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社戲七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社戲七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社戲》原文有前後兩個部分,本文節選自後一部分,描寫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美好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文中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鄉土氣息,淳厚的人情,它所描繪的“實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圖景”。魯迅很早就離開故鄉,故鄉給予他的並非溫馨的回憶,其間還有許多不幸與白眼,魯迅對故鄉卻有一種割捨不斷的複雜感情,名為“社戲”,小說並未直接寫“我”小時所看到的“社戲”開頭講述的卻是“我”成年後在北京看戲的兩次經歷,那兩次戲沒有看好,反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混亂,沉悶,世故,汙濁。這適與“我”少年是在平橋村自然率直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正是透過一曲對故鄉之美的頌歌,傳遞自己對現實的關切和對理想的追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理解關鍵詞語的意義,體會運用詞語的準確性和生動性。(2)培養理清複雜結構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1)理解景物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2)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啟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和認識。

教學重點

感悟本文的人情美、風景美,從歡快活潑的寫人、敘事,繪景中領悟作者對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戀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

教學資源:

師生共同蒐集有關社戲的圖片,用多媒體展臺播放、演示。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就自已喜歡的內容列出思考題,準備討論,發言材料。

2、查閱有關紹興“社戲”的資料,瞭解“社戲”這種鄉村戲劇的文字及圖片。

說明:

進行課前準備目的,讓同學們自主的、深入的學習,並養成查閱資料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上好課做準備。

二、匯入新課:

[導語]:童年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快樂美好的,是一段難忘的體驗,長大後,回憶往事時,更是懷著一種浪漫情懷,大家的童年一定是豐富多彩的,下面我想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童年最喜歡的事情。 [1分鐘]

此環節不讓同學們闡發,只是說說就行,目的是勾起學生們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學生活動]:找四個學生回答 [2分鐘]

問題簡單,找四個成績差的學生來答此問題。

[師小結並匯入新課]:四位同學講的很好。的確是,童年的生活猶如一幅五彩斑斕的圖畫,猶如一個個歡快跳動的音符,說不盡、道不完。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我們陪童年魯迅走過了充滿童趣的生活,今天我們將追尋魯迅兒時鄉村生活中的一段難忘的經歷 [1分鐘]

(板書課題、作者)

三、創設學習意境,檢查課前準備情況。 [3分鐘]

1、多媒體播放師生共同蒐集的有關“社戲”的圖片。

2、學生介紹有關“社戲”的知識。

儘量找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介紹。

四、跳讀課文,品味課文中精彩的語言 [8分鐘]

[師語]:同學們介紹“社戲”的知識介紹的不錯。魯迅先生在童年時期就看過社戲,而且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以致於成年後回顧起看社戲的經過還記憶猶新。這位文學大師用語言文字表述看“社戲”的過程時,語言相當的精彩,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默讀時,請同學們完成下面兩個學習任務:

(1) 把自己認為最精彩、重要的詞語、句子和語段勾畫出來;

(2) 進行旁批,寫出自己的看法。

(用螢幕打出要求)(好、中、差同學各找2名進行回答)

[學生活動]:把自己認為精彩的地方大膽講出來。

[師引導]:在此環節中,如果學生有不準確地地方教師給予引導,學生說的不夠精確的地方教師給予歸納。

鼓勵表述能力差的學生大膽的講,教師應多給予肯定。

[學生可能歸納不全面,教師可準備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欣賞、探究]:

1、“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請同學們找出開船的動詞,體會其作用。

找動詞簡單,找成績一般的回答動詞的作用,涉及面要廣,取長補短,教師總結

[明確]:“點、磕、退、上、架”等幾個動詞,將少年們開船時的動作程式以及合作划船的情狀表述得頗為詳細,顯示了他們熟練的駕船技巧和勤勞肯幹的品格,也折射出他們去看戲時的愉快心情。

2、全文的第十自然段,作者主要從哪些角度描繪江南水鄉的清新秀美的這些景物,描寫有作用?

[明確]:作者從視覺、聽覺、嗅覺來描繪江南水鄉的清新秀新的。襯托了“我”急於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

五、美讀課文、感悟意境。 [4分鐘]

[師語]:同學們談得很好,本文作者運用多種感官,詳寫了沿途美好的夜色風光,迷人而又帶有神秘色彩,令人陶醉,真是樂土,烘托了自己愉快的心情,請同學們找出自己認為最生動傳神的'景物描寫的段落來朗讀欣賞,看誰讀得最好。

創設情境,為分析課謀取評議做好準備。

[學生活動]:找4個同學讀,然後同學進行評價,學生們可從字音是否準確,聲音是否洪亮,感情是否飽滿等方面來評價。

[教師評價]:以鼓勵的原則去發現學生朗讀中的優點,有不足之處也予以指出。

可找不同層次的同學讀,同時給予適當的指點。

六、精讀課文,問題探究。 [10分鐘]

[師語]:同學們,“偷“一般意義上是殘酷、自私的行為,那麼,在課文中,小朋友們“偷豆”是好還是壞呢?我們是不是也該學習他們的這一行為呢?

[探究方式]:1、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討論。

[學生活動]:2、師準備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

a、小夥伴們“偷豆”的目的是什麼?

b、他們“偷”的誰家的豆呢?

c、他們是怎麼樣“偷”的?

d、他們怎樣預防“偷”的秘密被人發覺,又怎樣對待可能出現的後果呢?

e、孩子們“偷”豆反映了他們怎樣的品質?

學生們各持已見。

以下問題由大螢幕打出。

(a——d)問題容易答,可找學習差的同學來答。

(e)問題有一定深度可找中等及成績好的同學來答。

[教師歸納]:“偷”反映了小朋友們誠懇,待客的熱情;“偷”跳動著小朋友們周到細緻,天真純樸的正確性。文中的“偷”成為了一種熱情的、無私的、天真質樸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歡樂。

七、質疑答疑 [10分鐘]

[師語]:我們對文章內容進行了探究,也許同學們還有問題,那麼,請同學們提出疑難問題,我們共同解決。

學生活動:自由質疑,師生共同解決疑難。

[教師活動]:教師可準備下面的問題提出,參與此項活動,課文最後一段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真的是豆好吃,戲好看嗎?

[明確]:我所難忘的是平橋村老人孩子那份樸實,真摯的感情和特有的農村風光,自由的空氣,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係,這一切都是“我”童年時在城鎮未曾見過的,在後來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見到的,“我”又對這段往事的深情回憶,表達了自身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此環節可採用小組競賽形式即:全班可分三組,其中任意一組提出問題的給加1分,另外兩組中任一組給解答出來的可根據作答情況加5---10分,教師把分值和得分情況寫在黑板一角,最後公佈結果,以激勵學生質疑、解疑。

八、知識拓展與延伸 [4分鐘]

[師語]:魯迅先生對天真浪漫自由有趣的童年進行了回憶,充滿了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童年的時光信令人難忘,同學們,還記得你童年發生過的趣事嗎?接下來,請同學們以“我的童年”為題,說一說你童年時印象深刻的趣事,請同學們敘述完整,聲音洪亮。

進行口頭作文訓練,不同層次各找1名同學來回答,尤其是說話時較靦腆的同學給他們一個鍛鍊的機會。

九、結束語

同學們說的很好,很有趣。是呀,童年;它奏響了我們人生中最美妙的樂章,童年,給了我們五彩的陽光,在人生的旅途中,童年的快樂點燃了我們生命的希望。同學們,願你們永遠擁有一份童真,在生命的長河裡,永遠快樂、年輕。 [1分鐘]

十、作業:

1、模仿日夜行船一段(11段)的景物描寫,分別從色彩,聲音、視覺、聽覺、嗅覺各個側面著筆,描寫一段景物。

2、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收集一種文化現象的資料,並做好筆記,準備在班上交流。

作業:是課文內容深一層次的延伸,同時也是對學習情況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