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6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透過聆聽歌曲,培養學生共同合作的意識和友愛的精神。

2、讓學生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並透過歌曲的遊戲,養成音樂實踐的習慣。

教學流程:

一、說一說

1、教師指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師: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們平時在一起做些什麼呢?

生1:(指著前面說)我的好朋友叫郭豪,我和他一起看書、寫字。

生2:我的好朋友叫張雲英,我們經常在一起跳繩。

生3:我和好朋友武欣悅,每天一起上學,一起回家,還一起做作業。

生4:我有很多好朋友,他們是張路峰、楊柳新、王一賓,我們總在一起做遊戲“老鷹捉小雞”(做老鷹的樣子)

[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不知不覺得進入了自主學習狀態,抒發了學生的感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學習節奏,分散難點

導言:小朋友,小鴨子今天到我們教室來做客,你們想和它做朋友嗎?(想)。不過,小鴨子要考考大家,你能學學小鴨子嗎?學得好的小朋友,小鴨子就做你的好朋友。(出示節奏,學生模仿)

3、引出課題。導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歌曲《好朋友》,看看其他小朋友與他的好朋友在做些什麼。

二、唱一唱

1、引導學生分析歌曲,學習歌詞。

師:你們與好朋友在一起時的心情怎麼樣?

生1:(跳起來說)我很開心,我喜歡和戴慧做遊戲。

生2:我不會做題,翟凱會教我,我很高興。

生3:我不高興的時候,戴昊關心我,使我高興起來,我喜歡和他在一起。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他小朋友跟他的好朋友在做些什麼嗎?

生:(好奇地說)想。

2、欣賞歌曲《好朋友》,感受歌曲的情緒。

師:誰可以告訴老師,你覺得該用什麼樣的心情來演唱這首歌嗎?

生1:用快樂的心情,因為我與好朋友在一起很快樂。

生2:我聽到歌曲裡的小朋友唱歌的時候很高興,我們也應該這樣。

師:你們都這麼喜歡和好朋友在一起,那你們之間有沒有不高興的事呢?

生1:(不好意思地說)我上次和吳仲書吵架,後來我向他說對不起,我們已和好了。

生2:(自豪的說)沒有,老師說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

師:小朋友說地真好,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團結友愛,這樣才是好孩子,你們說對嗎?

[透過說、聽,讓學生感受、比較、體驗,由學生嘗試說出歌曲的情緒,培養了學生互相關心,團結友愛的精神。]

3、學生聆聽音樂,默唱歌曲。

4、學生自由表演。

三、演一演

1、學生小組合作表演歌曲。

師:小朋友,你們能不能把這首各演唱給其他小朋友看呢?

甲組:我們組由我來唱歌,戴湘柿同學拍手,其他的跳舞。

乙組:我們組由我和張洋洋跳舞,其餘的同學唱歌。

丙組:我們組的郭豪唱,黃思倩跳舞。

丁組:我們組邊唱邊拍手伴奏。

2、學生即興表演。

師:小朋友除了唱歌,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你和好朋友之間的友誼呢?

生1:我和陳卓同跳一個舞。

生2:(高興地說)我和王一兵、李珂榮一起做遊戲。

生3:(昂著頭說)我打一套拳給大家看看。

生4:老師,我想把我和好朋友玩耍的樣子畫下來,好嗎?

[利用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繁榮合作意識和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四、樂一樂

師:你們能不能把你認為好聽的歌。好看的舞,好的畫送給你的好朋友呢?

﹛音樂的自由性,模糊性為學生理解與演繹提供了想象聯想的廣闊空間,要讓學生在這個廣闊天地自由飛翔,我們必須做到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空間還給學生。如:在“演一演”中,我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朋友間的友誼,此時的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畫畫,有的打拳,還有的邊跳邊唱。這樣為學生情感的表達提供了自由天地,從而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生1:我喜歡《大雨和小雨》這首歌,我把他送給李珂榮同學。

生2:朱子陽,我們一起來表演,我唱〈彝家娃娃真幸福〉,你跳舞好嗎?

生3:(舉著畫說)我把剛才畫的畫送給張路峰。

[指導學生相互表演,學生興趣高漲,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友愛精神,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2

《音樂是好朋友》是一首歡快活潑、略帶抒情性的兒童歌曲。歌曲為一段體,由三個樂句組成。這三個樂句又分別由四個樂匯;兩個樂節構成。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擴充套件,採用相同節奏的下行二度模進XXXX。XX連線第三樂句形成連續下行模進,緊湊而流暢。第三樂句完全重複第一樂句,前後呼應,形成完滿終止。歌曲結合緊密,旋律平穩流暢,感人而又非常簡練,表現了隊音樂的喜愛之情。歌曲中附點音符的運用,使全曲顯得更加生動活潑。

學唱時教師注重提醒學生注意了三拍子的韻律感和咬字吐字的清晰。從感受音樂的旋律開始,首先感受聽辯出歌曲是三拍子的,找出強弱弱的規律,這樣再熟悉旋律的基礎上視唱曲譜,再在視唱的基礎上點出課題。

在教唱時我首先播放歌曲《音樂是好朋友》的錄音,用圓舞曲舞步感受三拍子的韻律。再用歌曲伴奏作為背景音樂,採用多種方式朗讀歌詞,讓學生在聽覺記憶的基礎上,嘗試配唱歌詞,學會演唱這首歌。在節奏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按節奏讀歌詞,在附點四分音符出現的地方拍一下手;注意第一樂句七度音程的把握。

歌曲演唱時教師結合畫旋律線的方法,透過視覺的聯想,解決了七度大跳音程的音準問題。

音樂教學以審美為核心的理念是我們教學的指導思想,音樂教學最終的表現就是讓學生透過聆聽演唱和活動,體驗感受和表現音樂中蘊含的.美,並透過他們的歌聲、表情、眼神或其它更加誇張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把音樂中蘊含的情感淋漓盡致的宣洩出,從而達到對音樂美的那種發自內心和肺腑的表達。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3

《一對好朋友》是一首採用民間音調寫成的創作歌曲。歌曲的旋律活潑,節奏緊湊,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塊去放鴨和牛,一塊唱著歌謠回家轉的情景。歌頌了小朋友之間真摯樸素的友誼。透過一節課的學唱學生學會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難點,但經過反思還是發現課堂的不足。

1、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情境是音樂課中“情感滲透”的前提和基礎。教師依據音樂審美教育的目標和學生的心理特徵,精心創設一個音樂審美情境,使師生在特定的音樂審美情境中觸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滲透,從而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陶冶情操。本課設計中,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環境的變化和春天美麗的景色,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自發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用心去感受和體驗音樂。

2、以聽覺為主線,反覆聆聽

音樂的審美感知是透過聽覺進行的,因此,“聽”應作為學生音樂教育的一條主線。正如課標中指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本課學唱新歌環節中,教師精心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匯入——初聽——音樂記憶——學唱歌詞——歌曲處理。歸納起來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用音響匯入法,初聽歌曲《一對好朋友》旋律,感受體驗歌曲情緒;第二層,學生對歌曲旋律多次聆聽、哼唱,在審美體驗中記憶音樂,為後面的學唱歌詞作鋪墊;第三層,用多種形式學唱歌詞,聽唱結合,鞏固記憶;第四層,感受音樂意境和歌詞的意境,加深對音樂的審美體驗,讓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聲音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透過這四個層次,努力體現了以審美為核心,在審美體驗中走進音樂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聽音樂、感知音樂的過程中學習音樂,把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

3、設計音樂活動,積極參與

音樂新課標指出,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放在重要位置。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自己主動地去探尋、領悟時,才能使他們全身心地進入音樂,從而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為此,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音樂活動,如歌表演、打擊樂器伴奏、音樂遊戲等,讓學生透過音樂實踐體會音樂學習的樂趣。本課中,教師啟發學生創編歌表演、用打擊樂器伴奏,學生立刻活躍起來,他們分組合作設計了動作;選擇了串鈴、三角鐵、沙球等樂器為歌曲伴奏。在此後的合作表演中,學生有的唱,有的跳,有的伴奏,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走進音樂,並透過參與真正地聆聽音樂、領悟音樂、享受音樂,合作能力、創造力和音樂表現力也得到了提高。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4

教學內容: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麼》

3、認識幾種音樂學習標誌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的音樂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流,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2、與大家一起表演歌曲,儘快縮短師生、學生間的距離,並嘗試用動作、語言表達歡快情緒。

3、儘快認識書中的學習標誌,並主動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來。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重點:

與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動作、語言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具準備:

錄音機、學習標誌卡片、頭飾(玩具兵)

教學過程:

一、學生聽音樂進教室——《玩具兵進行曲》

要求:

1、聽著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走或跳。

2、動作與音樂要合拍(有節奏)。

3、若場地有限可改在教室外進行

二、寓教於樂

坐位安排:呈半圓形坐好

目的是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便於師生作自我介紹相互認識,為今後的教學做準備。

1、老師做自我介紹。

三、表演:《你的名字叫什麼》——用聽唱法學習。

(1)老師親切的範唱歌曲,讓學生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緒。

(2)隨歌曲的錄音律動,用動作表現出歡快的情緒。

(3)學唱歌曲:老師講解曲中人名節奏的讀法—板書。

(4)師生練習演唱。

(5)分小組對唱(一問一答)。

(6)為了激發積極性,一定讓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的名字(可同時說)。

四、利用休息的時間認識學習標誌

出示卡片“小話筒、小耳機、小書本、對拍手、小電腦、小孔雀、小樂器”:

(師)“只要我們牢牢記住它的名字,我們就能看懂書中要我們做什麼啦!”

1、教學生認識卡片的名字——貼在黑板上。

(師)“剛才我們一起學唱了《你的名字叫什麼》,請大家找出相應的學習標誌?”

2、老師拿起卡片:“下面我們一起來”——(生)聽音樂(匯入下一個環節。

五、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師)“大家還記得我們進教室時聽的那首樂曲嗎?請你再聽一次,聽後用語言描述出來樂曲的情緒,並給這段音樂取個名字

1、聽樂曲,感受情緒,取名字。

2、隨音樂用動作表示出樂曲的情緒。

3、提示下次聽時,請注意樂曲中出現的大喇叭與小喇叭的聲音,討論一下他們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4、復聽樂曲,每組發一個玩具兵的頭飾(激發興趣)。隨音樂進行律動(必要時教師可拍手提示節奏與速度)。

六、課堂小結:

1、小結教學內容及學習的情況。

2、佈置作業:回家準備下節課的才藝展示(唱、跳、演、講、誦。。。。。。)

課後反思:

本節課安排的才藝展示是給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華,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讓學生體驗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受到情感的陶冶。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複習歌曲《你的名字叫什麼》

2、才藝展示

教學目標:

1、鞏固上節課的學習內容,並背唱歌曲

2、透過才藝展示,教師瞭解學生的情況,今後教學的順利進行做準備,同時也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讓他們更加自信。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律動《玩具兵進行曲》,注意節奏的準確,用動作表現出歡快、活潑的情緒。

二、複習歌曲《你的名字叫什麼》:

採用表演的形式,全班圍面一個圈,請5名學生在內邊唱邊表演,然後找1名同學進行問答。

三、才藝展示

1、先根據學生展示的內容進行分類:(屬於一類的學生坐在一起)

唱歌跳舞

朗誦演奏

講故事

其他……

2、瞭解具體的表演內容,如有相同的內容可一起進行,有的孩子膽子小,可以請大家幫助他們進行表演,每一組內選一個小主持人(教師出參與進來)。

3、提示要求,節目之前自己報名字及展示的內容。

4、展示開始,不指定,由孩子自告奮勇地上場。(老師幫助組織一下,但不要過多的干預)。

四、教學小結:

小結今天的才藝展示,鼓勵孩子們努力提高自己的多方面技能。

課後反思:透過這次展示,教師要及時地把孩子的特長及特點記錄下來,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同時在活動中也可讓孩子們相互瞭解、融洽關係,再有也可看到別人的長處,虛心地向他人學習,共同進步。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表演《拉勾勾》

2、聆聽《口哨與小狗》

教學目標:

1、能夠和大家一齊整齊地演唱並背唱歌曲,在完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辯能力。

2、透過聆聽音樂,感受並分辨樂曲的情緒,並試用顏色來表示;練習用動作表現自己音樂的感受,並逐步養成或聆聽音樂的好習慣

教材分析:

1、歌曲《拉勾勾》是一首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它用傳統的拉勾遊戲為題材,創作了這首節奏平穩、舒展的兒童歌曲,親切天真、喻意深刻。

2、《口哨與小狗》又名為《吹口哨的少年與小狗》,作於1905年,是一首通俗管絃樂小曲,單三部曲式(大調、2/4拍、描繪了小主人與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輕鬆、活潑、形象逼真、可愛。

教學重點:

感受不同的情緒的表現作用

教學難點:

唱好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

教具準備:

錄音、頭飾(小男孩、小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律動(口哨與小狗——片斷)

要求:

1、聽音樂結合情緒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2、注意節奏感

二、表演《拉勾勾》

1、老師有感情地範唱歌曲,讓學生隨音樂律動,感受一下這首歌與《你的名字叫什麼》的情緒有什麼不同?

2、分析拍號的變化,老師可帶學生做律動進行對比

2/4●○歡快、活潑

3/4●○○優美、抒情

3、隨音樂做三拍子律動(動作自由)

4、用圖形卡片提示歌詞及音樂

5、邊學邊唱,邊唱邊背。要求學生整齊的背唱歌曲,在練習的過程中感受三拍子的優美、抒情。

6,邊唱邊表演(自由結合小組),動作自己創作(應鼓勵學生自己編動作)。

三、聆聽《口哨與小狗》(管絃樂合奏)

1、初聽樂曲:在聽的過程中自由地想象樂曲中所能描繪的情節,並感受樂曲的情緒。

2、談一談自己聽到的、想到的及看到的情景(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並練習語言表達)。

3、復聽樂曲,請學生聽辯樂曲,注意聽結尾出現了什麼聲音幾次?為什麼這樣設計?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為小狗的叫聲上色——書中。

提示:學生可自選圖形,還可根據聲音的大小變換大小。

4、分析這首樂曲的情緒,並與歌曲拉勾勾對比,學生用線條表示情緒(啟發學生想象出更多樣的線條)。

板書:優美、抒情活潑、歡快

5、再聽樂曲(出示頭飾)隨音樂邊聽邊跳,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

課後反思:

本課我透過聆聽音樂,感受並分辨樂曲的情緒,並試用顏色來表示;練習用動作表現自己音樂的感受,並逐步養成或聆聽音樂的好習慣。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活動中來,本節課安排的才藝展示是給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而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讓學生體驗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受到情感的陶冶。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5

本課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孩子透過欣賞音樂,來充分的感受音樂,充分的感受音樂的節奏,並且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來做漂亮的動作,除了掌握音樂的節奏,還要重點掌握3/4拍子的強弱規律,學會一首歌曲,欣賞一首樂曲,從音樂中得到快樂,受到薰陶和陶冶。本課結束,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和要求,在學歌的環節中,我讓孩子充分的聽音樂,充分的感受,這樣給歌曲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孩子透過感受音樂,能夠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心情,這是個進步,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做動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這一學年的教學目標。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交朋友”,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他們也都希望自己能夠和老師成為好朋友,這一點我利用這首小歌《拉勾勾》得到了解決,在歌唱過程中,我深入學生中間,與他們每一位唱的好,表演得好的人去拉勾勾,並且告訴孩子,和我拉過勾勾的人都已經成為我的好朋友了,這樣一來,激勵了其他沒有被我拉過勾勾的孩子,再適當的提示大家,唱歌正確的姿勢和聲音,這樣一首小歌很快被學生掌握了,並且大家是在開心的過程中學會的,因為每個人在學會歌的同時,都和老師成為了好朋友。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評價學生,他們的語言,動作和眼神我都用肯定的語氣來評價,我從不批評學生,一年級的小孩子,他們在課堂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也會好動,不遵守紀律,但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用很委婉的一句“我的好朋友在哪裡呢?”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這樣一來,大家都會用最快的速度把心思迴歸課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欣賞是一個比較枯燥的過程,藉助“好朋友”這條線索,我以“我的好朋友”為引子,引出了本課的欣賞內容《口哨與小狗》,這首樂曲詼諧幽默,描寫了一個小男孩和他心愛的小狗在悠閒的散步的情景,音樂中分別出現了小男孩和小狗,我請學生仔細聽,看大家能不能知道他們是哪裡出現的,孩子很樂意去自己發現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孩子就更有信心更喜歡上音樂課了。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歌曲學唱的過程當中,我深入孩子中間和他們拉勾勾的時候沒有想到要按照音樂的節奏拉勾勾,只是和學生簡單的拉了幾下,如果按照音樂的節奏拉勾勾則能夠滲透到音樂中,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讓孩子更容易理解3/4拍子。在教歌過程中,我只是播放了歌曲的伴奏,並沒有彈唱的過程,如果做到了彈唱,我想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能更好的學習並且掌握歌曲。還有一點,我沒有注意孩子的聲音訓練,只是告訴他們唱歌正確的聲音是輕聲唱不喊叫,但孩子會說,不會做,我應該及時糾正錯誤的喊叫的聲音,使孩子張嘴的時候聲音就是好聽的。音樂課上,孩子張嘴的聲音是給聽課老師的第一印象,這很重要,如果一個班的孩子唱歌的聲音很好聽,這將會體現一個音樂老師平時對孩子的訓練程度,是否注意了聲音訓練對於一個年輕教師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和工作。

本課基本達到了我制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孩子學會了許多知識,掌握了3/4拍子的強弱規律,學會了一首歌曲,聆聽了一首樂曲,上了一節有趣,活潑,開心的音樂課。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總結不足,發揚優點,不斷的提高自己。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6

歌曲《好朋友》是幼兒整合課程教材上的內容,歌曲旋律活潑歡快,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熟悉歌曲內容和曲調,並創編部分歌詞與動作。

2、在學習結伴表演的過程中,增進朋友間的友愛與親密,體驗共同表演的快樂。

在音樂活動《好朋友》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幼兒在真實的情景中理解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意境。活動開始,我先讓幼兒在《好朋友》音樂聲中和自己的好朋友玩一玩,做一做相互幫助的動作,然後在音樂聲中鼓勵幼兒把剛才做的動作用語言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有節奏地隨著音樂邊做動作、邊用語言說出自己做的動作,再隨著老師一起有節奏地念歌詞。當錄音機裡播放《好朋友》的歌曲時,小朋友已經能大聲地跟唱了,二遍過後,幼兒已經能比較熟練地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動作一起唱歌了。在創編部分歌詞與動作中我採用了:

(1)和朋友商量著改編歌詞及動作。

師:歌曲裡唱到你幫我來梳梳頭,我幫你來扣鈕釦,你還願意怎樣和好朋友相互幫忙呢?和你的朋友商量商量。(教師巡視並瞭解孩子們的想法)誰來介紹自己的好辦法?

(2)選取個別動作替換到原有的歌詞中,並完整表演。

孩子們很自然地創編出“我幫你來捶捶背,你幫我來捶捶腿、我幫你來穿襪子,你幫我來穿鞋子”等歌詞。並能在教師提示下大膽地唱出來、做出來,這樣有效地增進了朋友間的友愛與親密,加深了彼此的情感。最後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由於在學唱歌曲時,我有意識地以動作加以提示,所以大部分幼兒能很快地進行表演。

音樂活動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特別喜歡,但有時因為我們的教學方法太單一而使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如果讓孩子置身於真實的或接近於真實的情景中,讓年幼的孩子也能充分理解歌詞、感受歌曲意境之後,孩子才會更快地學會歌曲、更樂意地參與音樂活動中,所以有時候老師的教學方法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