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濫竽充數課文教學實錄

濫竽充數課文教學實錄

“今天,彭老師給你們上課,你們高興嗎?”我問。

“高——興——”,孩子們拉長了聲音回答,我心想也不知道真高興還是假高興也。不管!在孩子們唸完課題後我說:

“下面請欣賞我寫課題。”

接下來的時間裡,教室裡非常安靜,所謂靜能生慧,看老師寫字,能使得教室裡安靜如入定。寫完,問學生寫得怎麼樣?學生都說好。於是我切入正題:謝謝鼓勵,我希望待會你們的發言非常精彩,你們的思考非常精彩,好嗎?”孩子們非常高興地喊:“好!”誰能說這不是一種快樂呢?

“下面我們就開始學這篇課文,好嗎?這篇課文非常短,是不是能在很快的時間裡讀準確、讀好了呢?”學生點頭,自讀開始!

(學生讀到5分25秒)

“讀到現在,你們已經用了大約4分鐘的時間,應該不短了吧?”(是)那麼,你有沒有不懂的詞語或者不會讀的字詞句子?”沒有學生舉手,我說看來挺容易理解的?是嗎?

在等待中,有學生舉手,說:“腮幫不懂?”我向著人群問:“有沒有懂的?你用動作來解釋,或者不說話就解釋它。”學生鼓起腮幫,我問你的哪一部分是腮幫,這個孩子指得正確!

又有孩子提出不懂“俸祿”這個詞語的意思,於是我引導學生先來寫,我在黑板上寫,孩子們在下面邊書空邊寫筆畫,接著說說意思,有說俸祿就是銀子,有說俸祿就是錢財,有孩子說就是鎊的意思,說完這個,我對孩子們說:“讀完這篇課文,你有沒有想說的,或者想問的?”等了三四秒,有兩位同學舉手,我請他們先說一下,我現在覺得如果多等幾秒鐘回更好!

第一位孩子問:“為什麼南郭先生不懂要裝懂?”

一個孩子答:“他想混到一些錢。”

第二個孩子的問題是南郭先生為什麼要逃走?孩子們笑了。其實我內心覺得這不應該笑。我於是表揚他:是的,我們讀完一課書,最好要讓自己想一想,我們還有什麼不懂的嗎?我有想知道的嗎?這是一種讀書的好習慣,也是好方法。下面我們來邊讀邊談感受或者問題,這樣可能會更好,如果其他同學有補充,請舉手好嗎?

我建議一句一句地讀。哪位同學讀第一句。有位孩子站了起來。

請三位同學讀,糾正錯誤,表揚讀得流利有感情。

第二句請一個孩子讀,然後我引導學生關注“混”這個字,請孩子們想一想:他會怎麼混進來的呢?

“他可能跟著馬車近來的。”

我說他偷偷地悄悄地進來了,然後就可以吹竽了?那個孩子搖頭說不是。

“他還要到吹竽的總管,給一些錢他。”

我插問:“你準備給多少錢?”

“100兩銀子。”我驚訝。

“跟士兵穿的衣服一樣,(我提醒不是士兵)混進去。”

“吹竽的人走在路上,我把他劫了。”他還沒有說完,教室裡一陣鬨笑。

我說南郭先生都成了什麼樣的人了??

“他去看看士兵的衣服是什麼樣,然後照著這個樣子去做一套衣服,這樣就可以混進去了。”這更引得一陣歡笑!!

“一套衣服容易搞定,可是衣服有了一切就行了嗎?”我乘機問道。見沒什麼動靜,我就啟發:“關鍵不是衣服,而是用一些辦法來混進去,剛剛大家想到的用錢來收買,是個辦法,再仔細想想,看看還有什麼辦法?”

“可能他認識士兵,他讓士兵去看看吹竽的人穿什麼樣的衣服,然後做一套,接著混進去,對吹竽的總管說我會吹竽的,總管也不管他到底會不會吹竽就讓他進來了,反正齊宣王喜歡大家一齊吹。”

說得真好,我內心一陣激動。正當我說很好的時候,有一個孩子站起來說:要是這個總管很負責的話,怎麼辦呢?”

是呀,這真是一個問題。這時有好多孩子舉手,我請他們都放下手,然後問他們是否都知道答案,孩子們點頭。

“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種方法,現在你們想想,你覺得這些方法怎麼樣?”我請同學們反思。

“這些混的方法太下流了。”

“一定會被別人查出來的。”(我對這句話的處理我簡單地說了一句,要是給別人查出來,小命就不保了。孩子們笑了。

“太卑鄙了。”

……

在大家說完後,我問孩子們是否能夠讀好呢?

練讀,交流讀,站起來的孩子讀得都好。接著我請孩子們用混說話,說得都還不錯,然後我舉了一個不同語境中的“混”,讓學生比較兩出“混”的意思有什麼不同?學生接受得不好。這兩個混的意思相差很大,我在總結的時候點到了。(這時已經是上課17分鐘半了,其實說話與比較這兩個環節所用的時間是2分多鐘,應該捨去。)

接著讀第三句話。

讀完請孩子們想象自己彷彿看到了什麼?

“我恨他”。

我為他補充:“你看到了自己恨他,很好!”

“我彷彿看到了南郭先生得到了許多銀兩。”

“我看到他們彷彿在吹竽……”

聽到這個孩子這樣說,我順學而導,請學生學著他的.樣子來吹竽,結果發現孩子們喜歡這種學習,課堂裡的氣氛非常地好。

“我彷彿看到他得到了山一樣的金子。”

我提示不太可能有這麼多的銀子。其實我應該學會等待,等待孩子們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看到他狡猾的樣子。很狡猾的。”

“我彷彿看見南郭先生正在數著他的金銀財寶,200多兩。”

我請同學們安靜下來,從剛才的沉浸中走出來。接著請他們想——南郭先生的同事們時候能夠看得出南郭先生是假裝的嗎?

順著這個思路,孩子的思維再次活躍起來,大多數的答案是能看到。並說出來幾種理由來,非常有意思。於是我進一步問孩子們:那麼他們明明知道南郭先生是假裝的,卻不說出來呢?為什麼不去告密呢?

“南郭先生把他們全都收買了。“

“收買總管一個人就行了,讓總管和他們說就行了。”

好傢伙,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思維。

(我發現我在聽完孩子們的發言後喜歡重複他們的意思,我覺得這很不好。)

“大家在一起吹竽的,都是混口飯吃,不用這麼認真的。”

“他不能告密,因為如果他告密了,就會得罪了齊宣王,可能會有南郭先生一起被砍頭的。”(圍繞被別人騙的感覺來談這種結果)

“同學們,同事可能有很多種想法,但是明明知道他不會,可是由於各自的原因沒去告密,可是看到他不會吹卻照樣得到俸祿,心裡真不太好受,所以書上用了一個詞語叫——”

“居然。”學生好不容易找出這個詞語來。

接著請同學們讀一讀。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27分17秒)

讀第四句。

“這個訊息一傳,傳到了南郭先生的耳朵裡,南郭先生心裡會怎樣想?“

“看來是混不下去了,在混下去肯定要倒黴透頂了。”

“他想如果被關在那裡,一定會被砍頭的。”

“那怎麼辦呀?”

“逃走。”

“看來再混下去,只有一個結果,一旦被發現,肯定會被砍頭的。”

“南郭先生只好——?”

引導孩子們從這個只好中體會到走得無奈,走得心不甘情不願……我請孩子們帶著感受來讀這句話,效果不錯。

整篇課文讀完了,讓你來評一評,這裡面的人物中你覺得誰最笨?

“齊宣王最笨。一個國家這麼多人,居然選出一個不會吹竽的來吹得自己聽。”

“再下來誰最笨?”

“總管也笨,因為如果被齊宣王發現了,兩個人都要被砍頭。”

“齊宣王很笨。南郭先生的同事最笨,如果告密,可能會有獎賞的。”

“你們心目中誰最聰明?”

“齊湣王最聰明。他將不會吹的試探出來了。”

“同學們,看看書,書上說是喜歡聽,說明要一個一個單獨吹不是故意試探的 。”

“南郭先生最聰明,他知道危險,還知道跑的。”

“你們都知道跑吧?”

“知道。”學生喊道。

“我覺得他並不是聰明,而是狡猾。他是靠狡猾混進來的。”

“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大家發現有的人物我們會覺得他怎麼又聰明又笨呢?”

複述故事。(2分鐘)總時間——36分05秒

學生試說。

交流時,兩位同學說的,感覺有一味講得好。

“從前,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哪個南郭先生知道了他喜歡,還知道了他喜歡許多人一齊吹,他心想,誒,我不會吹竽,我可以混進起,不用吹就可以混到獎金呀,後來就收買了吹竽的總管,給他一百兩銀子,總管給他一個與,他就和他們一起吹了,過了一年,齊宣王死了,齊湣王做皇帝了,聽到他也喜歡聽吹竽,他心想,哎,我還可以混下去的,但當齊湣王說要一個一個單獨吹給他聽的時候,南郭先生就發愣了,他想,哎呀,這次完了,如果被他發現了,我的小腦瓜就完蛋了,(笑)還是跑吧。”

等他說完,孩子們鼓起掌來。

最後我總結:我們可以將這個故事說給家裡人聽,我們現在來看我們要說的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濫竽充數),你說他的竽吹得濫不濫?(濫)真是一把濫竽,可是他充數卻得到了錢財,可是後來他逃走後,如果事情暴露了,會發生什麼?請同學們以“逃走以後”寫一篇文章。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