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服務業/酒店/餐飲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創新論文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創新論文

【摘要】本文調研分析了國內對酒店業人才的需求,根據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不能適應行業市場需求的現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策略:建立“以目標崗位群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創新教學團隊建設,建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關鍵詞】市場需求;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創新

我國在世界旅遊業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指出:目前,我國旅遊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力爭到2020年我國旅遊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基本達到世界旅遊強國水平。旅遊業的繁榮發展離不開旅遊人才的支撐,高校作為旅遊人才培養的搖籃,應該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培養適應市場發展的可用之才。

一、酒店業人才需求現狀

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有星級酒店1.25萬家,其中四、五星級酒店近4000家,星級酒店客房總數達到160多萬間。按照酒店行業人員配比平均計算,星級酒店平均人員配比在350-400人,那麼僅星級酒店需要的人員數量將達到437萬-500萬人,酒店行業是旅遊業中從業人數最多的行業。在這樣的人才需求下,很多酒店管理、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卻仍然找不到工作,說明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是產生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酒店人才需求調研

筆者對星級酒店經理、人力資源總監、部門經理、技術主管等管理人員就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狀況、人才能力要求以及對學校人才培養的意見等方面做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統計分析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文素養教育和行業職業道德教育的缺乏是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飯店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4年,全國星級飯店員工流失率為53.52%,雖然比2013年下降了4個百分點,但星級飯店的員工流失率依然居高不下。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能夠勝任技能型工作的應用人才。但是學校教育重專業知識的教育而忽略職業道德教育和學生人文素養教育,使得學生對於工作崗位尤其是一線的服務工作崗位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在學習生活中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工作中遇到問題不能正確的面對和解決,往往直接就辭職不幹了,影響了專業能力的發揮。

2、基層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酒店行業最渴望的人才型別在調查的22份問卷中,認為基層人才缺乏的管理者佔100%,認為技能性人才缺乏的管理者佔81.81%。這為我們的人才培養指明瞭方向。加強專業技能實踐教育是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從專業建設和專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尤其對於民辦高等教育來說,要形成專業生態系統的良性迴圈:培養的學生被社會認可,就業率高,學生滿意度高就會使得學校生源數量增加,質量提高,從而促進學校辦學實力的增強,社會知名度的提高;社會知名度又進一步增強了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設和質量,促進就業率穩步高升,最終達到生源數量穩定增長的良性迴圈。

3、酒店管理高職(專科)類技能型人才是酒店行業人才的中堅力量在問卷調查中,當問及酒店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佔本單位員工的比例時,星級酒店管理人員認為專科畢業生佔比達到31%-50%的佔到36.36%,本科畢業生佔比達到20%-30%的佔到45.45%。

4、酒店對於實習生頂崗實習的需求要求學校對人才培養計劃進行創新校企合作是大多數高職專業尤其是像旅遊管理這樣的服務類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在酒店對實習生留用的觀點上,酒店擇優留用的佔70.69%,酒店全部留用僅佔4.31%,其次實習生自願選擇的佔24.57%。酒店行業更希望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因此,在人才培養計劃中不能把管理強調的太多,應該是一線的專業技術與理論相結合,幫助學生清楚的理解和認識行業崗位的職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才是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出發點。

三、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透過筆者對陝西省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進行調研發現,傳統的“2+1”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現在高職教育對人才素質的培養目標和要求,主要體現在:

1、課程體系只注重職業能力培養,忽視了酒店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高職課程體系改革方興未艾,但現有的課程體系以及現有的改革一味的強調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比如,在酒店管理專業中,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酒店營銷策劃、酒店督導、酒店財務管理、茶藝與茶館經營、調酒與酒吧管理、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酒店服務禮儀、旅遊電子商務。而酒店調研的結果發現,酒店管理者對於人才的需求除了職業能力以外,還包括了職業綜合素養,尤其是個人形象塑造、溝通技巧、服務心理學、服務英語等。

2、培養計劃中過多的強調管理而沒有正確的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隨著“90後”開始步入社會舞臺,其彰顯的任性、追求自我的特點讓酒店管理人員驚歎之餘,也悟出了該放棄的決不挽留,該珍惜的決不放手的真諦。因此,在人才培養計劃中不能把管理強調的太多,應該是一線的專業技術與理論相結合,幫助學生清楚的理解和認識行業崗位的職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才是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出發點的基本點。

3、專業教師的'實踐水平低影響了專業技能的培養效果學校酒店管理的教師大部分是從高等院校畢業的研究生,他們畢業後直接進入高校從教,專業理論以及學科研究基礎紮實,但大多數教師沒有在酒店一線服務崗位工作的實踐,不具備行業服務技能。教師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不能適應現代高職教育發展中對於技能教育的要求。

四、市場需求下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創新

1、建立“以目標崗位群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旅遊管理專業目前採取的是傳統“2+1”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很長一段時間內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促進了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發展。但是,這種培養模式造成了技能訓練和專業知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割裂和不連貫,大部分學生結束了兩年的課程學習之後,進入企業實習時,當時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基本已經忘記,使得校企合作的單位在接收實習學生後很多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表現並不盡如人意,沒有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因此,培養模式的創新要解決學生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的差距,建立“以目標崗位群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把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成職業道德良好、職業技能紮實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做最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2、創新課程體系建設首先,以目標崗位群為嚮導,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中既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又要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到重要的地位。在課程體系設計中融入現代服務禮儀、形體訓練、個人形象設計、旅遊美學、緊急救助等課程內容。其次,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行業屬性和酒店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在課程設計中平衡管理理論與服務實踐技能課程的課時數;最後,課程實訓要及時進行,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得到實踐的及時印證,增強學習的效果。第一學年: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包括旅遊學概論、管理學基礎、酒店管理概論、旅遊政策與法規、旅遊經濟學、酒店職業英語、普通話、形體訓練;第二學年,學生作為旅遊企業準員工,能夠從事酒店客房、前廳一線服務以及酒店餐飲、酒水服務、技術人員等工作,學習的主要課程包括旅遊心理學、電子商務概論、現代服務禮儀、酒店客房服務與管理、酒店客房服務實訓、酒店前廳服務與管理、酒店前廳服務實訓、酒店餐飲服務與管理、酒店餐飲服務實訓、酒水服務管理、酒水服務實訓、食品營養與衛生、酒店管理資訊系統,讓學生在學習中將理論與技能實踐緊密結合;第三學期:學生作為旅遊企業熟練工作人員,主要從事高星級涉外酒店服務以及基層管理等工作,學習的主要課程包括個人形象設計與職業資格證書取證課程,為學生下一步的頂崗實習和畢業就業做充分的準備。

3、創新教學團隊建設,建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透過教師引進、培養和聘用力度,使專兼職教師的比例達到1:1,加快“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在兼職教師引進的過程中,注重與企業管理者和技能主管的交流合作,吸納他們與校內專業帶頭人、學科負責人共同指導技能教學實踐並組成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指導、監督教學過程和評價教學質量,形成完善的教學指導、管理、督導、評價體制。

【參考文獻】

[1]王健.關於旅遊學科發展與旅遊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J].旅遊學刊,2008.23(3).

[2]嶽冬菊,李海民,楊瑞.基於複合型人才培養的高校旅遊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2(2).

[3]李柏文.響應社會需求的旅遊動態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旅遊科學,2009.23(4).

[4]範智軍,杜安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及實施路徑探討[J].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學報,201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