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精選16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精選1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

起初看《月亮與六便士》,並不覺被那開頭的故事所吸引,只是翻到故事的最後,幡然醒悟自己早已旁人的角度走入了斯朱蘭的夢境,追尋著自己的夢想,永不停歇的腳步,不論世事如何,只做唯一的自己。幸福的童話當中總是有一座漂亮的房子,一個愛人,一雙兒女,最後的斯朱蘭也是達到了他自己的童話,也許是幻化成牆上畫作中一角走入仙境罷了。每一任被他所拋棄的妻子,只是奔跑追尋月亮路途中,從口袋裡跌落出來的便士而已,蛻去的是肉體,而終究留下的是靈魂。時間流傳最久的不是任何固化的物質,而是永久的精神。

然世人皆覺此書如獲至寶,是因世人都不如書中主角那般灑脫,去追求天上之月,那如畫如夢般的月亮,只能低頭尋找那歸屬於自己的六便士。如你有一個幸福的生活,能做到拋妻棄子去追尋夢想麼?我相信很多人都無法做到,只好寄精神與書,放飛自我的靈魂,借斯朱蘭之體去感受一下何為夢想之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充滿好奇之心,什麼時候,小時候的那份純真好奇,被生活所磨平了稜角,我們寧願數著口袋裡的零錢,也不願抬頭看看月光。我們留下的只有肉體,為溫飽而辛苦的肉體,能超脫之人屈指可數,可你我卻又能成為這樣之人麼?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2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抬頭卻看見了月亮。

——題記

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本關於理想和現實的書。月亮代表的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六便士則代表現實生活。理想和現實就像是一對矛盾體,人們都說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或許很難找到這樣一位堅定執著的追夢人。在作者毛姆筆下,卻刻畫出了這樣一位清流般的主人公。

他對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卻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他嘗試著用畫筆譜寫出光輝燦爛的樂章,傾盡全力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上。現實社會中,在眾人為了自己的名譽,地位,財富忙碌的時候,夢想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不值一提。大多數人最後所成為的,並非是他們最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迫於生活的苟且與無奈。每個人都有夢想,可是逐夢的路上總是少不了艱難險阻,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與能力去追逐夢想。如果有一天,當夢想照進現實時,請別忘了停下你匆忙的腳步來看看它。

其實月亮一直掛在高空,六便士一直躺在腳下,抬頭仰望還是低頭俯瞰,取決於你自己。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3

花了兩天的時間讀完了《月亮與六便士》,剛開始跟廣大讀者一樣,讀完前三張內容稀裡糊塗的,不知道到底再講什麼,後來就馬上豁然開朗。對於斯朱蘭這個主人公的性格與特質,我想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反感的,因為他具有我們想擁有卻不敢去擁有的勇敢和果敢。所以我們嫉妒他同時又羨慕他。

生活中從來不缺乏仰望月亮之人,但是也僅僅只是仰望而已,看完繼續去賺我們的六便士。也許很多人會非常不理解斯朱蘭的行為,覺得他傻,放棄舒適安逸的生活,和諧美好的家庭,一心去追逐自己從頭開始的藝術,儘管如此,他做到了,他完成了自己的目標和使命,在完成曠世奇作後,安詳的離開。

就算病痛折磨,死後屍不裹體,但卻人生完滿。這本書對我的人生觀帶來了很大的改觀,以前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工作不如別人,收入不如別人才華不如別人,但人活著不是去為了跟別人攀比,而是活出自我。天下沒有相同的一片葉子,我們也沒必要去複製別人的生活。以前我總在乎別人的看法,總是小心謹慎做事,活的畏畏縮縮。從今以後,我要為自己而活,即便繼續低頭賺著低微的六便士,也要痛快的活著!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4

這本書的故事,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是依據著名的畫家高更的一生為原型塑造的。

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個非常怪的人,擁有美好幸福,圓滿的家庭,還不錯的事業,但卻突然離開家庭,想要去巴黎進行繪畫,這讓他的妻子覺得他有了婚外情。

在隨後他在巴黎生病,受到了朋友的幫助,可卻讓朋友的家庭毀於一旦,他漠然的態度在我看來是非常不解的。

以及到後來世人都覺得它是紅毛怪,可從始至終他都在堅定地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畫畫。直到最後我才明白,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個對理想充滿著熱愛的人,他熱愛繪畫。

再到患病,將死之際,他在家中的牆壁畫出了一幅,傳奇大作,但卻要求他的妻子在他死後將它燒燬,他並不看重自己是否能夠成名,也不看重他擁有多少財富,他只是單純的去享受繪畫的過程。

從全書來看,它的視角是在描述外界發生了什麼事,沒有描述主人公內心想法和活動的,但換個角度想想,就瞭解斯特里克蘭德對夢想,的堅定是值得我們敬佩的',他選擇了月亮,並且堅持到底。

就如同書名所說,月亮與六便士,你會選擇月亮還是六便士呢?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5

重讀這本書時,比起體會“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次我更在意書中人物的感情細節,邊讀邊在腦子裡不斷拼湊那些忘得差不多的情節。

中間讀到某些描述時我都非常生氣,覺得他真的是個冷漠自私至極的王八蛋,憑什麼拋妻棄子之後還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又憑什麼認為自己拯救了一段荒唐的婚姻而如此漠視他人的生命,且讚歎男人才有高貴的靈魂,嘲諷女人只是依附愛情而活的蠢貨。

後來仔細想想,他身旁滿是人性的矛盾、拿愛情來矯飾的控制慾以及虛榮的社交,既然世俗都沒有多好,也該允許有人反抗。如果他的內心真的受到某種牽引,又怎麼能忍受循規蹈矩地配合著妻子的虛榮過完這一生。想到這裡又覺得他真是個勇敢真實的理想主義者,他的語言反映出來他的靈魂更是極具魅力,總叫人能輕易地站在他那邊。

作者在書中都極少為他的冷漠無情找藉口,這顯得人物更加真實,也讓我反思著我是否應該更加客觀地看待書中的人物,而不該拿他與我腦子裡設想出來的追求藝術的完美形象做對比。

但個人還是覺得劉勇軍的那個譯本比較好讀。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6

一直以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和毛姆這位作者好像都是我心底平靜的湖面上動靜最多的漣漪。很早就聽說了這本書,和這位作者,有人說他是二流作家,我是十分不能苟同的。

讀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斯朱蘭活成了我們每個人理想中的樣子。在抬頭與低頭的一瞬間,他明白了想要的是什麼,是六便士還是月亮。恰恰重點就在於,想好了這個選擇,他無所畏懼的朝著這個方向去做了,不在乎任何世俗的眼光,我就是要這麼做,並且做到底。

作者一個旁觀者的身份,本著客觀嚴謹的態度對他敘述,最終也敵不過他的那份執著。何況我們,從拋妻棄子的好奇到孤身追逐藝術的不解,拆散德克一家的反感到畫畫藝術天賦過人的驚訝,執著作畫的敬佩到為信仰為藝術獻身的感動。只是我實在有點不解,既然為了信仰那麼奮不顧身的他甘願放棄一切去作畫,在臨終前為什麼要把自己用一切(包括生命)換來的東西(畫)付之一炬,實在非常人所不解。也許這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吧。也許這也正是毛姆作品很耐讀的境界吧

每個心懷夢想的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的藝術家,每個敢說敢做的人都是自己生活裡的主宰者,唯願天地更遼闊,人生更隨心。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7

這本書一直在各大書單中看到、遲遲未讀。

《梵高傳》後對高更產生了興趣,聽說是本以高更故事為藍本而衍生的小說才開始閱讀。讀後發現和高更的人物形象相差很多,不能用史實的方式來看待這本小說。但如果脫離這樣的背景之後,就能看出作者是想借用這個故事來表達我們中大多數人窮極一生都無法探尋的意義,找到自己投擲足夠熱情願意一以此奮鬥終身的事業或生活,像書中從事證券交易、擁有美滿家庭的查爾斯突然拋棄一切去開始畫畫、書中那位人人眼中高材生擁有大好前途的預備醫生短暫旅行後辭掉工作一心留在海灣做一名水手、或者像真實中一生鬱郁不得志精神崩潰的梵高至死也沒有放棄手中的畫筆。聽說那是他們的月亮、縱使滿地六便士。

產生共鳴的怕是在生活中沒有找到出口看不到月亮、也沒有勇氣戳出孔的匍匐前進的自己吧。但也並非一味追求月亮而罔顧了責任的重要,大多數人並不能放棄他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附帶的所有關係,六便士也成為壓在很多人心中的一杆秤。所以對這種能丟掉所有一心逐月的人和這種自由精神,還是令人羨慕的!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8

第一天看了三章,第二天接著看的時候才發現,已經完全忘記前面的東西,只能又從頭開始。不得不說,確實有點難代入。

看書的全程都在心裡默默譴責主人公,真是極度討厭他了!!!憑什麼覺得自己的月亮就比別人的六便士高明很多?對所有人永遠都是戲謔與謾罵,從不顧慮其他人的感受,罪狀真是多到數不過來!

如果說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是對立的,他追求純粹的藝術,並不在乎俗世的雞毛蒜皮,那麼,他拋妻棄子毫無歉意,因為他們是他藝術道路上的絆腳石,為什麼又要招惹別人的妻子?發洩完性慾又殘忍地拋棄,害她慘死?對於真心幫他的人不但沒有感恩之心,還永遠謾罵,如果他覺得這沒什麼,為什麼又在別人罵他的時候大打出手?你也知道憤怒?

你眼裡只有畫畫,為什麼還要在窮困潦倒的時候死乞白賴地讓別人供你吃喝?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要成為他實現夢想的助力!自私自利,無情無義!

更可恨的是,在所有人眼中,這些罪行都因為他是天才而可以被原諒,他在他們眼中是偉大的,以至於我看著看著就懷疑整本書是不是在反諷。

你可以追求月亮,但永遠離不了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9

我對故事中的主人公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德不感興趣!他的特立獨行太過驚世駭俗,如果僅僅是驚世駭俗也就罷了。偏偏,他的驚世駭俗還一次又一次的傷害了那些曾經愛過他,甚至給予他巨大幫助的人以巨大的傷害,這讓我實在受不了。

儘管從小到老,我一向以為我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不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但是與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德相比,我簡直太有人情味了。也許,正如書中所言:“假冒的特立獨行也不能掩飾平庸的本質”。我想,我的特立獨行只不過是想掩飾我平庸的本質罷了。

書中,我最感興趣的人物是迪爾柯·斯特羅伊夫。他是一位長相滑稽的荷蘭畫家。雖然繪畫天賦不高,但是富有極高的藝術鑑賞力;雖然為人有點傻里傻氣,不諳世情,但是真誠善良,寬容大度;雖然朋友一再有負於他,但是他總是以德報怨。他給我的震撼:一是他的愛才之心,儘管此“才”並不與他惺惺相惜;一是他的愛人之情,儘管他所愛的人並不愛他。

這是我第一次讀毛姆的作品,感覺書的前面部分語言非常幽默,後面部分語言非常富有哲理。

《月亮與六便士》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儘管讀完之後,我對“月亮”心生恐懼,對“六便士”卻心有慼慼焉。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

中年人勇於追求追求夢想的決心是令人佩服的,有好多人二十出頭就喪失了進取心,以過上平庸的日子為榮,這樣的例子社會上很多,我身邊也很多。但我總體上不喜歡斯朱蘭這個角色,他勇於追求夢想的源泉並不是什麼優秀品質,而是他的自私和傲慢,所以他才會拋妻棄子、對救命恩人反咬一口,旁人在他看來都無足輕重,藝術家的特立獨行可以被廣泛接受,但是斯朱蘭已經屬於道德問題了。

作者用月亮代指夢想,六便士代指現實生活中的瑣碎,我覺得斯朱蘭的月亮一點也不漂亮,他窘迫到一便士也沒有時也並不值得可憐。我覺得作者在開頭結尾描述眾人以及斯朱蘭妻兒的反應還有別的用意,一個本來惡評如潮的人,名聲大作後聲譽大反轉,最痛恨他的人也不得不以他來裝點門面,他過往的種種不是全成了無足輕重的瑕疵,甚至被當做特立獨行。

人們佩服有大成就的人,但大多數人既沒有這些人的天賦和機遇,又不肯像這些人一樣肯忍耐寂寞苦心孤詣,反倒把這些人的瑕疵當做成功的要素,似乎這是不為多數人知的又很容易具備的成功品質。斯朱蘭的瑕疵乃至道德問題,就是這樣被當時的人們人們有意無意忽略了。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1

毛姆老師的經典著作。喜歡這樣的敘事風格,邏輯性強,簡短風趣,寥寥數語,鮮活的人物便躍然而出。

斯朱蘭,顯然是個追尋月亮的人,他放棄親人,工作,甚至可以說是除了精神以外的一切,投身繪畫。他用他的一腔狂熱,用精神世界的掙扎和吶喊,變成一幅幅畫作。然後一切激情褪去,重要的是釋放靈魂、找尋意義的過程。天才,離瘋子確實只有一步之遙。

“遍地都是六便士,而他看見了月亮”。夢想似乎是那道白月光,追夢的過程永遠令人心潮澎湃,心馳神往。斯朱蘭是個極端,他嘴上說著不在意,心裡頭也毫不在意。他把被他傷害過的親情,愛情,友情拋諸腦後,視凡世的價值觀如無物。我們或多或少地震撼過,也有那麼幾次感覺酣暢淋漓,但我們最終學不來,也不用學。因為月亮就該在天上,仰望就好。

誰說平凡的一切就不可以是夢想?只能說大家的夢想各不一樣。粗茶淡飯,老婆孩子熱炕頭,六便士就一定是對生活卑躬屈膝嗎?答案自在人心,也因人而異。

最後的大溪地讀來很是觸動,有些地方,有些人,也許就是你心靈的安棲處,雖然第一次見,卻如同故友相見,故地重遊。於是你再也不想漂泊,只想在那裡一世安穩。願我們,都能遇見自己的大溪地。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2

存了很久的書了,放著一直沒看,前段時間陸陸續續的給看完了,我看完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震撼吧!敢於放下自己身邊舒適的一切,勇於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你也不知道前方會有什麼樣的困難等著自己,追夢的路上必然不是一帆風順。

斯朱蘭在追求自己夢想時,那種執著和堅定著實讓人很是佩服,但在此也覺得他十分的冷酷無情,對於幫助他的人反而不懷感恩,無視一切,和布蘭琪結合,傷害了德克,看到這篇時,覺得他可惡透頂了,對德克殘忍極了,雖最後他雙目失明,疾病纏身,死的很慘,也總是他自己選擇的,是要接受自己這樣的後果。

整篇我覺得比較慘的還有德克,雖說很老實,但腦子並不傻,很愛自己老婆,有著一顆很熾熱和善良的心,受到心愛之人和自己救助之人的雙重背叛,卻也沒有變壞,依然很愛自己老婆,渴望回到自己身邊,卑微的愛著,對斯朱蘭還有關心之處,這才是讓人感覺他可憐又可恨之處,為什麼還能期待如此傷害自己的妻子回心轉意,這個三角關係衍生了後續的悲催故事。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3

心中都有嚮往的月亮,但是不得不對六便士的生活低頭。

有人為了心之所向放棄了原本安逸的生活。因為他所要追隨的慾望已經使他入迷,不得不這樣做了。

以前,我不能理解那些極限運動愛好者,但是有人跟我說因為對於這件事情的喜愛可以讓他們不在乎死亡,如果不去做這件事情,就會像死了一樣。

我不能感同身受,但現在可以稍稍理解了。想到前段時間的紀錄片《徒手攀巖》,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完成了一座非常陡峭的巖壁,當時導演說要麼就是這部影片拍成功了,要麼就是死亡。

難道他們真的不怕死嗎?不,只是他們在尋找一種最接近自然的感覺,只是透過這種方式釋放了出來!

很多人看完這本書,就很感慨,覺得自己也應該不顧一切追尋月亮。

可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都有感知天地自然萬物的悟性,也沒有一個強大的愛好或信念,所以還是過自己平凡的生活吧。

我從來不去理想化自己的生活,與其關心那些虛無縹緲的,少的可憐的天分,不如過配得上自己的生活。

希望大家看完這本書不要太理想化,畢竟世界上只有一個斯特里克蘭德。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4

作者塑造了一位聖人,藉助他人的描述刻畫了主人公的形象。

從平凡到超凡,十全十美來描述他是不合適的,他缺失人性,沒有感情,甚至有些冷血;但他為了心中的月亮,不為感情、地位、虛名所困。

追尋自己的內心,用自己的內心感受心靈的故鄉,最終在一座孤島上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在這裡,他竭盡所能,用繪畫表現心中的月亮,那是一種對美的極致追求,是一種對美的本源的刻畫,荒誕而又震撼。最終他做到了,觸控到了心中的月亮。

從個人層面講,斯特里克蘭實現了超凡,完成了自己的追求;從社會層面講,斯特里克蘭推動了繪畫史的發展;從朋友家庭的層面講,斯特里克蘭不是一個好丈夫、好朋友。正因為如此,反而真實。

讀到中途,彷彿自己就是斯特里克蘭,即欣喜又恐懼。欣喜自己有時候會出現同樣的感覺,那是看到了濃霧後月亮的欣喜;同時也很恐懼,恐懼到最後人性是否會慢慢的缺失。或許藝術的魅力之一就在於,它能深挖我們內心最原始而又想逃避的衝動,磨去了種種掩飾,使我們能正面自己的內心,至於最終的選擇,全靠個人。

月亮好,還是便士好,只有自己明白。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

毛姆說:“那時,我還沒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的矛盾,我不知道真誠中有多少做作,高貴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惡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充分懂得了,小氣與大方、怨懟與仁慈、憎恨與熱愛,是可以並存於同一顆心中的。”

這部小說本身的內容遠遠比這些“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藝術與生活的衝突、自然與社會的反差”明顯的主題要豐富得多。人生閱歷深廣的毛姆,不過是借創作了《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這一現代繪畫傑作的高更,塑造了一位個性迥異的現代派畫家,他不斷戰勝內心的慾望和生活的艱辛,去摸索,去創作,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不僅是藝術的感召,生活的呼喚,原始的迴歸,更有一種莫名其妙、難以說清的精神訴求,可以讓一個人不惜任何代價,鋌而走險,他的激情驅使他像朝聖者一樣艱難跋涉,不遠萬里,去尋找心中的聖地。

自問生活為了什麼,為了“愛”,然而愛是一種矛盾的存在,它有時能夠激發人的藝術感性、創作本能,有時又是慾望的牢籠。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6

這算是我第一次去看一本關於藝術家的傳記,講真,我對藝術家很是陌生,而且我認為便捷的自動化時代裡,有靈性的藝術家似乎很少。

怎麼說呢,這是一本一開始覺得雲裡霧裡,然後讓你欲罷不能的書。作者刻畫人物的本事真是讓我驚歎,描寫已經不能用細緻細膩來形容,我記不清各個人物的樣貌,但我彷彿能看到斯朱蘭太太穿梭於文學家評論家的交際,德克平庸的繪畫技藝以及不相符的美的感受力,愛塔看向斯朱蘭時誠摯而又飽滿愛意的雙眸,以及,斯朱蘭邋遢的造型,讓人很不舒服的語言,迫切爆發的創造慾望,對美的創造力。

在書中,斯朱蘭的形象實在是豐滿,有可以吐槽的,有值得尊敬的,有望塵莫及的,有不屑一顧的等等特色綜合。作者的內心肯定是對他頗為欣賞,稱他偉大的靈魂。也是,他的瑕疵在他偉大的靈魂面前,可以忽略了。

怎麼說,在書中,我欣賞他甚至驚歎,在現實中,或者說在我周圍,這種人我可能不會注目。因為,我是個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