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物流管理

人才培養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論文

關於人才培養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論文

1.引言

隨著國家釋出《物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物流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2011年國家又將海洋經濟列人國家戰略、2013年商務部發布《關於加快國際貨運代理物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釋出《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見》,這一系列政策為物流產業更深層次的發展、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契機。然而,物流人才市場出現了一種怪現象:一方面企業招聘不到滿意的具有實踐經驗的技能型物流人才,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培養的物流人才又感嘆很難找到與之對IT的崗位。這引起了學者的廣泛關注。宋利偉、紀雯以學生就業難為切人點,分析了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構建中的問題,提出了建立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方法和途徑。張後娥構建了應用型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探討了適合於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教學方法及考核體系。黃惠春透過介紹我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以及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與新加坡的“教學工廠”兩種實踐教學體系,探索構建了一種開放多維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王軍鋒認為以能力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過程中提出的一種新思路,在該模式下探討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及具體實施方法,並提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綜上所述,學者們雖然從不同角度對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進行了有益探索,但鑑於我國現有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現狀,物流實踐教學仍需深人的研究。基於此,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重視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是適應國家經濟發展和物流轉型升級的需要。

2.現階段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2.1理論與實踐脫節

物流教學和其他專業教學相比,一個重要的特徵是物流實踐性很強,需要理論教育與操作技能緊密結合。這幾年儘管很多高校開設了一些實踐類課程’但目標過低、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處於理論與實踐相分離的狀態之中,並沒有成為理論與實踐密切配^?的有機整體造成學生實踐能力不強,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的需求。

2.2重理論、輕實踐

我國傳統高等教育培養的主要是研究型人才,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畢業從事理論研究和創新工作。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當前的高等教育轉向大眾教育,培養的更多是應用型人才,對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和執行能力的要求更髙。一些高校的物流教育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上,重理論、輕實踐,導致物流實踐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將實踐教學放在次要位置。此外,一些髙校物流管理專業開設歷史較短,實踐教學條件有限,也會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

2.3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

由於我國物流業發展較晚,物流教育、物流管理專業也處於起步階段,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大多由其他專業教師轉型而來,或者是一些物流相關專業剛畢業的青年教師,參與物流實踐性活動不強,所使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比較單一’難以很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也很難進行工學結合設計性、綜合性的物流專業實訓,不能達到實踐教學的效果,對於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開拓能力的培養,也達不到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目的。

3.煙臺南山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新途徑

3.1探索“五步”教學新模式,推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體系

結合專業基礎和學科特色,探索“五步”教學新模式,推動本專業理論和實踐教學的一體化,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環節、學生理論學習與素質能力培養、教師教學與科研一體化和系統化。

第一步:“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在授課內容和授課方法上改革和創新。在教學內容上,把物流前沿動態和新聞資訊有機融合到理論知識與教材授課中來,把自己的教科研創新和成果有效應用到日常的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去;在授課方法上,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和參與式的教學,弓I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為提高該環節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定期舉辦“南山盃”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物流知識競賽”。本環節自第二學期實施,貫穿七個學期,並在第四至七學期重點安排。

第二步:實驗訓練,讓學生“早進實驗室”。在校內,利用現有物流專業實驗室做好理論課程知識的練習與掌握;在校外,利用與南山集團“雙主體”嵌人式課程體系,做好實驗室實訓課程知識的練習與掌握。本環節自第三學期實施,貫穿六個學期,並在第三至七學期重點安排。

第三步:參加教師的教科研專案’支援學生自主專案,利用本專業已有的十多個校級以上的在研專案,讓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團隊”,鍛鍊如何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依託現代物流實驗室,定期組織“現代物流管理學術沙龍”,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可以互相討論、交流、學習和碰撞的學術平臺。本環節自第三學期實施,貫穿六個學期,並在第四至七個學期重點安排。

第四步:實習、實踐和社會調査,讓學生“早進基地”。充分利用南山集團下屬企業、百世物流等十五家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實習、實踐和社會調查。本環節自第四學期實施,貫穿五個學期,並在第六至八個學期重點安排。

第五步: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畢業設計(論文)、教師課題專案成果發表或出版。基於前四步教學任務完成的基礎上,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始撰寫社會實踐報告和畢業設計(論文),參加教師課題的學生嘗試發表其相關的學術論文相關資訊。

學術語言文言化的復古傾向--一個值得關注的語言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淺析“教學學術”視角下大學教師教學責任意識剖析傳播學術中的“歐洲中心主義”——亞洲中從Ontology的譯名之爭看哲學術語的翻譯原則試論新聞學學術規範研究的依據與路徑論析大學教師教學與科研的學術責任中學的學術:一個亟待關注的話題試論學術嬗變中的教育創新環境法學的學術特色與貢獻;教師在自己前期的教學任務中有機融合教科研研究。本環節在第六至八學期實施,重點安排在第七至八學期。

3.2改革實踐內容,強化實踐教學

依託專業調研機制’收集區域、行業發展及人才崗位需求等資訊,建立物流崗位能力標準,依此設計物流實踐教學內容,逐步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實踐教學的學時比例,透過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突出職業能力培養,實現與企業業務崗位能力的無縫對接。加強現有“物流管理綜合實驗室”、“物流系統模擬實驗室”、“ERP實驗室”、“資訊網路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等校內實訓基地和新南山物流公司(天和物流)、南山集團供應總公司、南山服飾公司物流中心、南山鋁業物流部等校外15個實訓基地的建設與投人,為實踐教學和學生實習提供良好的環境;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中心,建立校內實訓為主、校外實習為輔的實踐教學一體化模式,形成“課程實訓+能力模組綜合實訓+專業綜合技能訓練”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3.3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強化能力培養

(1)開展適應於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創新,推進討論式、案例式、企業現場流程教學、企業頂崗體驗式等教學方法,形成理論教學和實際物流應用教學並重,注重智慧物流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將實訓平臺、實訓程式與物流學科課程整合,透過整合建構出一種有效理想的學習環境,支援真實的情境創設、快速靈活的模擬模擬、豐富多樣的互動方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礎上實現學生主體的全新學習形式,如應用學習與研究性學習,產生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2)利用資訊化技術提髙實訓教學的直觀性。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突顯資訊化技術手段的優點,給學生及時展現拍攝的物流類圖片及精彩的物流教學影片。現場教學方法是實踐教學能力好方法,但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為彌補這種缺憾,把現代資訊科技手段應用於教學實訓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中模擬、模擬實驗’也能直觀接觸到真實過程,實現理論與實踐學習的完美結合。

(3)利用因特網實現智慧物流數字化平臺知識資源共享。目前煙臺南山學院物流管理與工程系教師的教學課件、電子教案、部分電子參考書已經上傳校園數字化平臺,學生可以點選網頁實現線上學習,操練實訓軟體,打破時空界限,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同時透過網路個別化模組的提供,滿足學生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習需求。

(4)藉助各種實訓平臺讓學生親歷企業物流技術操作全過程。學生的實踐教學始終以物流行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為根本,夯實校企合作發展之路。如與國家規劃物流區域山東半島的百世物流、新邦物流、青島商至信等多家省內外企業開展合作。合作形式包括:訂單班、課程置換與嵌入式教學、聯合開發實踐指導講義、教師掛職鍛鍊、畢業論文指導、互動開展專案研究等,為培養應用型高階物流技術人才提供先進教學手段,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新路徑。

4.結束語

創新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途徑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滿足物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煙臺南山學院物流管理與工程系依託專業實驗室及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平臺,構建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體系,突出實踐教學環節,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