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汽車及零配件

汽車機械創新能力的培育論文

汽車機械創新能力的培育論文

目前中國汽車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同時我們看到掛著外國品牌的合資轎車隨處可見。我國汽車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是制約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問題。高等職業院校是培養我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高職汽車專業學生是否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直接影響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一、影響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因素

(一)創新思維與創新精神培養缺位高職院校存在重課本輕技能,重理論輕實踐,重結果輕方法,教育與產業脫節的現象。教學偏重於認知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情感素質的培養和理想教育,沒有指導學生進行人生規劃,學生沒有創新的環境和原動力。

(二)創新方法和創新人才的認識存在誤區高職院校對創新型人才具有的能力和認識未能形成比較統一的認識,許多人認為創新型人才是高學歷或高職稱或海歸人才。也有人認為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在於創新教學體系,透過高難度的科技研發專案就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有觀點認為創新是突發奇想,是靈感和機遇的結晶,無規律可循。儘管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總體來說創新能力還比較弱,但還是具有一定的創新潛能的,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不斷主動學習和培養而形成。

(三)知識陳舊與教學方法單一多數課程仍以傳授知識為主,大多數課堂仍以教師講授為主,特別是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更容易如此。專業及課程設定過細,各專業主要關注自身的系統性,缺乏必要的學科交叉,人文學科相對薄弱,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誤區仍然存在。學生的思維滯塞、缺乏質疑或變通,何談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評價學生標準存在偏差學生的評價主要是學生的學業成績,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只求完成聽課、取得及格,忽視自我興趣和其它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科研能力、動手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等),不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教師創新能力欠缺高職教師的評價標準仍然是科研能力比如課題與論文的等級和數量,多數老師在課題和論文上花去很大精力,沒有時間也沒有很強的創新能力開展多種多樣的卓有成效的創新教育活動。高職工科專業教師如果不會操作不會修理,不知道各個機構各個系統的工作過程以及零部件的作用,只會紙上談兵,怎能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活動。

二、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深化校企合作,構築創新橋樑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應注意效果。如成立以企業技術人員和高等院校專業教師為主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讓企業技術人員直接參與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和有關教改的課題研究,以利於學校及時將工業領域最先進的技術納入專業教學計劃,讓學生在課堂裡就能接觸先進的技術知識。同時,學校與條件較好的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學校利用企業裝置優勢和最新的生產技術優勢,彌補校內實訓裝置的不足。也可以讓企業在學校建立實訓中心,補充學校實訓條件的不足。學生在企業生產一線實習,直接接觸生產實際,參與企業的技術攻關、工藝設計、售後服務等過程,為他們提供一個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實踐機會,為培養現代工業發展所要求的高階應用型創新人才創造條件。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供創新保障高職院校要設立專項基金用於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引進,專業教師可到企業進行鍛鍊和學習,以掌握現代工業領域最新的技術發展動態,拓寬視野和調整知識結構,使他們瞭解社會需求以及積累生產實踐經驗,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鼓勵教師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強化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同時,本著“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聘請企業高階技術人員到校擔任兼職教師,指導學生的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活動,也可到學校為學生授課,這些兼職教師應達到一定比例,為學校開展創新教育提供師資保障。

(三)改革評價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創新人才需要創新教育。教育要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以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工程實際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創新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國外的先進經驗也應該及時拿來為我所用。目前高職院校對學生學業的評估仍然簡單呆板,學生應知、應會的考試所佔的成分比較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考查力度明顯不足。只有能考查出學生創新能力的評估方法,才是促進高職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緊密結合的最有效方法;只有改革評估方法,才能從機制上保證高職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緊密結合。

三、基於高職汽車機械基礎平臺課程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實踐

高職汽車機械基礎課程包括《汽車機械基礎》、《汽車電工電子技術》、《機械製圖》等課程,屬於專業基礎課程,專業理論性比較強,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一)積極探索模組教學新模式比如:《汽車機械基礎》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許多教材想面面俱到,因而內容多而廣,深而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只能趕教學任務,無法進行創新教育。劃分模組,是以一個教學模組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單位,教學中必須從模組這個整體出發,統籌安排制定教學方案,即在一個相對規定的課時內,對某個主題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學習。改革目前的教學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專。真正讓學生學有所成,成有所專,專有所用。透過精簡整合課程,縮減了課堂教學時數,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時間和條件開展實踐教學、專業實訓、技能實操、專業實習等學習活動,有助於學生的專業動手技能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每個模組設定為專案和任務,每個任務設定任務匯入、相關知識、任務實施、知識拓展等多個環節。

(二)倡導基於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法行動導向的教學是以學生在職業工作中的.實際工作過程為依據,系統化地建立模擬或實際的學習情境,透過讓學生自始參與“工作”全過程,發現、探討和解決職業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體驗並反思學習行動,最終獲得完成相關職業活動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行動導向教學的最大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一個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為基礎、以專案教學為典型表現形式。透過行為的引導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形成關鍵能力。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於2009年在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營銷兩個專業基礎課首次開展“行動導向”教學。這一方法主要將我們傳統的教學內容的設定,改為以工作和工位為主的設定,這樣更體現高等職業教育中注重實踐教學的特色,而這種實踐教學更貼近實際工作。

(三)積極編寫實訓教材,建立開放式實訓環境實訓教材的編寫注重專案建設,不同的任務實施有不同的方式,藉此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大力推進開放式的實施環境建立,建立健康有李子云張雄才:基於高職汽車機械基礎平臺課程的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序、寬鬆和諧、開放高效、激勵上進的育人環境。鑑於高等職業學校的特點,第一課堂應當嚴格要求。這可以使這些本來文化課基礎相對比較低,學習理論的積極性相對比較欠缺,學習理論知識的習慣比較差,在學習方面不夠刻苦的學生掌握大學基本的理論和教學要求。改革考試方法,將考核的重點轉向創新能力,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作為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重要依據。例如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將“汽車發動機拆裝比賽”“、汽車發動機執行與除錯比賽”“、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比賽”、“汽車營銷創意大賽“”汽車文化演講比賽”常態化,將比賽的成績作為學業成績的重要依據。又例如《機械製圖》設定《計算機製圖》,集中實訓1周,這可以使這些情商比較好,與人相處的能力相對比較好,大部分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優勢的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智,發揮和發展自己的潛力,利用自我教育的方式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高職汽車機械基礎課程從理論課變成了理論實踐課,教師是教學體系推進過程的關鍵,教師的角色從一個資訊的給予者轉變成為一個學習的管理者,由於主要的教學目標變成了為學生開發今後工作中所需的綜合職業能力,教師不再僅僅是一個講演者,他能為學生提供學習資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幫助、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在實訓時,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確定方案,在實施中不斷改進,重在培養學生收集、分析、組織資訊的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四、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效果

經過三年的實踐,課程改革成效顯現。我們編著的《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和《汽車機械基礎》教材是“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發行,被許多高職院校採用。2010年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汽車系的學生參加湖北省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能大賽獲一等獎,同年參加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汽車維修與故障排除競賽獲二等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為湖北省高職院校的新亮點,2011年,教育部博世汽車檢測診斷中心落戶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武漢市高職院校僅此一家)。學院產生武漢市第一個楚天技能名師,汽車維修與檢測專業為湖北省高職第一個教改專業。學生學風明顯好轉,學生學習目標明確,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高。畢業生的汽車機械基本技能紮實,畢業生“能吃苦、上手快、業務精、善溝通、有潛力”等優勢普遍受用人單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