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教學研討:場景教學法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教學研討:場景教學法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教學研討:場景教學法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請看一個課例:在《世界近代現代史》下冊第二章第二節 “20 年代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 這一課中,該課題涉及到含有英國、法國、義大利、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政治、經濟、外交政策。我是這樣設計的:先是將涉及到每個國家有關方面內容分配給各個小組的同學。讓學生帶著相關的問題去看書,並整理出來,成約有 3--5 分鐘左右的發言稿(各個小組的同學可以互相討論),要求各個小組的同學推選一名同學,作為 “ 該國 ” 政府的 “ 新聞發言人 ” ,準備到講臺上來進行 “ 新聞釋出 ” 。由於要舉行“新聞釋出”,所以,班上的每個同學的積極性都很高,許多同學都想躍躍欲試,爭當 “ 新聞發言人 ” 。這個過程約需要 10 分鐘的時間。

接著,就是第二個步驟,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每個 “ 國家 ” 的 “ 新聞發言人 ” 上到講臺,而下面的其他同學則都是 “ 新聞記者 ” ,當 “ 新聞發言人 ” 介紹 “ 本國 ”20 年代的政治、經濟、外交情況時,臺下的 “ 新聞記者 ” 則很認真的聽講,以便就 “ 共同關心的問題 ” 進行提問。

第二個步驟首先大家推選出一個主持人。來主持當堂的 “ 記者招待會 ” ,主持人發表了簡單的發言後,就依此請 “ 各國 ” 派出的 “ 發言人 ” 到講臺上,就 “ 該國 ” 20年代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內容、特點,進行發言。發言完畢後,臺下的 “ 各位記者 ” 可就關心的問題提出問題,讓 “ 發言人 ” 回答,回答時力求簡短、精練、切題,5個發言人發言完畢,主持人做簡短的總結,第二步驟結束。這個過程需要 25 分鐘。

第三個步驟,是教師上臺,就 “ 記者招待會 ” 中 “ 各國 ” 代表的表現精心評述,並簡短地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師打出幻燈片,以列表的形式載有以下的內容,如附後圖)。這個過程需要 5 分鐘。

透過這樣一來的做法,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一、學生充分參與,積極性高

教學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構成的特殊的認識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領導者與組織者,其根據教育的目的和計劃,可以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是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學生是教學的物件和接受教育的客體,同時又是學習和自我教育的主體。透過採納這種讓學生充分參與的場景教學法,使得學生都能參加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能自覺地把自己置入 “ 新聞發言人 ” 的角色當中,即會考慮到,如果自己是 “ 新聞發言人 ” ,將面臨什麼樣的問題?怎樣去解決?怎樣去對付那些 “ 刁難的記者 ” ?同時以 “ 記者招待會 ” 的形式來組織教學,是一種比較新的課堂組織方式,學生一聽到要進行 “ 記者招待會 ” ,積極性特別高,把自己帶入一個有場景性、有角色的課堂教學中。這種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在得到老師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前提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比較容易激發出來,學生的自尊、自強、自立的信念容易樹立起來,學生的無限發展的潛力容易挖掘出來。

二、可以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引發學生思考。

言語是人們的交際手段,同時有又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言語和思維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言語的意義就是思維的內容,言語所包含的語法結構,是人類思維邏輯規律的表現。因此,人無論是表達言語還是理解別人的言語都離不開思維活動;另一方面,言語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概括和間接反映,是藉助言語來實現的。思維的進行和最後結果都必須以言語作為載體,抽象思維更不用說。透過 “ 場景教學法 ” ,學生自覺地進入整個教學情景中,有了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學生就可以充分擴充套件自己的思維,作為 “ 新聞發言人 ” 固然重要,但作為臺下的 “ 記者 ” 也不可忽視,臺下記者的提問的水平、質量,也可以反映出他的讀書質量、準備質量。當 “ 記者 ” 提問時,不僅臺上的 “ 發言人 ” 思考此類問題,臺下的其他 “ 記者 ” 也會思考這個問題。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有了較大的開闊性,創造性。

三、可以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歷史教學中,可能有許多歷史教師不太注意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訓練,認為這是語文教師的事情。其實不然,我認為,歷史教學,也應該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歷史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有各種方法,而場景教學法,則能使學生有了一種特殊的語言訓練環境,達到訓練語言的效果。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說就先得去想,在教學中,儘量讓學生去說,就能促進學生積極地、自覺地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發展智力。同時,反饋資訊,使教師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提高教學質量。也鍛鍊了學生的口才,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四、能充分展示學生的風度。

風度不僅是指外在的、外表的東西,而是學生的整個氣質所在。在臺上,要求 “ 新聞發言人 ” 準確的表述、機智的回答、幽默的談吐,大有 “ 大國外交家 ” 的風範;同時,也要求在臺下的 “ 老記們 ” 有大報、大臺記者的機敏、靈活。由此來看,這種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操。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五、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狀態,使課堂有一個良好狀態,是每一個老師孜孜以求的。這種良好的課堂教學的外在特徵是:和諧、熱情、深刻、紮實。形成課堂良好的狀態。運用 “ 場景教學法 ” ,學生都很投入地進到整個課堂中,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思考,而且能使學生感受到一種能當主持人、新聞發言人、新聞記者的自豪感,從而活躍了整個課堂的氛圍。每當發言人發言完畢,回答完畢,臺下都不由自主的報以熱烈的掌聲,當臺下的老記提出了問題,其他同學也會沉浸在思考中,如果提出的問題有水平有質量,課堂的氣氛則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