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比較法在高一歷史教學的運用

比較法在高一歷史教學的運用

歷史比較法是指對各種歷史現象進行多角度的比較對照,分析其異同、歸納其成因、綜合其發展變化的一種方法。在高中歷史教學期間,歷史比較法特別有助於幫助學生培養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一、歷史比較方法的作用

在人文社科領域,中外比較法之所以被廣泛應用是因為它可以起到以下幾點明顯的作用:

第一,貼合學生的心理。高一的學生大部分處於十六七的年齡上,處於青年的初期。他們大多都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對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種好奇的心態,喜歡思考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乃至於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總是不自覺地在做一個潛在的比較。

第二,有助於銜接知識體系。初中的教學內容基本上是按照時間順序將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歷史串起來,高中的教學內容按照嶽麓書社版的教材來講是按照專題來講述,有可能一個專題裡就涵蓋了中國古代近現代和世界史的部分,按照人教版教材來講高一的教學內容是中國近現代史部分。無論採用哪種教材,如果在教學中經常做到中外的聯絡和比較,學生就不會因為對知識的陌生感而減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另外,比較方法的應用還可以避免知識的脫節鼓勵,在做到了初高中知識體系的順利的銜接的同時也有助於引導學生及早地認識到高考所要面對的歷史題目型別。

二、歷史比較方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中外歷史比較方法在歷史教學上最常用的兩種基本方法是歷時性比較法和共時性比較法。兩種比較方法是矛盾基本原理在歷史教學中的體現。這兩種方法都是矛盾的特殊性在歷史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一)把同類性質的中外歷史事件或現象進行比較。如比較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至新文化運用與西方文藝復興至工業革命之間的聯絡。教師引導學生髮現中西雙方的現代化程序的重大區別在於中國的現代化路程是從技術到政治再到思想,而西方的現代化程序是從思想上興起的,兩者雖然都是對國家現代化制度和工業化程序的探索,由於中國處於封建社會晚期,拋開政治因素不講,沒有從思想上注入民主自由的血液是封建社會晚期一系列變法失敗的原因所在。

三、共時性比較,字面上講就是對同一歷史階段或者同一歷史時期的不同國家或者地區所發生的歷史現象之間做出比較。

(一)對同類性質的中外歷史事件或者現象的比較。這裡最著名的比較就是比較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首先從宏觀上比較,兩次變法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都是資產階級為救國而採取的措施。學生很容易就知道明治維新的成功為日後日本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戊戌變法則以失敗告終,中國人民依舊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這就引起思考了:為什麼會產生這種不同的結果?從兩個國家的背景來看,中國封建頑固派的實力過於強大,日本的封建統治相比較而言比較薄弱。再比較引導革命的`力量,以梁啟超譚嗣同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沒有掌握實權,將希望全部寄託在皇帝身上,在革命後期又將希望寄託在袁世凱身上。反觀日本,倒幕派是在擁有了絕對可以推翻幕府統治的武裝力量之後才進行的革命。從這裡,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沒有自己的軍隊革命是難以成功的,這個理論在以後的資產階級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一系列的反帝反封的革命中都會體現出來。

(二)對不同性質的中外歷史事件或現象的比較,例如比較明治維新和洋務運動。看待兩個事物,尤其是歷史事件,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從性質上把握,透過現象看本質。明治維新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而洋務運動則是一次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把握住了這一點在從微觀的角度去比較各種的不同,包括措施上,明治維新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但是洋務運動僅僅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卻不變革落後的政治制度。這裡就又一次用到了思想上變革落後於技藝上變革的弊端是導致中國近代反帝反封鬥爭大多數以失敗而告終的理論。最後從結果上來對比明治維新使日本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在迅速強大起來之後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洋務運動以失敗而告終,並沒有改變當時的中國落後的現實。但是在這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運用矛盾的普遍性看問題,透過正反兩面看待洋務運動,雖然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化工業企業,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