古代端午節風俗掛鐘馗

終南進士舞龍泉,端午時節壁上懸。

仗君辟邪殲群醜,免得鬼魅擾人間。

《事物紀原》中說:唐明皇夢小鬼喧擾,有大鬼捉小鬼食之。問為誰,對曰臣終南進士鍾馗也。因應舉不捷,觸殿階而死,誓除天下虛耗妖孽。明皇乃召吳道子畫鍾馗像供之。後民間亦多供奉。清李福有《鍾馗圖》詩:“面目猙獰膽氣粗,榴紅蒲碧座懸圖。仗君掃蕩么麼枝,免使人間鬼畫符。”即描寫在端午時供鍾馗事。《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畫天師鍾馗之像,或繪畫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都人士爭相購買,粘之中門,以避祟惡。”

古代端午節風俗踏青

北國三月沐春風,香車紛然樂踏青。

遊人誰顧楊柳綠,競看佳麗映桃紅。

踏青之俗早在漢代之前已經盛行,《晉書》載: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們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為盛行。如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詩句,可見當時踏青之風。宋代在清明時踏青,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即描述清明踏青春遊情景。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廣義》說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閩粵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則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見青。

古代端午節風俗射柳

端午祈雨置天棚,樂園東南柳色青。

分朋賽射柔條斷,贏得神箭譽滿營。

《遼史禮志》載:契丹族為祈雨,進行射柳活動。先置百柱天棚,後奠先帝。皇帝、親王、宰執依次射柳;敗者向勝者進酒。第二天植柳天棚東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賜賞。後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金史禮志》載:射者以尊卑為序。柳枝有削白處,如在白處射斷,且騎馬接在手上者為冠軍;只斷不能接者為次;其餘皆負。

古代端午節風俗盪鞦韆

陽春女兒笑語喧,綠楊影裡盪鞦韆。

身輕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又為打球、鞦韆之戲。”注:《古今藝術圖》雲:“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戰,以習輕戲者;後中國女子學之。乃以踩繩懸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鞦韆。”唐王建《鞦韆詞》:“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下來立足重系衣,復畏斜風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貴,終賭鳴鬥自起。回回若與高樹齊,頭上寶釵從墮地。眼前爭勝難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析津志》雲:“遼俗最重清明,上自內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戲為樂。自前明以來,此風久革,不復有半仙之戲矣。”

古代端午節風俗飲菖蒲酒

採得菖蒲屆端陽,釀成美酒送異香。

角黍蔗漿祝爾壽,何妨縱飲入醉鄉!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唐殷堯藩詩云:“少年佳話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可證唐代已飲菖蒲酒。菖蒲又稱“劍水草”,生於水濱。製成菖蒲酒,具有性溫味辛特點。對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壽。明代詩人瞿佑有《菖蒲酒》詩云:“採得靈根傍藕塘,只因佳節屆端陽。金刀細切傳纖手,玉輕浮送異香。廚薦鰣魚冰作,盤供角黍蔗為漿。同時節物充筵會,縱飲何妨入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