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高校美術課程設計

高校美術課程設計

人類從開始懂得用教育發展自己以來,經歷了艱難而沉重的跋涉。如今,人類自身的發展也日益顯示出美術教育的隱性價值。而高校美術教育的關鍵是使美術所包含的相關各科相互聯絡,相互融合,通力合作。因此,我們需要構建新的高校美術課程體系。

美術課程的設計,通常是指學校設定美術課程型別和對不同的美術型別課程的教學目的、內容、程序、評價等設計的總體方案。美術系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課程編制理論,即“以美為魂,以術為本”,使美術人才培養目標的脈絡逐漸清晰,即以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基礎美術理論,培養學生熟練地應用技術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

隨著社會進步,美術課程編制也有所發展,不再只拘泥於傳統國畫、油畫、書法、中外美術史、教育學、實習等課程,還設定有工藝、版畫、創作與寫生、染織、動畫、考察等課程。由此來看,美術課程的編寫逐漸從單一的繪畫向多門類發展。高校美術的課程可以分類為師範、美院、設計應用類美術課程設計三個大方面。以下幾點是筆者對高校美術教育課程設計的一些思考。

一、師範類美術教育課程的設計

隨著網路運用與普及,美術學科教育不再是單一的知識與技能傳授,而是傳遞美術文化與育人相統一的社會實踐活動,它還具有促進感知力、觀察力、表現力的發展,開發右腦思維與創造力發展的多種教育功能。因此,師範院校是為普通美術教育輸送美術教師的搖籃,對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教育有著槓桿性作用。

高師院校承擔著高中和中等師範學校的師資的培養,因此,做一個熱愛美術教育事業、甘當人梯的普通老師是師範類高校的教育目標。其次,其專業設定面廣,無論是國畫或是西畫,無論是實踐還是理論,無論是工藝還是實習等均為必修課,其目的是使師範生根據教學目的及其特點,全面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高師課程設定應該以各門美術技能專業為主,與教育學、心理學、中外美術史等相結合,形成立體交叉的思維、教育模式。以下是幾所師範美術系的課程設定對比:

由此得出結論:高師教育是以多門課程為基礎,技法課和理論課相結合,與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相互結合、滲透、融會的一種學科。

二、美院類美術課程設計

有史以來,各類美術人才的培養基本上是在師傅帶徒弟的傳授中進行,所以它的發展是緩慢的。隨著社會進步,改變了美術發展緩慢的軌跡,產生了規模更大的皇家美術教育機構——畫院,即現代美院的前身。

自東漢時期洛陽鴻都門學創辦,到五代十國的南唐畫院和西蜀畫院,以及宋代的翰林圖畫院的興起, 畫院規模已經很大,人才眾多。清代由於西畫家進入中國,透視、結構、色彩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美院課程設定的發展。與此同時,外國的美院教育也有所發展,1498年的達·芬奇學院,1562年的佛羅倫薩繪畫學院 ,1648年的法蘭西皇家繪畫雕刻學院,都最早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組織形式,成為各國美院的楷模。

在課程設計上,美院主要特點是課程設定的專業性,從入校開始就明確了油畫系或國畫系,四年專攻一個專業。美術院校注重的是美術技巧的培養和訓練,培養的是專才。以下是美院的課程設定的對比:

專業美術教育是國家專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上表可以看出,課程設定主張學生專攻一個學科,相關的鑑賞課、史論課等開設的很少,相對於師範,缺少了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美院追求的是在某個畫種方面有獨特的研究和創造,或在某一個領域的理論有獨特的見解,所以美院的課程設定也應該與之相適應,發展和培養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使學生在未來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家。

三、設計應用類美術課程設計

設計應用類美術簡稱工藝美術教育,由於流傳方式單一,很難形成教育規模。由於工藝美術與經濟密切相關,而工藝美術的發展要依賴於工藝美術教育,所以說,高校工藝美術教育的發展間接地影響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學的課程設計對於高校工藝美術教育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由於工藝美術教育是面向現實生活的設計教育,其範圍之廣,加大了高校的課程設定的難度,它大到飛機、整個城市的設計,小到商標、紐扣的設計。工藝美術教學的基本原則是培養具有創造性的設計人才。以下是兩組關於大學工藝美術課程的課程設定表格:

我國的現代設計教育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高等設計院校培養的學生的設計作品中應該體現出更高的文化修養。設計課程應與市場相適應。現在,國內的設計教育與市場出現脫節的情況,忽略了教學體系的科學性、完整性。加強理論課、選修課的教育,重視交叉學科和電腦的教育,是我國課程設計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課程設計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必然存在各種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實際問題入手,以解決在教學中的普遍問題為立足點。新課程教學法必須是在課程實踐過程中發展和獲得廣泛認同的教學法,必須結合課程改革中的具體問題,透過以上三個方面的思考,高等美術院校的美術課程設計要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編寫不同的教材,做到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常銳倫:《美術學科教育學》,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丹尼·勞頓等:《課程研究的理論與實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程明太:《美術教育學》,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