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觸控春天》課堂實錄

關於《觸控春天》課堂實錄

一、複習匯入新課。

師: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詞,首先我們來做個聽寫練習, 檢測同學們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聽寫本課詞語,同桌互評互改 師簡要做點評)

師: 在上節課的學習中 ,我們還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誰來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生:課文講的是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在春天的早晨穿梭在花叢中。

師:她在花叢中幹什麼呢?

生: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慢慢伸出雙手,悄然攏住了一隻蝴蝶。小女孩臉上充滿著喜悅,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走了,小女孩仰起頭來張望。

[評析]

課前複習中設計的聽寫詞語這一環節,看似俗套,但卻能使學生更好地紮實基礎,使語文教學中的雙基訓練得到很好地落實。同時,讓學生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也體現了中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能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這一重點。

二、品析詞句,深入理解課文。

師:看來大家已經初步讀懂了課文內容,如果對文章再進行仔細的研讀,你會發現這篇課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詞句,讀時令人感到言盡而意無窮。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找出這樣的詞句,並想辦法深入理解,然後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圈點批註、認真感悟,合作交流。)

[評析]

學習中要求學生讀讀、想想、畫畫、批批、注注,有利於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師:誰來說說,你認為哪些詞句的含義很深刻,為什麼?

師:我認為這句話的含義深刻,我讀給大家聽。(讀: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我認為一個正常人想要抓住一隻蝴蝶都是非常不簡單的,而安靜是個盲童,她什麼也看不見,卻抓住了。這裡的“竟然”表示出了特別意外,出人意料。“奇蹟”一詞就形容了這件事太不可思議了。

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奇蹟呢?

生:這說明安靜身上有一股“神奇的靈性”。

師:神奇的靈性會是什麼呢?聯絡課文前面的內容想想看。

生1:我想可能就是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特殊的神奇的力量。

生2: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在花叢中穿梭,她就象一位花仙子,蝴蝶很喜歡她,把她當作朋友。

師:是呀,與其說是蝴蝶被安靜攏住,不如說是蝴蝶被安靜神奇的靈性所吸引,心甘情願地落入她的掌心。看來,採用聯絡前文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個好辦法。

生:我認為第5自然段有一句話的意思也很深刻。(讀:我彷彿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我一直認為盲人什麼也看不見,他們眼前應該是一片黑暗,內心世界怎麼會多姿多彩呢?反覆讀了課文後,我聯絡上下文中安靜的一系列動作,我感到她的內心世界一定是很豐富的,

師:你說的很好。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的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這是著名的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還有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呢?

生1:我認為第6自然段的這句話含義深刻。(讀: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生2:〈這一學生剛讀完,另一學生著急地站起來搶說〉老師,我認為“張望”一詞用錯了,她是盲人,看不見的,應該說是想象。

師:這個同學提的問題很好,是否作者用錯了詞語呢?我們可以就此在小組裡發表一下自己的不同見解。(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後舉手回答。)

生1:我也認為“張望”這個詞用錯了。“張望”是形容有視覺的人,而安靜是盲人,用在她身上不合適,如果換成想象會更符合實際情況。

生2:我認為“張望”一詞用的特別好。初讀這句話時,我也感覺“張望”一詞表述不夠準確,但仔細想想,我又感覺這個詞用得非常準確。蝴蝶飛走了,但它是怎樣飛的,飛向何方,這些內容安靜都是一無所知的,她多麼想親眼看到啊,所以她才會仰頭張望。“張望”更能表現出安靜心中的一種渴望。

(其它學生心悅誠服地點點頭)

師:看來你已經走進了安靜的內心世界,你體會的真好,讓我們帶著這種體會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話吧。(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