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古詩詞複習教學設計

古詩詞複習教學設計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古詩的型別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詞複習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詞複習教學設計1

一.匯入:情景匯入,確定目標。

同學們,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在我國的文學作品中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不管是上至我國第一部詩歌道總集《詩經》,還是下至唐詩、宋詞、元曲,都有很多精典篇章,我們也學習了不少。初中三年我們一共學習了其中三十首,【投影】另外還有二十幾首附詩,不知同學們是否還記得,下面老師就從中點幾篇,大家來背一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天淨沙秋思》、《春望》。

不錯的,同學們背得很熟,但中考中讓我們背誦整首詩的可能性並不大,它往往是以什麼形式來考查我們呢?(名句填空、詩歌賞析)【師板書】

二.背一背:看誰記得多,記得牢。

好,今天我們就一起圍繞這兩點複習。今天我們仍然採用兩組競賽的方式,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比賽的規則。【投影】師讀

今天,我們要看一看哪個組將會在這次詩歌複習競賽中獲勝。A組有沒有信心?B組呢?

好,下面我們進入第一環節:名句填空。【投影】說到名句填空,這麼多首詩,名句也很多,老師將它們分了類:

首先請A組同學為B組選題,並指名答題。

不錯的,都答對了,但你能否到黑板上把它們寫出來呢?請這位同學上黑板來寫一寫,下面的同學拿出本子也寫一寫。

他寫得對不對?有沒有錯別字?他們應得多少分?

下面請B組同學為A組選題,並指名答題。你也來寫一寫,下面同學再在本子上寫一寫。有沒有錯誤?他們應得多少分?好,不錯的,兩組打了平手。我們再來看看其餘的題目,一起來回答。

很好,透過第一個環節,我們知道學習詩歌,首先得把它背上,不但要背熟,而且還要會寫。因為只有會寫了,才能把中考中的名句填空的分數收歸囊中,對吧?!

三.品一品:看誰理解得深,理解得透。

當然,學習詩歌,記憶是基礎環節,真正要把握這首詩,還要能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鹽城市中考中一道詩歌賞析題【投影】

請看題,老師把這道題讀一遍,同學們看看應選哪一個選項。請一位同學來說一說。為什麼選B呢?我們來看一下正確答案。

不錯的,同學們的理解能力很強,一下子就把這道題做出來了。這只不過是牛刀小試。下面進入第二個環節,搶答題,誰先舉手誰回答,答錯了機會讓給另外一組。【投影】

經過上一輪的自由搶答,我們來看一看雙方的得分。A組多少分?B組多少分?這一輪A組勝出。B組要加油啊!有沒有信心在下一輪中超過他們?(有)那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四.想一想:看誰歸納得好,歸納得妙。

透過上一個環節的學習,同學們有沒有留意這些題目都是從哪些角度出題的?我們把它們歸納出來,以後自己複習的時候就有章可循了。哪位同學來說一說?有沒有誰來補充。

同學們說得很好,賞析詩歌無非從這幾個角度入手,請看大螢幕。【投影】

把握詩歌形象

推敲關鍵詞句

品析藝術特色

理解詩歌主題

五.練一練:看誰運用得精,運用得活。

知道了賞析詩歌的一般角度,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請同學們作一回中考命題老師,分別就《望嶽》和《杜少府之任蜀川》為對方出三道題,注意出題的角度和提問的方式,並整理好答案,時間5分鐘。

時間到,先請B組出題,A組接題(指名出題,你請誰答題),A組一共答對了多少題?

老師也為這首詩編了兩道題,請同學們答一答。

下面看A組的了,A組出題,B組接題(指名出題,你請誰答題),B組一共答對了多少題?老師也為這首詩編了兩道,請同學們再答一答。

不錯,兩組同學表現的各有千秋。出題者出得好,題題都問到了點子上,都問到了詩歌賞析的關鍵之處;而答題者答得更妙,句句都答到了位,答得對方心服口服。真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得分情況。最終A組在這次詩歌複習競賽中獲勝,讓我們同熱烈的掌聲對他們表示祝賀,但是B也不要所餒,下一次我們有的是機會。

六.總結:佈置作業。

同學們,這堂課我們瞭解複習詩歌的一般方法,也瞭解了詩歌常規的命題角度,其實也學會了自我複習詩歌的方法。同學們的表現都不錯。課後請同學們一方面要將所學的詩歌能熟練背誦默寫,並加以理解。另外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自選一首詩,編三道詩歌賞析題,然後我們彙編在一起,打印出來,做個練習,看看誰能做得最好。

好,這堂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古詩詞複習教學設計2

複習理念:

透過回顧與整理課內外古詩,使學生養成自我複習、積累古詩的習慣。我還嚴格遵循了以下三個複習原則:複習過程要簡約,複習方法要整合,複習內容要全面。另外,為了避免複習課枯燥無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設計過程中力求強調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複習氛圍中讀詩句、曉詩意、記詩句、用詩句,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的古詩文化的熱愛之情。

複習目標:

1.交流記憶古詩的方法,幫助學生整合歸類古詩。

2.利用思維導圖整理複習,重溫詩句,學以致用。

3.學會靈活積累、運用古詩,養成自覺閱讀與積累古詩的良好習慣。

4.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的古詩文化的熱愛之情。

複習重、難點

1.學會整合歸類所學過的古詩。

2.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複習準備:製作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複習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談話匯入:同學們,古詩歷來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千百年來傳誦不衰,深受人們喜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詞大會,領略古詩詞的魅力。(板書課題:古詩詞)

二、交流方法,靈活積累

1.過渡:我們學過的古詩也很多了,猶如一個繁花似錦的百花園,大家是如何背誦古詩的呢?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自己的絕招,誰願意把你的絕招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板書:記憶古詩的方法)

2.學生交流記憶古詩的方法,師隨機板書:熟讀成誦法、古詩吟唱法、理解記憶法、看圖記憶法等。

3.學習歸類列表法。

(1)回顧本學期的課內外古詩有哪些?生答。(課件出示)

(2)師生配合,利用思維導圖板書整理並複習背誦課外古詩

三、分組梳理課內古詩

1每組利用思維導圖框架梳理一首詩,包括作者、朝代、內容、表達思想。

2.組內交流。

3.全班展示。教師隨機板書,梳理課內古詩。

四、闖關比賽

1.過渡:在小組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起復習了本冊書的課內古詩,但老師知道,大家的詩詞儲備絕不僅僅限於課內,老師特意準備了一次闖過遊戲。希望同學們在闖關過程中能大顯身手。預祝你們小組闖關成功!

2.出示課件。

第一關:吟詩對對。

(1)舉頭紅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落三秋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作白玉盤。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花送遠香。

(5)臨行密密縫,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鴛鴦。

第二關:金睛火眼。

細心觀察,找出詩句中的錯別字。

(1)不知細葉誰栽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新荷浮水層層碧,小草慢坡片片青。

(3)兒童放學回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4)路人借問搖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5)遲日江山立,春風花草香。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

第三關:巧妙運用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也會隨口吟誦。請看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詩句?

(1)爸爸刮鬍子,過兩天又長出來。小明幽默地說:“_______________。”

(2)春天柳樹長出了嫩綠的葉芽,垂掛著萬千根枝條,我不禁想起賀知章的詩句“_______ ___ ___。”

(3)“_______ , ___ _ _。”我們要愛惜糧食,因為每一粒都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

五、總結梳理

1.組織學生對照板書總結本節課內容。師:今天的複習課,同學們表現非常積極,不但複習了學過的古詩,還領悟了不少的複習方法。

六、遷移運用,課上練筆

1.師:大家看,思維導圖不但能幫助我們整理記憶、背誦更快,還能幫助我們梳理知識,把握重點。我們要學著畫思維導圖,用思維導圖。古詩詞用簡練的語言,表達的意境卻意味深長,如果我們在說話、習作時能恰當運用,就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那麼,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一些景物、一些畫面、一件事情讓你想到了哪句古詩呢?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在寫話之前先畫一畫思維導圖,把思路整理清楚,寫話的時候就不會東拼西湊、思路混亂了。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吧。

2、指名展示

七、佈置作業

1.完成寫話練習

2.自主選擇

(1)課下再蒐集兩首你喜歡的詩整理在採蜜集上;

(2)自由選擇一首古詩做詩配畫。

古詩詞複習教學設計3

詩歌是語言的精華,古詩詞更是文學藝術的魁寶。好的詩詞意境深遠,幽香怡人,閱讀古詩詞讓我們體會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更用以陶冶情操,提高審美的能力和文化修養。《語文課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這也是近年來古代詩詞鑑賞題在各地中考試卷中以不同形式紛紛出現,並奉行不衰的原因。古詩詞賞析是個極其廣泛的話題,中考詩詞複習第二課應該依據各地中考古詩詞鑑賞試題型別確定為景物描繪、意境體驗、作者情感三個方面,以景物描繪作為重點,以意境體驗作為難點,採用以重點突破難點的方式進行。

中國詩學一向重視“情”和“景”的關係,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表達,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託物言志。並且初中階段所選89首課內外古詩詞絕大部分選取自然景物,藉以寄託作者的情思。因此,複習重點放在了“景物的描繪與概括”上,也嘗試透過景物的分析尋找一條行之有效的詩歌鑑賞之路,以“景物分析”為重點帶動難點——“意境體驗”的突破。在整節複習課的過程中依照的宗旨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強調共性。

以“如何欣賞一幅畫”帶動學生欣賞古詩詞。學生第一遍閱讀詩詞,很少去直接的感受詩中具體景物特徵和詩人的思想情感,卻可以直接感受到詩人用文字描繪的景物的冷暖色調。因此,複習中把冷暖兩色調作為大背景讓學生初步感受詩歌,這也是簡化詩歌鑑賞的第一步。

冷暖色調的界定取決於詩人所選取的藉以抒發情懷的.景物及其特徵 ,也是我們鑑賞古詩的重要環節。帶領學生由初步感知進入詩中更深一步。其中,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中景物畫面是近年來中考試題中出題頻率較高的題型,其分值與20xx年熱點題型“給定語句自選角度欣賞”分值相當。複習中,列舉到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作範例,意在讓學生抓個體景物掌握形容詞在描繪畫面中的使用,列舉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意在讓學生在描繪畫面時注意季節詞,色彩詞及填加動態詞的適用,再以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作鞏固訓練。

中考試題中除對景物描繪的考查外,還涉及到畫面特點的概括能力的考查,這一環節的訓練仍建立在冷暖色調前提下進行規律性的歸納,尤其讓學生注意的是群體景物組成的畫面特點。例如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特點概括: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一股濃煙就是格外醒目,因此稱之為“孤煙”,它寫出了景物的單調,而一個“直”又體現出它的勁拔和堅毅之美。“落日”給人以傷感,一個“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蒼茫的感受。整個畫面給人雄偉之感,詩中景物畫面特點即可概括為“雄渾壯闊的大漠黃昏落日圖”。教師給學生分析後,尤其讓學生注意的是概括畫面特點的語句的構成特點,輔之以其他詩詞的訓練,爭取讓學生充分掌握這種結構的語句概括形式。

按照常規訓練,景物及其特徵分析結束後應為作者情感的分析,借於上一複習環節中群體景物特徵的概括與意境的體驗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學生在冷暖色調的分析中已有揣摩作者情感的潛在意識在感受著畫面,所以在設想中將“意境體驗”作為第三個複習環節。意境是詩歌賞析中最難以把握的 ,在以往中,往往將詩詞作以內容上的細緻劃分之後,再給學生傳授分析意境的方法,意境體驗上花費的時間多,學生對此理解卻如同霧裡看花。在本節複習中,此環節仍是難點,但不作為詳細部分,只需給學生一個深刻的印象,即畫面概括的群體景物特徵即可作為意境去理解,等於給學生體驗意境的一個清晰的框架、概括的程式,加之以具體的詩詞作口頭練習即可。

在描繪畫面和概括畫面的重點訓練中,學生感受畫面已有潛在的情感意識,課堂第四個環節——“作者情感”的理解就容易的多。仍以冷暖色調為前提,以具體詩歌為例,歸納出冷暖色調下作者通常帶有的情感,如:愉悅、歡快、讚美、興奮、思念、惜別、悲涼、哀傷、惆悵等等。期間,劉禹錫的《揚州處逢席上見贈》、李白的《行路難》都屬於兩色調,學生體會其情感時也要從兩色調入手作為特例分析。這一環節的複習要強調中考試題中體會作者情感的簡答題的注意事項,如杜甫《望嶽》中作者的情感分析簡答為:“詩人看到泰山高遠幽深,神奇秀麗美景的興奮激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