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服務業/酒店/餐飲

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論文

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論文

一、目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培養目標邊緣化。

高等職業教育是目前酒店管理專業最切合實際,也最符合行業需要的人才培養層次。但是多數高職院校和酒店之間的合作多停留在口號層面上,仍屬於傳統的“學校負責培養,酒店負責用人”的淺表性合作模式,合作流於形式。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基本沿襲本科的模式:致力於培養能夠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和旅遊業發展需要的知識面較寬、能力較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具備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應用型專業人才,而且受限於培養條件、教學裝置不具有鮮明的現場性、技術應用性、綜合性等特點,導致畢業生在工作中缺乏職業定位,實踐技能薄弱,綜合職業能力不強。就行業性質來看,酒店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行業,需要大批高技能、高素質人才在一線服務與管理,同時酒店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行業,沒有實踐的強化就無法真正固化知識,沒有嫻熟的技能就難以實現職場的順利晉升。除了酒店行業本身存在問題外,更深層次地反映了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即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2.課程設定失衡。

課程體系設定決定著人才的培養質量。然而,很多酒店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來自經濟管理學科,如管理學基礎、經濟學基礎等這類通識型課程,它們與現代酒店行業發展聯絡不夠緊密,且這些課程與現代酒店管理、酒店市場營銷、酒店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課在內容上存在重疊和交叉,課程設定的.合理性有待進一步改善。《酒店管理概論》《酒店英語》《餐飲服務與管理》等專業必修課實踐佔比較少,實踐技能機會少。《主管與領班實務》《調酒與酒水服務技能》《咖啡文化與咖啡調配》等專業選修課教師不具備多年的酒店管理實踐經驗,對酒店行業不精通,對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也力不從心,教師的實踐技能跟不上企業的標準,而且課堂無法提供教學所需裝置。

二、改革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對策

1.兩方互動,雙贏發展。

近幾年,酒店類職業技能大賽反映了酒店業對人才最迫切和最新需求,因此以大賽為契機,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改革的重要環節。實踐教學改革首要的是在學校和企業之間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重視人才培養生產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在生產鏈的起始端上強調行業企業的參與度,重視與酒店企業的合作。學院與酒店企業共同制定合作意向,共同修訂《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針對酒店參觀認知、技能學習與實踐課程開發、學生頂崗實習、教師企業頂崗等開展合作,從初步認知到單項專業技能鍛鍊再到綜合技能的提升都有明確的目的和實踐內容。

2.服務管理遞進,工學交替相融。

“服務管理遞進”是指學院和酒店企業共同實施的教學過程中專業課程的設定,遵循從“服務員/服務師—領班(主管)一部門經理”的職業成長及認知規律;“工學交替相融”是指從入學到就業,校內學習與校外企業頂崗交替進行。切實改變過去“由深入淺”式理論學習到實踐操作的教學安排,變成遵循高職學生人才培養需求“由淺入深”式的實踐課程模組體系。具體實施過程如下:第一學期學生進行專業崗位技能課程和專業素質課程的學習,與此同時組織學生到各種型別的酒店及餐飲企業開展酒店參觀認知實訓,使學生對今後即將面臨的就業環境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第二學期主要開設酒店管理專業的前廳、客房、餐飲服務技能類課程,透過課堂和校內模擬實訓基地進行專業單項服務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同時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去五星級酒店及餐飲行業體驗真實工作情境,以期提升學生崗位技能服務水平。第三學期集中安排學生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專業崗位技能輪崗實習,綜合提升學生崗位技能服務水平,在真實工作環境中加強各項服務技能的訓練和與人溝通能力的訓練。第四學期和第五學期的前十週,在實踐專項技能訓練的基礎之上,學生查漏補缺,在校進行專業崗位管理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酒店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第五學期的後九周和第六學期組織學生與酒店企業雙向選擇,到酒店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學習企業課程,由企業評定課程成績。學生在實踐中對所學理論進行總結與深化,完成畢業設計的同時,拓展知識學習、綜合能力訓練,取得職業資格證和畢業證,達到“雙證融通”,實現由學生到職業人的轉化目標。

3.以職業崗位為導向,實施課程開發。

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廣泛深入調查職業崗位需求,確認崗位所需求的知識體系及技能結構。以酒店管理崗位群為導向,以酒店工作任務為中心,圍繞酒店崗位任務開展基本通用技能、專項技能、酒店運營管理綜合技能等能力的教學內容安排。課程開發以工作過程為主線,按照工作過程需要選擇知識,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行業和職業資格要求為標準,以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所需要的知識、素質、能力要求對應課程設定。課程排序也遵從“服務員一領班(主管)一部門經理”的職業成長及認知規律,從第一層面熟悉酒店業務部門的崗位服務技能,到第二層面熟悉酒店一個部門的運作,到第三層面熟悉整個酒店管理運作進行課程的由淺入深式重組。從實踐技能的角度來看,酒店參觀認知實訓增強了學生對於專業學習的熟悉度和認知度。與課程相結合的專業崗位技能實習進一步增強了專業崗位技能,頂崗實習通常與就業相結合,既能使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更加深入地學習專業技能,又能很好地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嫻熟的實踐技能為學生的下一步晉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以實踐課程為主線,最佳化課程內容。

最佳化課程設定是教學構建的核心。按照實踐能力要求將課程分為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專業拓展能力,並對專業課程實踐體系進行模組最佳化。專業性技能模組主要包括行為性服務技能(職業性的禮儀和語言能力)和專業操作技能。除開設酒店禮儀、溝通能力、酒店英語聽說能力、公關能力等課程外,還分解服務類課程與管理類課程,將原有的《餐飲服務技能與管理》《酒店前廳服務與管理》《酒店客房服務與管理》3門課程分解成6門,在第二學期主要開設專業服務技能類課程,第三學期在校企合作的酒店開展業務技能的強化,從前廳到餐飲到客房輪崗實踐,在實踐技能嫻熟的基礎上,第四學期開展管理類課程,為初步職業晉升打好基礎。管理性技能模組,主要包括行動性管理能力(目的是培養一般性工作管理能力)和策略性管理能力(怎樣將管理工作做得更好)。開設督導管理、客戶關係管理、市場調研預測推廣能力、酒店財務管理、酒店管理實務、裝置物品管理能力、酒店財務報表分析能力及盈虧平衡分析能力、酒店經營決策與戰略規劃能力、組織變革創新能力、綜合實訓、頂崗實訓、畢業設計等課程,主要包括:前廳、客房管理、餐廳營運管理、酒店會展與宴會實務、主管與領班實務等。

5.以專案課程為主體,實施課程改革。

課程開發和課程最佳化歸根結底都要回歸到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實施上。實施課程專案化,以工作任務為載體,重新設定教學內容,以服務流程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核心,開發專案化實踐教學。以《餐飲服務技能》為例,按照餐飲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以餐飲企業真實產品(或服務)為專案載體開發課程模組,邀請企業一線人員一起按照崗位任務和能力遷移規律進行教學任務分解,重構常規教學內容,突出應用性、實踐性和職業性。圍繞“如何鍛造高星級酒店餐飲服務人才”工作專案,設計4個子專案,包括高星級酒店餐飲認知、餐飲操作技能、零點餐廳服務、宴會服務與主題設計,並依據餐飲崗位職業能力確定每個模組的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最終完成餐飲服務技能課程的整體設計、單元設計以及標準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