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用存在問題及矯正措施

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用存在問題及矯正措施

【摘要】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複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數學知識趣味化,深奧的理論形象化,學習的過程生活化,有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隨著多媒體科技應用日益普及,多媒體科技給數學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多媒體科技給教學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本文對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存在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及矯正措施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教學;矯正措施;數學概念

【中圖分類號】G631【文章標識碼】D【文章編號】1326-3587(2013)01-0041-02

多媒體具有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操作簡單,具一定的互動性和可控性的特點,能夠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多媒體的應用,使得教師擺脫了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的傳統的呆板教學模式,使得教學方法豐富多彩,新穎有趣。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舒心,課堂效益和教學質量也隨之提高。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

結合本人近十年來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實踐,認為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以下優點:

(一)運用多媒體導課,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動機與興趣。

創設情境,生動、巧妙的匯入新課,寓教於樂,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下產生對新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能夠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來完成這一過程,那就事半功倍。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問學生:“車輪是什麼形狀的?”同學們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便笑著回答:”圓形的”,我又問:“為什麼造圓形的呢?”這時學生不知如何解釋,我引導說:“今天老師帶大家去看一看動物們在運動會上的表現。”播放汽車拉力賽:小豬駕駛方形輪子參賽,小兔駕駛橢圓形輪子參賽,小猴駕駛他的圓形輪子參賽。當比賽開始後,學生都放聲大笑。這時,我解說道:“小豬、小兔的車子今天是怎麼啦,跑起來怎麼一高一低的,開得那麼吃力呀!小猴最輕鬆,比他們開的穩當多了,而且速度也快,同學們說一說這是為什麼呢?”這樣創設的情境,給學生一種新鮮感,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問題就在我們身邊,同時也由問題引起思索。激發了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直觀展示數學知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如對圓柱、圓錐的側面積的推導,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對初中生來說是個難點。以前的教學中,常用一張紙片或實物模型演示,一會兒是平面圖形,一會兒是立體圖形,教師講得彆扭,學生聽得模糊,教師還要反覆的演示、講解,立體感差的同學,根本不知從何處展開思維,而多媒體技術的引進,對解決這類問題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圓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中,可以設計這樣的課件:一個圓柱,沿著一條母線剪開、旋轉,其動態過程可反覆顯示,並保留圓柱的運動軌跡,然後,透過閃爍“圓柱底面圓”和“母線”,使學生注意到“圓柱底面圓的周長即它展開的長方形的一邊,母線即長方形的另一邊”的實質,從而完成“圓柱的側面積即展開的長方形的面積”這一轉化過程,這樣較實物模型演示,更能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更能提高學習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使枯燥的概念形象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是學習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可學習數學概念是一件枯燥的事。利用多媒體進行實際操作,形象演示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例:平行線的教學,可將生活中的一些有平行關係的圖形利用多媒體展現出來,給學生一個感官上的平行概念,再用直線代替圖形中互相平行的部分。這樣就把簡單的抽象的數學概念轉換為形象的圖形,既便於學生理解又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數學概念更易理解。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矯正措施

實踐徵明,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能充分調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然而,透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和聽課,我也發現利用多媒體教學還存在著主觀或客觀上的一些弊病,下面提出來與各位同仁商榷。

問題一:公開課現形,隨堂課匿跡

在平常的數學教學中,有些老師習慣於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打天下”,認為傳統的教學來得更直接、更實用、更省時省力,平日課堂教學難以問津多媒體技術,只有在研討課時才忙於甚至請人代勞製作課件,這樣所謂的多媒體教學成了觀摩課、評優課的專利,成了“花瓶式”的“點綴”,成了用多媒體技術“作秀”。

矯正措施:在資訊化社會和學習化社會發展潮流中,誰能把握住多媒體技術這一“制高點“,誰就能在新世紀的教育中處於有利地位。作為身處課程改革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應迅速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勇於創新,積極接受挑戰,努力學習多媒體軟體設計和製作,把它作為教師備課、教學改革的工具,使電腦、網路、光碟等現代媒體成為像黑板、粉筆一樣的得心應手的工具,恰如其分地應用於日常課堂教學中,真正為教學服務。

問題二:重形式,不求實效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為了推廣計算機的應用,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學科教學中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做了一些硬性規定,比如:參加數學優質課評比,上彙報數學課一定要使用多媒體技術。筆者在前段時間參加全市中學數學優質課評比聽課時,發現所有參賽教師都製作了多媒體課件,有的老師還將課本上的插圖、教學掛圖,實物教具都透過掃描製成課件,與教師探討這一問題時,大部份教師都認為“沒有多媒體教學的課不夠檔次”,“如果不用多媒體,上評優課絕對拿不到好的名次”,真的是這樣的嗎?多媒體的使用要看是否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必須因教學內容而定。

有位教師在教學“1/2的認識”時,藉助多媒體技術展示了“1/2”的摺紙動畫過程。結果許多學生看了不知所措,怎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原來雖然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製作出逼真的二維、三維動畫,但最終投影到螢幕時,學生所能看到的只是二維動畫。而摺紙的過程實際是一個三維動畫過程,多媒體動畫的摺紙過程相對於現實的摺紙過程來說太抽象了,因此導致了上述情況的發生。其實,這個過程完全可以由教師直接摺紙演示。所以,並非所有的教學過程都需要藉助多媒體課件實現,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助於教師最佳化教學過程,更有助於學生認識知識的本質。

矯治措施:在教學中選擇媒體應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則,而許多教師恰恰忽視了這一原則,將一些用常規手段就能達到教學目的的內容也要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排斥瞭如掛圖、實物教具、實物投影儀等其它媒體,導致多媒體使用過多過濫。我在上《體積和體積單位》這一課時就深有感觸,我在兩個班級中,用不同的方法上,最後有兩種不同的結果:其中在181班上時,在講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時,我借來了有關相關體積單位的實物,讓學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親自感受不同體積單位的'大小,然後再舉生活中不同物體,請學生估測它們的體積時,這時學生們都能準確說出它們的體積大小範圍,同時學生學習積極性可高了。這比將相關體積單位制成課件播放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在182班上,我自己製作課件來上這節課,最後舉生活中不同物體,請學生估測它們的體積時,就有許多學生不能較準確說出它們的體積大小。因而,多媒體課件並不是非用不可,關鍵是要合理運用,用到實處,體現其價值。

問題三:眾“體”皆罷黜,獨尊多媒體。

多媒體的應用不能走向極端化。現在一部分教師甚至教育主管部門的一些領導認為“無多媒體不是優質課”,“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因此出現了濫用多媒體情況,先進的教學裝置有時只起到了傳統教學中的小黑板功能或幻燈片功能,一方面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又使得多媒體教學流於形式,成為花架子。

矯正措施: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長,亦有其所短。雖然多媒體有諸多的優越性,但它也不能囊括一切。像老師的板書、鼓勵、愛撫,學生的學具操作、小組合作等傳統手段與方法有時還是有它自身的優勢,傳統教學中,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及恰當的體態動作較之螢幕更具有親和力,師生間的交流較之學生與螢幕間交流應為融洽、有感染力。另外,教師在板書、板畫的同時不僅可以給學生一個視覺上的刺激,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得到一個短暫的思考、回味、休息的時間。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讓多媒體與其它常規媒體有機配合,“和平共處”,只有在教師的主導下,各種教學方法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才能真正得以發揮。多媒體不等於獨媒體,應注意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的最佳化組合。

總之,多媒體教學手段極大地拓展了數學教學的空間,豐富了數學課堂教學資源,給教學帶來了生動活潑的新局面。但是,無論計算機技術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數學知識和基本功,還必須熟悉和掌握多媒體教學,將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法有機的結合,在課堂上找準使用多媒體的最佳時機,把握好“度”和“量”,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功能,從而進一步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為全面推進數學素質教育發揮強有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