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快速解讀議論文文字》的複習教學設計

《快速解讀議論文文字》的複習教學設計

【複習內容】

解讀議論文文字的基本方法:明觀點、識論據、辨方法

【學情分析】

初三上學期,學生才正式接觸議論文,雖然上個學期,從文體——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論證過程——補充,對他們進行了一輪完整的學習和訓練,但畢竟時間倉促,鞏固不夠。學生對議論文閱讀的理解還是比較膚淺的,他們記住了某些知識點,但還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教學生一些解讀議論文文字的基本方法,就是要從源頭消化之前教給學生的一些答題方法,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議論文的理解。

【教學目標】

掌握快速解讀議論文文字的基本方法:明觀點、識論據、辨方法

【重點難點】

能區分觀點與材料,能找到觀點,能整體把握一篇文章

【教學思路】

從中考考綱對議論文閱讀的要求出發,引導學生把握解讀議論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明觀點、識論據、辨方法;並以此貫穿始終。具體操作中,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先利用學生之前讀過的中考原文來引導學生理解方法,再用學生沒讀過的文章來檢測複習效果。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自我複習議論文的知識點

老師:重新翻閱學生開學考試試卷,仔細分析他們在議論文閱讀中的得失,並思考原因:找不到觀點

【教學活動】

活動一:倚綱而行——解讀考綱,明確議論文閱讀的基本方法(約12分鐘)

任務與意圖:解讀考綱,把握考綱對議論文閱讀的要求。考綱裡的“要求”與“方法”實質上是相通的,把握了“要求“也就找到了速解讀議論文的“方法”。再從學生之前見過的議論文中抽取具有對錶性的一段,用例項驗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

1.提出問題,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做法:拿到一篇議論文, 你認為如何閱讀它?

過渡:任何一種文體都有它自己的特點,要讀懂議論文,自然也要了解議論文的一般特徵,也就是要“知文體”。

2. 出示考綱,請學生談談對考綱這兩條要求的理解:

16. 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絡。

17. 聯絡實際,對議論文中的觀點做出自己的判斷。

3. 老師幫助學生明確考綱的要求:明觀點、識材料、辨方法

4. 在例項中運用、驗證方法:

材料一:《三思而行》第6自然段

問題:這段文字,哪是觀點,哪是材料,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三個問題, 你可以不按順序回答, 想到哪個就回答哪個

小結、過渡:議論文的材料比較容易辨認,遇到事實論據,將事例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圈劃出來,遇到道理論據,將它的作者或來源圈劃出來;論證方法也容易辨認,舉例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一看就知,對比論證可能藏得深一些,要仔細觀察作者擺事實或講道理的角度,如果有正有反,就正好構成了對比論證。這三個問題,最難的是“明觀點”。因此,我們在閱讀過程中,要特別關注作者的觀點。

活動二:突破難點——明觀點,並整體把握文章(約20分鐘)

任務與意圖:《讀書與境遇》一文2014年是中考中出現過的議論文,這篇文章有清晰的中心論點、分論點和結論,找出這些觀點,整篇文章的脈絡就一目瞭然了。透過找《讀書與境遇》一文的觀點,就能比較輕鬆地突破本堂課的難點。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閱讀材料二:《讀書與境遇》

問題:文章的觀點在哪裡,請圈劃出文中所有的觀點。

2.引導學生體會如何快速找到文章的觀點

方法一:看位置:文章的觀點經常在特定的位置出現,中心論點經常出現在開頭、結尾,有時標題就是中心論點。分論點經常出現在段落的開頭。

過渡:除了看位置,還有什麼方法能幫助我們迅速找到作者的觀點?

方法二:看提示性、標誌性強的詞語、句子

中心論點經常出現在“因而”“因此”“所以”“總之” “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由此可見”等詞語後面;

分論點經常在“首先”“其次”“還有”“第一”“第二”“第三”這些表順序的詞語後面。

設問句和過渡句都會提出下文要論述的問題,我們要關注它。

過渡:如果位置和標誌性強的詞句都不能幫助你辨明作者的觀點,就要從論據出發,用論據來反推觀點。

方法三:反推法

3.兩點補充:

(1)如果議論文開頭段和結尾段都有貌似中心論點的句子,那麼選前面的句子還是後面的句子作為中心論點? (前論點後結論)

(2)一個材料證明了什麼觀點,是選中心論點還是分論點?(就近原則)

4.學生快速閱讀文段,找觀點:(反推法+前論點後方法)

單純的心靈是精美的,世間一切精美的藝術作品都緣自精美的單純。蒙田苦思冥想創作了啟示人類的“隨筆”,弗洛伊德傾盡心血寫出了探索心靈奧秘的皇皇鉅著,巴爾扎克夜以繼日描繪了人間畫卷,梵·高飽蘸筆墨畫出了含蓄多姿的`向日葵。這些當之無愧的珍寶都是單純的心靈的結晶體。

4. 學生快速閱讀文段,找觀點:(反推法)

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曾從事生物化學研究和教學。在研究和教學中。他發現自己有創作科幻小說的天才。於是他對自己作出了冷靜客觀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為第一流的科學家,但我可能成為第一流的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毅然告別了大學課堂和實驗室,回到家裡,專門從事寫作。阿西莫夫這一聰明的捨棄,成就了他一生創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輝煌業績,也為他贏得了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幻小說家的榮譽稱號。

活動三:效果檢測——堂上小測,及時反饋(約10分鐘)

任務與意圖:透過堂上小測,老師及時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認真學習的學生也能在小測中獲得成就感。由於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是“圈圈劃劃,整體把握”因此小測時只完成和評講與此相關的任務。

過程與方法:

1. 即時發議論文《 不給人臉,人要你命》

2.任務一:運用今天所學的方法,圈圈劃劃,快速解讀文章。

任務二:完成下面習題中第1題

3. 評講

活動四:自我糾錯——思考之前議論文《文言是中國文化的根》閱讀中出現錯誤的原因並改正(課外)

任務與意圖:開學考試時,議論文《文言是中國文化的根》閱讀,學生的大體情況不佳,得分低,主要原因是學生在閱讀中沒有區分文章中的觀點與材料。透過自我反思和糾正,希望學生明白自己的錯誤所在,並懂得用今天所學的方法來提升自己解讀議論文文字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佈置學生課後完成:

1. 繼續完成《不給人臉,人要你命》第2題第3題;

2. 請你運用今天所學的方法,限時完成《文言是中國文化的根》閱讀訓練,限時8分鐘。

3.能找出開學時的考卷的同學,仔細看看你開學考試時做的議論文閱讀《文言是中國文化的根》錯在哪裡,為什麼會出現那些錯誤。對比一下,再做這篇閱讀時, 你是否感覺自己進步了。

【教學總結】(約3分鐘)

教師總結:快速解讀議論文,請大家記得“圈圈劃劃,整體把握”的方法。遇到每一段的關鍵詞句,請圈劃出來,作者的觀點就在這些關鍵詞句裡;遇到事例,圈一圈人物,看看人物怎麼了;遇到名人名言什麼的,圈出作者或者來源。這些你都圈出來了,整篇的脈絡也就清晰地浮現出來了。

學生總結; 課後進行,見“課後作業”

【作業設計】見“活動四”

【板書設計】

看位置

知 觀點 看詞語

反推法

文 材料: 事實

道理

體 方法:舉例論證 引用論證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