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生六年積極下冊《掩耳盜鈴》的教學案例及反思

湘教版小學生六年積極下冊《掩耳盜鈴》的教學案例及反思

案例:

學習《掩耳盜鈴》這則寓言,我的設想是讓學生自讀課文,感知內容,然後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共同探討,感知寓意,充分體現自主學習的新理念。

教學這則寓言時,當學生自讀課文後,一雙雙小手就爭先恐後地舉了起來。同學們好思、好問、樂於表達的積極性,令我欣慰。就在我準備指名交流之際,黃琪同學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搶先發言:“老師,這個偷鈴鐺的人方法不對。”我暗自高興,他讀懂了課文,體會到小偷方法上的錯誤。可我還未對他的閱讀感受給予評價,他又拿著語文書匆匆跑到我面前,用小手指著書上的插圖對我說:“他應該把鈴鐺中間的東西抓住,鈴鐺就不會發出聲音了。”“對!”樊煜之同學也情不自禁地應和著,“中間的東西和外面的蓋子不碰撞就沒有聲音了。”樊煜之的話剛落音,範偉同學又搶著說:“這樣也行。”同學們的目光又齊刷刷地投向了範偉,讓我這個平等中的首席也只好聆聽了。只見範偉用手比劃著說:“用東西輕輕地把鈴鐺包住,再偷,別人就不會發現。”“我也有一種方法,就是颳風的晚上,鈴鐺被風吹得丁零丁零地響,這時去偷,別人也不會發覺的。”孫蔚同學津津樂道地說出了自己的妙計。“我還有一種方法……”哎呀,都是為小偷出謀劃策的!我想:這樣探討下去雖然也能啟用思維,發展語言,但畢竟想的是歪門邪道,不能提倡。應該撇開這個話題,否則,這節課教學將要遊離於文字之外,將要與正確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但是,如果生硬地打斷話題,探討興趣正濃的`同學一定會感到掃興、頹喪。怎麼辦呢?此時,一向缺少幽默感的我,不知哪來的靈性,詼諧了一句:“喲,原來你們這些傢伙也想‘偷鈴鐺’。你們的辦法再高明,也逃脫不了我這個‘警長’銳利的眼睛。”同學們鬨堂大笑。“和你們這些‘神偷’相比。”我指著書上的插圖說,“這個傢伙算是蠢貨了。”這時,田涓同學說:“我知道這個人愚蠢在什麼地方……”同學們的思路終於又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又熱烈地交流起來。

反思:

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老師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透過自讀課文,感知內容,交流討論,展示思維的火花,抒發獨特的感悟。孩子們的思維是活躍的,想象力是豐富的,表達是無拘無束的,他們的精彩表現常令課堂呈現一個又一個閃光點。但有時也會讓課堂出現意想不到的“新意”。

教學《掩耳盜鈴》這節課,孩子們自讀課文後,不由自主地談論到“偷鈴鐺”這個話題,真是讓我始料未及。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學生這種有悖文字意圖的“獨特”感悟,教師要及時制止。因為《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倡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及時用幽默的語言撇開了孩子們正在津津有味地談論的話題,將是非難辨的小學生向正確的價值觀上引導,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做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