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物流管理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研究論文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研究論文

近年來,物流業作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迅猛,對物流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然而我國高職院校自2002年才開始招收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起步較晚,人才培養質量無法滿足企業需求,物流人才的短缺成為制約物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系統思考,科學構建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1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過程的總和[1]。簡單地說,所謂人才培養模式,就是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以及實現這些培養目標的方法和手段。高職教育為職業教育,偏重於培養面向生產服務一線的複合型、發展型、創新型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達到此目的,高職院校不斷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育模式,雖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加快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真正滿足企業對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努力。目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1行業針對性不強,人才培養定位不清晰

物流作為一個綜合性、交叉性學科,涵蓋知識面廣,涉及行業眾多,不僅包括倉儲、運輸等基礎性專業知識,還包括第三方物流、採購、國際物流等專業知識,更要考慮行業特性。因此,高職院校需要針對不同的行業物流,進行崗位細分,明確人才培養定位。然而目前高職院校卻很少進行行業細分,這就導致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學生雖然學習了很多物流知識,但針對性不強,難以滿足企業需求。

1.2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調研不充分,培養方案缺乏科學有效論證

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培養高質量物流專業人才的基礎,因此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首先要明確人才培養定位,然後進行充分有效的調研,並邀請行業專家、學者對培養方案進行論證。現階段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雖然也進行調研,但由於行業專家只瞭解企業用人需求,而高校學者則更關注學科知識的傳授,要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轉換為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存在著相當大的難度。雖然學校會組織專家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論證,但很多是走過場,難以真正發揮其作用,這就導致了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並不能真正反映企業需求。

1.3課程設定不合理

由於人才培養定位不明確,很多高職院校在物流專業課程設定方面,不能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不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設定相應課程,而是照搬其他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既定課程,課程偏重於理論及概念的解釋及分析,缺乏對企業物流管理實際案例的.教學,致使人才培養定位缺乏針對性,市場競爭性不強。

1.4教材與實際脫節,內容重複嚴重

教材是專業課程體系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然而目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所用的教材,在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徵構建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上存在嚴重不足,教材內容重理論、輕實踐,脫離地區、物流行業發展實際,且各門課程之間內容重複度高。比如國際貨運代理的內容,不僅會在現代物流管理概論中出現,同樣也會在運輸管理實務、國際物流等課程中出現,嚴重影響了教師授課情緒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5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實踐教學薄弱

物流屬於操作、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動手實踐能力,然而目前各大高職院校主要是採用課堂授課,實踐教學十分薄弱。原因在於物流專業起步晚,辦學時間短,且物流實驗裝置投資大,所以各高職院校要麼是缺乏實驗室建設投入,要麼是片面追求實驗裝置的自動化程度,學生無法介入,無法達到實踐教學的目標。

1.6師資隊伍建設嚴重滯後

主要表現在:一是物流專業師資力量嚴重短缺,通常一個專業只有3~5個專業教師;二是物流師資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年齡結構不合理、學歷結構不合,物流教師普遍偏年輕,物流專業教師擁有博士學位者偏少;三是擁有實際從業經歷的物流教師比例偏低,大部分物流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授課時照本宣科,難以保證教學質量。

2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模式的改革方案與措施

2.1結合區域經濟發展與學校自身辦學資源,進行行業細分,明確人才培養定位,突出辦學特色

物流是綜合性生產型服務業,它幾乎涵蓋所有的經濟領域,所以高職院校不可能全面開展各個行業各個環節的研究與教學,學生也不可能透過在校三年的學習全面掌握物流領域的所有知識。雖然所有的物流活動都包括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及資訊處理等活動,但又有著各自不同的行業特性,因此,針對行業確定物流人才培養定位,是解決高職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質量不高、針對性不強的關鍵。此前,雖然各高職院校都在探索校企間的訂單培養,但由於單個物流企業對人才需求量有限而無法持續進行。如果高職院校能夠針對行業進行人才培養,就可以由行業內2~3家或更多家物流企業將人才需求規模化,聯合起來進行訂單培養,一方面可以解決人才培養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另一方面解決單個企業訂單培養人數少而受限的問題。中國冷鏈百強企業中河南佔三家:漯河雙匯、河南鮮易供應鏈有限公司、許昌眾榮冷鏈物流有限公司。河南工學院物流專業與其中的河南鮮易供應鏈有限公司已有多年的校企合作經驗,河南工學院開設有製冷專業,因此在河南工學院針對河南冷鏈行業培養物流專業人才,可以實現跨學科的物流綜合人才培養,定位明確,針對性強。

2.2最佳化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培養方案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制定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方案,首先要明確物流人才培養定位,從物流行業需求出發,分析職業崗位群的能力標準,強化實踐性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制定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方案,首先要針對區域內所選定行業的物流企業進行充分調研,並邀請該企業的物流專家參與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從培養目標、資源配置、方案制定、實施方面進行全面對接,真正實現校企雙方共同培養。只有企業真正參與人才培養,才能充分利用企業資源,依託企業實現專業認知、專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滿足企業用人需求。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為物流企業或企業物流部門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因此,要求所培養的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具有愛崗敬業、吃苦耐苦、團結協作的精神,而且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掌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所需的倉儲、配送、資訊管理、客服等主要崗位技能,還要重視系統思考能力與可遷移能力的培養,以便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3建立基於職業活動為中心的物流專業課程體系

工作過程是在企業裡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並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式[2]。以職業活動為中心的物流專業課程體系即是基於工作過程的物流專業課程體系,開發流程如下:一是進行物流職業崗位群分析。透過對德邦物流、河南鮮易供應鏈等物流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同時針對物流專業畢業生跟蹤調查顯示,物流專業學生就業的崗位群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物流營運類:倉儲管理、配送管理、採購管理、運輸排程、資訊處理等。第二類是物流營銷類:客服、物流市場開發人員。上述兩類人員經過2~5年基層工作經驗積累,可成為主管或經理級別的初中級管理人員。二是進行職業崗位能力分析。透過分析職業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可以歸納出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能力,見附表所示。三是根據職業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及對應的能力要求,對所應掌握的知識技能進行分析,構造對應的物流專業課程。

2.4以職業活動為中心,構建課程學習領域,以專案為載體,加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關鍵能力的培養

透過物流行業細分,校企共同培養,由校企專家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完整的職業活動為中心設計課程,將課程體系由學科體系轉向工作體系,即變“知識本位”為“能力本位”。在課程體系開發中,從專業服務的崗位(群)工作任務調研入手,並依據典型工作任務的能力要求,分析、歸納、總結形成不同的學習領域,再經過科學的分析,實現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的轉化,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從而將職業工作任務要求轉換成課程內容。在具體教學上,教學內容及時根據行業發展和企業人才需求變化調整更新。教材則由學校不同專業的教師組成開發團隊,並在企業人員的支援下共同完成,教材內容以職業崗位的具體任務和工作情景為主,給出完成任務的思路、步驟和一定的提示、參考以及具體操作環節的注意事項等。教學方法上重視崗位技能訓練,加強實踐教學。

2.5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物流師資嚴重短缺問題,可以採取引進人才和引進智力相結合的辦法,廣開渠道,公開招聘,引進優秀的人才,最佳化師資隊伍“學緣”結構。同時邀請校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對於校內新進的年輕教師,實施“雙師”工程,讓他們去物流企業參加參與生產實踐,以提高專業教學質量。

3結論

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所以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首先要進行行業細分,明確人才培養定位,透過校企合作,建立以職業活動為中心的課程體系,最佳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滿足企業需要的物流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文生.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J].物流科技,2013(1).

[2]崔媛.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技術與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