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書筆記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

在翻開《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之前,就聽過很多關於它的評價。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生活等等。看到“月亮”二字就便我聯想到這本書可能會是浪漫的,美麗的,帶著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實際上翻開一看,著實感到很意外。

這書一點也不浪漫,書中是以一個作家的視角來觀察斯特里克蘭德的,作家和他並沒有很長期的正面接觸,他大部分是透過與斯特里克蘭德接觸過的人對談,從對話中獲知這位偉大的畫家的故事。作家大人雖是想盡力做到客觀,但從他的描述語言中仍然可以感覺得到他的矛盾,一方面是在現實生活和道義觀點上對斯特里克蘭德的不滿,另一方面是對斯特里克蘭德追求理想的敬佩。咱都是理智的人,卻也都想做個瘋狂的人。我的確很難完全認同斯特里克蘭德的行為,因為在道義上他拋家棄子罔顧他人可以說十分自私了,但是,如果用道義世俗來綁架他,又覺得這對他十分不公平。大學畢業那時找工作很迷茫,我跟教授說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教授問我,你有沒有喜歡到就算死也會去做的事?我說沒有,他說,那麼你便不是“不知道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的問題,你喜歡的事,沒有。如果有真正喜歡做的事,那麼就算死也會去做。我想許多人在這個問題上都掙扎過吧。對於斯特里克蘭德來說,畫畫就是他真正的存在的意義。人之所以和其他動物不一樣,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總是不斷地追尋意義二字。人是追尋意義的動物。因為人才總不滿足於吃喝拉撒,日常生存,總表現得那麼不老實。從大的意義上看,人的短短几十年,也只是時間存在的一個片斷而已,使這一段時間賦予意義,不正是人活著的使命嗎?

另一方面,人們驚訝於斯特里克蘭德在證券行業已經安安穩穩小有成就,他完全可以按照大多數人的生活那樣過下去,可以預見會有一個很不錯的結局。但他相當爽快無情地拋棄了,為了畫畫過上十分窮困潦倒的流浪漢的生活。也許後來因為他成功了他的畫可以賣出天價,人們才開始津津樂道起來。如果他一輩子就默默無聞地死去呢?我還是會敬佩他的勇氣。相對於“拼命追求什麼”的命題而言,我認為“放棄已有的生活”更需要勇氣。因為“追求什麼”讓你顯得像個勇士,而“放棄什麼”卻讓你顯得像個傻瓜。因為如果失敗了,前者的情況人們會說你已盡力過,並沒有什麼可遺憾的;而後者的情況,人們說你真是蠢到家了才會幹這種不值得的蠢事。周圍這種例子比比皆是,甚至在我自己身上也有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在這個意義上,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名偉大的戰士。他對外界的所有不在乎,就是最好的反擊。我聽說毛姆的大學是學哲學的,《月亮與六便士》中夾敘夾議,黑格爾認為近代的標誌之一,是“人”對自我的覺醒,那麼斯特里克蘭德,也許是神指點了他,40歲突然開竅了。可能真的有那麼一種人吧,天生生來帶著使命的,就像蘇格拉底,他說他受神的旨意,到處轉悠拉著人問問題,世人認為他是瘋子,可是他自己說了,哲學家王是出到過洞穴外的人,回到洞穴裡面後,便是世人皆醉我獨醒了。

最後,聽說是以高更為原型寫的書,所以接下來有點想去看看高更了!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2

初識毛姆,在我大四的時候,不是因為《月亮與六便士》,而是他的《面紗》,慢慢才對作者有所瞭解,包括這本耳熟能詳的著作,還是去年加入讀書打卡活動才真正讀下來。

毛姆真是一個好囉嗦的人,看到一半仍然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粗魯、孤傲、自私無情、嘲弄簡直讓我可恨,而對遭拋棄的熱愛藝術的斯特里克蘭太太產生好感。不過,越讀下去越為他的那股為無以名狀的激情追求所打動,儘管他冷酷無情,儘管他摒棄所有道德,然而與之相比,我們都是俗世之人,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看似無關緊要的很多配角人物,畫家迪爾柯·斯特曼伊夫、布蘭奇·斯特曼伊夫、尼克爾斯船長、鮮花賓館的約翰遜太太、布魯諾船長、庫特拉斯醫生、他的土著妻子愛塔,一個個雖然筆墨不多,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每個人的故事都能成為獨立的故事,形象令人深刻。

一直覺得人生行走於天地間,猶如逆旅。最讓人惱恨的是,世界之大,道路萬千,但我們只有一個身體,一次只能走一條道路。選擇了A,就不能擁有B;選擇了B,就得放棄A。就像《月亮與六便士》的書名一樣,選擇了月亮,就撿不到六便士;要想得到六便士,就得低頭不見月。也正因為人生的這種妙不可言,才能在每個人的選擇上看出人本身的屬性。

有的人選擇了月亮,比如斯特里克蘭。人到中年放棄優渥的生活,拋棄妻子,跟隨了自己的夢想,開始學習畫畫,矢志不渝,更多的人選擇了六便士,以獲得金錢和名譽為榮。人不怕做選擇,選擇從來沒有優劣之分,好的選擇就是做完選擇能堅定走下去的選擇。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就有失。大部分人的痛苦根源都在於選了A,念念不忘B;選了B,又覺得A更好。讀後感·放不下對當下無意義的質疑,卻又捨不得當下生活的穩定和安全,不敢做出實際行動去改變。心態的左右搖擺,對生活的憤憤不平,對眼前人的不珍惜,對未來的空想主義,造就了各種不甘又不敢的擰巴人生。

人永遠只能走一條道路。喜歡月亮,就放下六便士,專心看月亮;低頭撿著六便士,便放下對月亮的空想,專心來撿六便士。什麼都想要,往往什麼都得不到。最後感謝這本書給我的勇氣讓我相信當你下定決心想去做一件事,那麼它的價值就無關才能、無關前途、無關一切,只與你去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做你想做的事有關,願我們都能有勇氣做出自己的選擇,活出自己的人生。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3

你會選擇平庸的生活嗎?我可憐的老朋友,很顯然,你根本不懂做一個藝術家是什麼樣子。

我就是可憐的老朋友罷了罷了。毛姆修過哲學專業,所以總愛把一些雲裡霧裡的概念,自認為上層的價值觀附加在文學作品裡,恕我不願意苟同也不願意去理解他眼中更高層次滿足感的精神生活。我以為,體現一個人水平的,相對於他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在半個小時內就決定,我的餘生將要在塔希提島度過”,更有修養的應該是在不影響周圍人生活前提下釋放自己的理想,追求。

先看的刀鋒,才看這部作品,發現人物設定上,拉里和斯特里克蘭德有高度一致的內在人格: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個人主義者,在月亮面前,一切親人愛人都是庸俗的都是累贅的觀念;

但這確事毛姆追捧的,贊同的行為。

關於毛姆對女性人物形象的刻薄,對新現代愛情的諷刺批駁。

書裡反覆強調過幾次這樣一段話:“女人都是一些奇怪的動物,你可以像對待狗兒一樣對待他們,你可以揍她們,知道把自己的手打疼了,可她們還是愛著你。”同樣是人,毛姆先生您為何自以為男人不是犯賤的動物?您的男性優越感太令人作嘔好嘛?

縱觀月亮與六便士和刀鋒。拉里追尋的終極信仰,斯特里克蘭德眼中的“藝術”“美”,都只是主人公個人層面上自以為所追求的價值。落實於現世,“月亮”的藝術性也是多數人難以欣賞認同的。自古以來,藝術追求的就是找到最佳的方式呈現出各色各樣的“美”,藝術是服務於美的體驗的。我們形容一幅畫,一篇詩歌,縱使運用篇章華麗的詞藻,歸於理想化的形容,最後的落足點都在“美”一字。但看看近一個世紀藝術界是什麼氣候?

梵高,高更為代表的印象派,畢加索的立體派。試問,有多少人在第一眼看到他們的作品時,發自內心的覺得“這幅畫稱得上美”?事實也是,他們的畫作被評論家們吹捧上天,但絕大多數作品現在卻藏匿於各地博物館,或一些一蹴而就的暴富家道中的客廳裡,作為他們顯耀經濟實力的工具?絕大多數普通人還是不願意把它們掛在自己的客廳和臥室,除了那些追求所謂個性的各色之人。

藝術家是一種孤獨的動物,對於天才,我們不需要任何同情,我們根本不應該給他們任何特權。

同樣是人,天才所有的缺陷絕不能因為藝術上的成就就被遮掩。藝術再非凡,也不具有高於庸人的道德價值。

很多人愛說,月亮是理想,六便士是物質和現實。何不看淡那些庸擾的影射,把它當做本來的樣子?

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性格即命運,命中註定哪樣就是哪樣。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4

其實讀到一半差點讀不下去了,就停下來過了個年,對斯特里克蘭的性格實在是捉摸不透又無法理解,對關心自己的人熟視無睹,對無視自己的人反而更加親近,雖然這種性格也不是不常見,但他確實把自己的這種“烈性”發揮到極致。迪爾克對他那麼容忍,他不僅不心存感激,反而放任自己作出傷害其之事。

後來也是對這隻神奇的人的結局好奇才繼續讀下去,後來發現是我狹隘了。我在試圖用我的想法我的思維來理解斯特里克蘭,是我用我的小格局鎖住了他。是我對他不夠寬容,而不是他不美麗。斯特里克蘭是一個極其理想主義的人,他只對自己理想,從不牽涉任何人。其實不管是迪爾克的妻子布蘭奇還是阿塔,都是自願被他吸引並自願陪伴他的。

在那個讓他幸福的遙遠的塔希提島上,他可能依然自私無情,依然特立獨行,但他的古怪在這裡不受排斥,他依然可以自由著自己的古怪,而這裡的人們也對他見怪不怪。“世間充滿了種種稀奇古怪的人,他們做種種莫名其妙之事。也許島上的居民都懂得,人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人,而是自己必須做的人。”在這裡,任何奇異的榫頭都能各得其所,任何古怪的人都能被包容同情。這是一個多麼理想主義的小島,現實生活可能並不存在,但正是因為藝術創作中對這種理想主義的描寫,我們在生活當中不能完成的某些人生、不能踏足的某些仙境才能透過對某一個人的塑造解脫出來。

最後,“做你最想做的事,生活在你喜歡的環境裡,淡泊寧靜自得其樂。你的成功取決於你對人生意義的理解,對社會義務的承擔,以及個人追求如何。”這也是現階段最想送給自己的話。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5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

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繪畫裡的故事。

貧窮的糾纏,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他只遵從內心對藝術的嚮往。這部作品表現了天才、個性與物質文明以及現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間的矛盾,有著廣闊的生命視角,用散發著消毒水味道的手術刀對皮囊包裹下的人性進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著看客訕笑的幽默和殘忍的目光。

思特里克蘭德膽敢成為別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瘋子,很多人說他是痴人做夢,甚至不負責任,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內心的熱情和追求的理想,並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但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只是膽怯的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

本書作者毛姆雖然目睹了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瘸苦,在創作時仍堅持客觀、冷靜的態度和超然的做法。毛姆將人性的複雜性描述得淋漓盡致,表達了對人性的關注和對社會的關心,強調了人性的複雜和矛盾,將善與惡、美與醜進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寫。有人認為毛姆的小說已超越了對善、惡、美、醜的鑑別,但其作品往往只是對不公正的社會現象進行具體、翔實的描寫,尤其是對人性惡的一面進行無情的揭露與譏諷,卻沒有意識到罪惡的根源,沒有對摧殘、壓迫人的社會進行淋漓盡致的批判。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6

每個人對待生命和生活的意義不同,所以才有了五彩繽紛的美景和故事;當今社會物慾橫流,很多人都被現實的慾望綁架,無法活出真實的自己,讀完《月亮與六便士》後會讓自己駐足反思,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曾經的夢想是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人性的弱點是什麼?

《月亮與六便士》代表了兩個不同世界,夢想是天上的月亮,現實是地上的六便士,不同的追求決定了不同的人生!無論為了生活而追求現實的理想,還是為了追求理想而放棄現實的生活,人生百態,都是一次生命的旅程,每一種生命體驗都需要被尊重,你不懂別人的靈魂,就不要對別人的選擇評頭論足。

透過對比,毛姆把理想與現實,純真與偽善,真摯與虛榮,用最原始的方式把人性的弱點:虛偽、貪婪和懦弱赤祼祼地展現,用無情冷酷的純真撕掉熱情似火的偽善面具,讓真善靈魂迴歸原始,迴歸自然!

生命是一場旅行,願我們都可以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不被紙醉金迷的現實所打敗,願我們在人生的路上能夠始終保持初心,不被人性的軟弱金錢的利劍所拖累!

但願活出真善美不是一種錯[太陽][太陽][太陽]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7

故事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結局是什麼。

直到最後一部分一口氣讀完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徹頭徹尾地錯了。作者將大放異彩的最後一部分放在讓人意興闌珊的倫敦篇和巴黎篇之後,確實很容易失去大部分讀者。實際上作者採用的是“雙行體撰寫的德育故事”,仔細推敲之後,我才發現之前被我猛烈抨擊的斯特里克蘭的行為的矛盾之處是如此不值一提,因為在整本書的主題之下,這裡的所有角色皆是主角。斯特里克蘭有時候只是一個活在人們記憶碎片中的線索,但有時候他本身又變成了重要角色。他不僅僅串起了這些類似命運的人的軌跡使其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種有代表性的社會現象,同時他自己的人生經歷也是“月亮與六便士”之間選擇的結果。

契訶夫說:“如果在第一幕裡邊出現一把槍的話,那麼在第三幕槍一定要響。”在讀到小說的最後一部分時,我意外的發現作者對於那些只出現了一兩章的人物都進行了過於詳細的人物描寫。這彷彿就是在暗示讀者:看啊,這個人與眾不同,以至於“我”在周遭一大群人當中只願意和他聊天。伊迪絲·華頓的小說理論三原則中提到:“任何值得一讀的小說都是‘有目的’的…

任何一幅嚴肅的生活圖景都包含論點。”小說中提到的所有的人物,都在精神與物質上面臨著一項抉擇:查爾斯在安逸的經紀人生活和追尋藝術夢想上面臨著抉擇,布蘭琪在愛自己的丈夫和斯特里克蘭之間面臨著抉擇,亞伯拉罕在如花美眷、年入百萬與貧窮但風光旖旎的亞歷山大港之間做出了選擇,凡此種種,不勝列舉。我們最後看到的是這些人選擇了內心激勵自己的慾望。

布魯諾船長說:“只不過他表達那種慾望的方式是繪畫,而我的則是生活。”能過上自己神往的生活,能實現人生最大的願望,除了強大的意志和堅毅的性格,還有另一個因素——“對上帝的信仰。如果沒有信仰,我們早就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船長如是說。作者:代諾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8

書中人物

思特里克蘭德,對於任何一個不屑理他的人他總是非常親切,一名偉大的藝術家。

思特里克蘭德夫人,喜歡同文藝界人士來往。

施特略夫,蹩腳的畫家。

勃朗什,曾與思特里克蘭德私奔的施特略夫夫人。

作者本人

愛塔,思特里克蘭德的最後一個夫人。性格特點:思特里克蘭德”內心深處的半人半獸“靈魂深處沒有感恩謹慎愧疚,十分的冷酷自私,思特里克蘭德夫人大概是有點倔強,內心深處有些看不起底層生活,喜歡與文藝界結交大概也把自己當作這類人了,施特略夫富有俠義心腸,也有發現藝術的心靈,堅定的認為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名很優秀的藝術家。

勃朗什十分的安詳,沉默,拘束有過一段羞恥的過往“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做出的犧牲”,後來與思特里克蘭德在一起,最終被拋棄自殺。愛塔思特里克蘭德生前的最後一個夫人,陪伴了他最後的歲月。

文章主要講述的故事

思特里克蘭德本來是一個有點成就的證券經紀人,工作順利,有一個喜歡結交文藝界人士的妻子,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生活的很平凡也很讓人羨慕。突然有一天他拋棄了自己的妻子孩子,也捨棄了自己的工作生活,遠赴巴黎追求自己的所謂的藝術理想。

月亮與六便士,月亮大概就是理想的生活和藝術,六便士(便士是當時的錢的計量單位,大概就是很小額的錢)應該就是指物質的生活吧。思特里克蘭德先生放棄了物質生活,去追尋藝術和理想的生活。這一點其實十分值得我們去深思。文中,最後思特里克蘭德先生在臨終前創造了一屋壁畫,他也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作品,但他臨終時卻堅持一定讓夫人將他燒掉。或許在他眼裡,已經追尋到了自己想要達到的藝術,對這以後將會產生的影響毫不關心吧。

其實讀完這本書,內心有很多話想要表達出來,但是卻又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從哪裡說起。在這種時候越發覺得自己很沒有文化。最後謹以文中兩段話結尾,順便記錄一下。

“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透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解救出來。”

“世界是無情的,殘酷的。我們生到人世間沒有人知道為了什麼,我們死後沒有人知道到何處去。我們必須自甘卑屈。我們必須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們一定不要出風頭,露頭角,引起命運對我們的注目。讓我們去尋求那些淳樸敦厚的人的愛情吧。他們的愚昧遠比我們的知識更為可貴。讓我們保持沉默,滿足於自己小小的天地,像他們一樣平易溫順吧。這就是生活的智慧。”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9

讀這本書的經歷有些曲折,天才畫家梵高和高更的故事一直很傳奇,得知《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的原形是高更,而且《月亮與六便士》的名氣很大,便想一探究竟,想看看書中到底寫了什麼故事。先是從圖書館借,沒能借到,只借到了一本作者毛姆寫的評論其他著作的書,想著同一個作者,應該也不錯,結果書中所涉獵的故事都不太瞭解,讀不下去,心裡有些失望。後來有幸從朱老師那裡借來一本,書到手便立馬讀了起來,也許是期望太高,前幾章作者只鋪墊了一些事情,很無趣,心裡有些小失望,此書就被擱置一邊了。突然有一天朱老師發了一些關於本書的評論,很有意思,又有了趕快讀完此書的興趣。

本書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講述思特克里蘭德放棄美滿家庭,穩定社會地位,追求繪畫理想的故事,書中主人公為了追求夢想,不畏生活的貧窮,無視病痛的折磨,幾十年來從不後悔,這種做法也許只有天才才能做到。此書越往後越精彩,思特克里蘭德最後和土著人結婚,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小島上,每天畫畫,得了疾病後依舊堅持作畫,眼睛瞎了仍然阻擋不了,他的遺言是死後要把掛滿壁畫的房子一起燒掉……他是用生命在畫畫。

雖然小說的故事有些誇張,我想作者正是想要透過這種對比來表達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月亮高高在上,虛無縹緲,六便士很不起眼,卻很實在,兩者差距很大,但都不可或缺。在生活中,我們埋頭奔波忙碌的同時仍需抬頭仰*亮,不忘追求夢想,只有這樣生活才更有意義。

最後特別感謝朱老師,能讀完此書,多虧了朱老師!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0

尾聲部分毛姆用大段的文字,描述了一副它心中斯朱蘭的畫:它們是魔鬼,你嚐了會推開某扇不知隱藏著何等靈魂秘密的門扉。這本書我只看了一天,而這一天抵得過許多庸庸碌碌的日常。

引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話,「離群而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而斯朱蘭不但完美結合了野獸與神靈兩種靈魂,也逼得我不得不把靈魂再剖析一層,看看它到底長要的是什麼東西。

大眾的理解裡,月亮是熾熱滾燙的理想,六便士隱喻安穩的俗世日程。把這套框架借過來,我懊惱地發現,我既抬頭時看不清月光,又低下頭不甘心撿便士。應試教育將我塑造得如此成功,以至於在21歲時仍只知「優秀」不知談「夢」;但就像金色夢鄉里刺激主人公們的那隻會說話的金魚,素來也有一個聲音朝我叫囂,你就打算這樣了嗎?

即便尚不知道答案,我也由衷感謝與這本書的相遇,一個字一盞燈,只要尚有在夜晚尋找光亮的心,早晚都會撞見我的月亮,不是嗎?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1

第一次看毛姆的書,很久前就聽過,看了一下,覺得吸引力不大,也就放棄了。和一個好友聊過,她也說一開始看不了,後來鋪開了,各種爽。亞馬遜的暢銷書真的好便宜,1塊錢,二話不說就買了。

一本關於夢想(月亮)和現實(六便士)的小說: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證券經紀人,有了穩定的工作,一個漂亮的妻子,兩個女兒,某一天,突然留下一份簡短的書信,然後棄家出走,跑到巴黎,不再回來。沒有工作沒有積蓄,過著落魄貧窮的生活,身體和精神飽受煎熬,卻絲毫不在乎。

“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裡,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是無關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他接下來的人生,如同溺水,只有緊緊的抓住畫畫這救命草,其他的一切都無從重要。之前沒有一點畫畫的天賦,逃離前也就是在夜校偷偷上了一年,被周圍人認為是鬧著玩的。最後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後世震驚的傑作,據說小說的原型人物是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

不知道 如果是幾年前的我,看到會不會是另外一番想法,一腔熱血,高歌夢想,為了夢想故,一切皆可拋。

現在覺得,人還是要現實起來了,夢想雖好,但是也要兼顧著現實,很多時候,現實的`經濟基礎,決定了夢想上層的堅固程度。這也註定,我就是平平凡凡大眾中的一位吧。

會覺得,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算是一個自私的人,為了理想也好,拋棄了一切,特別是家人,完全不顧他們的感受,還好沒有了父母,不然怎樣去報答其中的養育之恩。

沉迷上畫畫,也絲毫不是投機取巧準備被畫商看中出畫展成名賺錢,對待自己創作的作品,不展示出來,逝世之前,也命令同居女子在他死後把住房四壁創作的畫付之一炬。看來,天才總是內心強大的,兒女私情,道德倫理,才是吾等凡夫俗子要考慮的問題。

雖然對於整個社會,他留下了藝術的財富,但是對於他個體來說,其實和沉迷遊戲不顧一切沒啥區別。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幻夢中,完全脫離了現實,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畫畫(遊戲),絲毫不通人性,比如對待老好人XXX。

有時就像小說中的其他人物一樣去同情他,不是他選中了夢想,而是夢想選中了他,成為夢想的俘虜,去放棄了其他的一切。

月亮和六便士的取捨程度,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把秤,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2

世人將這本書奉為經典,我不置可否。可能是因為太久不讀外國小說了,思維邏輯有些跟不上作者,甚至在某些方面想反駁作者。首先是文體,因為我對這本書除了知道它是名著外,其他方面一無所知,所以開始看的時候以為這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後來發現是和現實有聯絡,但不是作者,而是以高更為原型的。我對高更也不瞭解,所以單純地評價斯特里克蘭德先生,他是一個毫無人性、任性妄為、孤獨的dreamer。為了兒時的夢想——畫畫,他拋棄妻子;斯特洛伊夫先生對他有救命之恩,他卻欺朋友妻,而且他只把朋友妻當成模特,厭煩了就棄如敝履,朋友妻以自殺結尾,他毫無愧疚之情,他非常看不起女人,認為女人滿腦子都是情情愛愛,是男人的附庸,賤得很,鄙視他。作者視角的主人公也絕非善類,他把一切都當作笑談,以上帝視角冷眼旁觀,他的冷漠和斯特里克蘭德如出一轍。這本書夾敘夾議,嬉笑怒罵,其中不乏人生哲理。

只有詩人或者聖賢才會相信,在瀝青路面上澆水,百合花會長出來回報他的辛勤付出。

人們把面具佩戴得天衣無縫,連他們自己都以為成了和麵具一樣的人了。

人類骨子裡具備編織神話的才能。這種才能讓人們貪婪地在那些出類拔萃的人物的生涯中捕捉各種讓人驚訝或者令人迷惑的事件,杜撰出傳奇,隨後發瘋般地深信不疑。這是浪漫對平淡無奇生活的一種抗議

我從寫作中汲取的教訓是,作者得到的回報應該在創作的樂趣中和思想負擔的釋放中;對其他東西都不必介意,無論表揚還是苛評、失敗還是成功,都應該在所不計。

格言還不是愚鈍的人用來模仿智者的呆板器具

“為什麼可人的女人要嫁給枯燥的男人呢?” “因為腦子好使的男人都不娶可人的女人啊。”

有些人是社會機制的一部分,因此他們才能存在於社會之中,也只能靠社會活著。他們像身體裡基本的細胞,而且,只要他們保持健康,就會在那個巨大的整體裡被吞沒

女人有種無法擺脫的毛病,就是一心想和願意傾聽她的人絮叨自己的私事

我告訴你我得畫畫。我管不住自己。一個人掉進水裡,游泳遊得好或壞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不得不掙扎出來,否則就會被淹死。”

為什麼你會認為美——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能像石頭一樣扔在沙灘上,讓一個漫不經心的過路人隨便撿起來?美是奇妙的東西,奇怪的東西,畫家經過折磨靈魂才能從這混沌的亂世找出來。畫家把美創造出來,可美不是所有人都能辨認出來的。你要想認出美來,就必須重複畫家的那種冒險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3

狂熱的人格,躁動的靈魂,本心的召喚鋪就一條偉大的不歸路。卑微無趣的現實與崇高至上的理想,如果二者不可兼得,你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我告訴你,我得畫畫。我身不由己。人掉進水裡時,他水性怎樣,是好是差,都無關緊要:他只能撲騰出去,不然就會淹死。

我到巴黎有上百次了,可它總是能令我心旌搖曳,走在街頭總是覺得即將遭逢奇遇。斯特里克蘭則淡然處之。如今回想起來,我認為當時他對一切都視而不見,心中唯有使其靈魂不得安寧的某種幻象。

並不是人人都想要想我這般行事呀。絕大多數人都完全滿足於做循規蹈矩之事。

斯特里克蘭夫人:我認為,他只要是和一個女人跑掉的,就還有回來的可能。我不相信這種事能成氣候。不出三個月他就會對她厭煩死了。但如果他不是因為戀愛而出走,那就完了。

“但這件事掩蓋不了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是個無情無義之人的事實。”她嚴厲地看著我,“我可以告訴你他為什麼拋棄了妻子——出於純粹的自私,絕無其它任何原因。”

這件事過去大約五年之後,我決定到巴黎去闖一闖。我在倫敦待狗了。每天做著大體相同的事,使我深感厭倦。朋友們的生活按部就班,平平淡淡,無復引起我的好奇。與之相遇,不待其開口,我就全然知道他們會說些什麼。就連他們的風流韻事都給人以單調乏味之感。我們宛如沿著軌道在終點站之間行駛的電車,連乘客的數目都能估計得所差無幾。生活被安排得太井井有條了。我覺得恐慌之至。我退還小公寓,賣掉為數不多的什物,決心開始新的生活。

說苦難使人高貴是不正確的,讓人高貴的有時是幸福。而苦難,在大多數情況下,使人們心胸狹隘,一味報復。

我在羅馬認識他的。我至今記得他的畫作。他真心實意地鍾情於平庸。他的靈魂因對藝術的熱愛而悸動。

讓-巴蒂斯特-西梅翁-夏爾丹,法國畫家。他曾說:“畫家使用的是顏料,但筆下須注入感情。”

他坐在那裡,專心致志於棋局。給予我一種特別的印象——一種強大力量的印象。

我的經歷乏善可陳。不過是一本流水賬,記載著辛勤勞作而沒有什麼奇聞,記載左突右衝的摸索嘗試,記載著書本知識和人情世故的逐漸積累。

我得出的總體印象,是這個人與各種困難做了艱苦鬥爭。而且我發現,許多會令人大多數望而生畏的事情,對他卻毫無影響。

他的微笑來的很慢,始於眼中,有時也消失於眼中。它極為感性,即非冷酷亦非親切,更多的令人想到森林之神野性的歡樂。

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天知道人們是怎樣地用盡心機折磨自己的。

在我看來,愛情一旦摻雜了自負,原因只能有一個,即你實際上還是最愛自己。

我認為她從沒真正在意過丈夫。先前我印象中她對斯特勒夫的愛,不過是男人的愛憐和生活的安逸引起的女性反應,而大多數女人將其誤認為愛情。這是一種可以被任何物件激起的被動的感情,就像藤蔓可以攀附在任何樹木上一樣。當它促使姑娘嫁給追求者,一心以為愛情將隨婚姻而來,世俗之見也承認了它的力量。它是一種感情,其成不外乎衣食無憂而滿足,為擁有財產而得意,為被人需要而快樂。為丈夫孩子而欣喜,只是出於可愛的虛榮,女人們才將視為精神價值。

女人對單方面愛他的男人所表現的殘忍,全天下無以為過。她對他沒有友好,甚至沒有寬容,有的只是毫無理智的惱怒。

至於布蘭奇的人生,無論以無人知曉何等光明的希望與怎樣美妙的夢想開始,都會結束的一如從未發生。它顯得毫無意義,完全空虛。(布蘭奇:一個死去不久的人)

我好奇的環顧他的房間。它甚至比我記憶中的更小,傢俱也更少。我的那些朋友尋求寬慰的畫室,鄭重宣告除非萬事俱備稱心如意方能作畫,不知他們對此會有什麼感想。

“我想我現在明白了,你為什麼放任自己對布蘭奇.斯特勒夫的感情。”我對他說。

“為什麼”

“我想你失掉勇氣了。肉體的軟弱感染了你的靈魂,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無窮渴望主宰著你,促使你隻身犯險,尋找某個所在,期望在那裡可以使自己擺脫折磨你的精神。我看,你就像個永遠的朝聖者,前往某一個也許並不存在的聖地。我不知道你追求的是什麼樣的不可思議的涅槃。可你自己知道嗎?也許你尋求的是真理和自由。你一時以為可能在感情中找到解脫。我想,你疲倦的靈魂可能尋求在女人的懷抱裡歇息,而在其中找不到時你就恨起她來。你對她沒有憐憫。你害死她是出於恐懼,因為你還在為自己的勉強逃脫危險而瑟瑟發抖。”

他乾笑一下,揪了揪鬍子。

“你也太多愁善感了,我可憐的朋友。”

不幸的是,對於他一路奮力走來,取得如此藝術成就的腳步,我無法描述。要知道,倘若能夠展示他屢戰屢敗,勇於不斷努力克服絕境,在深陷藝術家最忌憚的自我懷疑境地時堅持不懈,我大概會為這個必定顯得特別乏味的人物(這一點我最清楚不過)產生一些同情。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從沒有見過作畫時的的斯特里克蘭,也沒聽說有其他任何人見過。他的拼搏是他個人的秘密。如果在畫室獨處時,他跟上帝的天使展開過激烈的搏鬥,他也從未讓任何人見過。

然而愛情的盲目使她相信,自己想要的東西是真實的,況且自己的愛如此偉大,似乎沒有理由不喚起同樣的愛作為回報。

對此我並不驚奇。斯特里克蘭正是個超然物外的人,即使身陷毫無指望的境地時也是如此。而這是由於心中的寧靜還是矛盾對立就難以說清了。

人們一向如此,恐懼使他們殘忍......

阿塔告訴我,他從沒抱怨過自己的命運,他從沒喪失過勇氣。他的心境直到最後都保持著沉靜安詳。(病死了,死在畫畫中)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4

這是一本很多人都看過的書,“月亮”代表著純潔的理想,“便士”意味著苟且的現實。

故事有這樣一個版本:

一個年近不惑的大叔,做著收入不菲的證券工作,有一個溫柔大方的妻子,兩個可愛的孩子,住著另人羨慕的大房子,擁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就那麼突然的有一天,他放棄了這裡的一切一切,帶著家人的數落,旁觀者的責罵和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作品去遠方追求他的繪畫夢想。他身無分文,窮困潦倒,住在骯髒的孤島,與世隔絕,沒賣出過一副畫,終日疾病纏身,最終痛苦死去,而生平最滿意的作品也被自己一把火燒掉,永世不得相傳,即便最終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認可,也是他死去很久以後的事了。

還有另外一個版本:

一個懷揣夢想的大叔,終於有一天衝突了世俗的眼光,道德的束縛,帶上畫架去了藝術的國度。在那裡,他彷彿到了夢想的天堂,他全情的投入,心無旁騖的作畫,繪畫帶來的滿足讓他忘記了身體的疼痛,他一刻不願停歇的創作,終於在臨終前完成了此生最滿意的作品,並將它帶到墳墓,實現了靈魂與肉體的真正共存。

前者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後者是故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本人。

其實寫一份書評可以有好多出發點,故事的編排,寫作的技巧,作者的經歷都行,今天我想從思特里克蘭德這個人本身,去思考一些關於人的問題。

很多人並不理解思特里克蘭德的做法,一個男人不應該像他這樣毫無責任感;但更多人會選擇中立,既不贊同,也不反對。討論對錯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是平庸的人,既沒有天賦和勇氣去追夢,又不甘於太過平凡。

那麼什麼是夢想,是一個會刺激你荷爾蒙飆升的詞?是一個會讓你獲得快樂的源泉?還是一個你一直想去又到不了的遠方?我想都不是,書中沒有介紹思特里克蘭德在創作的過程中遇到的痛苦和瓶頸,更加沒有任何說明他有經歷怎樣的掙扎、折磨甚至放棄。但我們都曾有過興趣愛好,健身?讀書?畫畫?彈琴?哪一個堅持過幾十年如一日?最初的興奮都逐漸會被過程中的困苦所消磨,直至放棄。

如果你覺得我在灌雞湯勸大家去追求月亮,你就錯了,我並沒有興趣討論什麼才是夢想,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資格去擁有。我也沒有因為讀完這本書而感受到強烈的悲傷或是興奮的衝動,我最感慨的是擁有夢想這件事帶給思特里克蘭德的冷靜和理智,以及對人性的洞察。

思特里克蘭德的智慧

看似冷血的思特里克蘭德早就看穿了人性,妻子的哀怨更多是因為自己的離開使她沒有了生活的依靠,她明明憎恨思特里克蘭德,卻在他成名後在家中掛滿了他的遺作,並與來訪者談笑風生,虛榮心被徹底的滿足。他因為與朋友的妻子私通而害得朋友妻離子散也未曾感到一絲內疚,因為他知道“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是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做出的犧牲”,而這位朋友剛好是妥協了他妻子不堪回首的過去,對於妻子而言,他是自己恥辱過去的鮮活證明,她的背叛是早晚的事。

“你同我吵嘴,實際上是因為我根本不在乎你對我的看法。”中間人勸說思特里克蘭德回家的時候,無法忍受其冷漠的態度便氣憤的與其爭吵,帶著世俗所認為的道德,理直氣壯。而思特里克蘭德卻平靜的說出這一句。雖然我們沒有明確的意識到或者我們根本不願承認,我們還是非常重視別人是否看重我們的意見,我們在別人身上是否有影響力,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受到他的重視,我們就沾沾自喜,如果他對這種意見絲毫不理會,我們就會討厭他。所以當你沉默以對的時候,那些說不喜歡冷暴力而同你不停爭吵的人,真的是因為TA嘴上說的越在乎才越生氣嗎?

說到這,我停更這麼久也多少與此有關。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停的聽取著他人的意見,你年紀不小了,你該成家了,你該好好規劃人生,你該有個普通女生該有的樣子,你也沒有那麼優秀,你......於是我照著他們的說法不斷的修正自己,小心翼翼的學會如何說活,如何閉嘴,寫文章也都是想著怎麼迎合大眾的胃口,怎麼寫一些老少皆宜的“乾貨”,然後我什麼都沒寫出來,然後我也成功的不再知道自己是誰。思特里克蘭德對世俗的冷靜處理態度引起了我的敬畏,其實寫寫字而已嘛,哪有那麼複雜,懂的人看到交流交流最好,不懂的人就算評頭品足也不會對我造成什麼影響,除非是我自己給了他可以影響的機會。抑鬱的人大多是因為想不開這一點吧。

總結

或許一個人如果想體會到生活中的浪漫情調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演員;而要跳出自身之外,則必須能夠對自己的行動抱著一種既超然物外又沉浸於其中的興趣。一直想問上帝一個問題,他是如何看穿了人性後又能對人飽以熱情的。其實生命中會面對很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各有各的正負面,而浪漫的那一面需要你像一個演員一樣忘記劇本以外的不美好,安心投入到角色中才能體會到;而你因此付出的代價又需要你跳出自己,以免過度悲喜;可是太冷靜又會讓你變得很無趣,你必須在跳出自己的同時又對自己的經歷悉心照顧,像看待孩子成長一樣,平和又喜悅。

所以,對於大多數平凡的我們,除了吃飯睡覺沒有不做就會死的事情的我們,如何饒有興趣的活在世俗中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

最後以毛姆本人對本書的理解來結束分享吧。“有些人年輕的時候只看到天上的月亮,卻從看不到那六便士。現在我們仍然看到天上的月亮,但我們是站在地上仰望到月光。而且當我們的愛情不是憧憬和幻想的時候,卻發現被月光照耀的現實也是美好的。只是我們談起我們的生活曾有那麼多的快樂,但在當時卻從來都不覺得快樂,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在新的生活裡要懂得讓自己快樂。”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5

《月亮與六便士》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感謝朋友相贈,又讀了一遍。最先,我在電視偶然看到了一集記錄片,講的是高更的畫,裡邊有高更的人生經歷。自從有了小孩都很少開啟電視了,安安靜靜的看完更是不可能。但那天不知道什麼緣故,我居然有機會看完那部記錄片。很震撼,不是因為他的畫,而是他不走尋常路的人生。

後來知道[月亮與六便士]是以高更為人物原型來創作的,就在KINDLE上讀了一遍。很激動啊,毛姆,一個大作家,居然和我有相同的感受。看了那麼多書,第一次有種和作者、主人公在交流的感覺。我認為這本書的主題就是:肉體與靈魂、理想與現實的擰巴。

主人公斯特克里蘭原本是個股票經紀人,四十多歲,老婆孩子熱炕頭,在外人看來是妥妥的油膩中年人啊,不止油膩,還很乏味。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中年人心裡發出了“再也不能這樣過,再也不能這樣活的”吶喊,然後這個油膩中年男就變成了追求藝術,追求理想的2B青年。他決議要過另外一種生活。

更讓人憤怒的是,人家不是作為業餘的興趣追求啊,人家是要全身心的追求啊,工作不要了,老婆不要了,孩子也不要了,讓他們自生自滅吧。對自己,也是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後來被土著女人所養,靠那麼一點的土地所出生活。這種對物質以及物質所帶來的附屬的尊嚴,說呸的行為,以及對自己的家庭責任,社會系屬說滾的勇氣,可恨嗎,可恨,但自有一種撼動人心的衝擊力,直抵每個糾結於夢想與現實的人。

世人多在行動之前反覆計算得與失,付出與回報,舉棋不定,輾轉反側,躊躇不前。斯特克里蘭那種執著於內心,不問名利,不計成敗,你們怎麼看我的,我完全不在乎的態度確實讓人震撼。書中有段話,寫得人感受,我這個看的人也很感傷,“塔西提是一個高高聳立的,綠意蔥蘢的島嶼,島上有一條條暗綠色的深深皺襞,可以想見那是眾多幽僻的深谷;在他們那沉鬱的深邃當中自有一種神秘,潺潺流瀉著沁涼的泉水,你會感覺,在那些濃蔭遮蔽的地方,生命自遠古以來就按照亙古不變的方式延綿至今,甚至就在其中,也隱含著某種可悲又可怖之處”

島嶼,幽谷可能已經存在了幾十萬年的時間,在接下來幾十萬年的時間泉水依舊潺潺流動,而看著這風景的你我只有幾十年時間,你我不過是地球上一過客。

但,正如斯特里克蘭一樣,你我皆是自由的,一切不過是自己的選擇。願選擇追求夢想的每個人,都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