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心理學與有效教學的運用

心理學與有效教學的運用

知識結構與認知結構如何相互促進?

知識結構與認知結構是教育心理學的兩個基本概念,也是建構有效課堂教學的兩個重要因素。一門學科的概念、原理和規律是有內在聯絡的,這種內在的本質聯絡就構成了這門學科的知識結構。而認知結構是個體在感知和理解客觀現實的基礎上,在頭腦裡形成的一種心理結構,它由個體過去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組成。在認知過程中,個體新的'感知與已形成的認知結構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影響對當前事物的認識。現代認知心理學派認為,學習是認知結構的組織與重新組織。他們既強調已有認知結構和經驗的作用,也強調學習材料本身內在的邏輯結構,即知識結構。在學習過程中,兩者以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方式活動著。

如何從實驗中得到的啟示?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重要標準,那麼人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依賴於什麼?學生學科學習的知識結構與學生建構成的認知結構有什麼關係?每個學生的認知結構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什麼關係?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自上世紀80年代起,在小學數學領域進行了20多年的探索。我們的實驗假設是以改變原有小學數學教材的知識結構來促使學生建構良好的認知結構,從而萌發小學生的辯證思維,以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我們的研究表明,學生學習數學的不同知識結構確實會影響學生的認知結構,而學生不同的認知結構又直接影響到有關問題的解決以及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使用的策略。

我們應作的思考是什麼?

學校教育要體現以培養“充分的、和諧的、全面的、可持續發展的人”為目標。那麼,作為實施素質教育主渠道的課堂,又該如何有效地達到這個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