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傳話遊戲的口語交際教學分析

傳話遊戲的口語交際教學分析

案例:

中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常常使用像“竊竊私語”那樣的傳話遊戲:

同學們,今天老師和你們一塊做個遊戲,這個遊戲就叫做傳話遊戲。但是傳話內容老師不能大聲地說出來,只能告訴每一組或每一行的第一個同學,然後同學們以最快的速度一個接一個往下傳,傳話時,要聽得清、記得牢,傳得準,最後一個同學接到傳話後,立即大聲地說出來。大家願意嗎……

上述案例,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是不妥當的:

第一,教學目的脫空,課程內容缺失。撇開“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這個大而無當的套話,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師主觀上定為兩個:(1)口齒清楚地把話傳給別人;(2)如何才能聽清楚、傳正確。前者可能引匯出的課程內容——要求傳話中不要丟失或曲解部分內容。後者則要求學生需要學習“如何才能聽清楚、傳正確”。這兩個目的在這類課堂教學中都實現不了,因為要求“傳話時,要聽得清、記得牢,傳得準”,顯然是一句“正確的廢話”。那麼,從學生的角度看,這節課究竟在幹嗎呢?也就是說,這節課的事實上的教學目的是什麼呢?答案是在做一個計時傳話的有獎遊戲。如果一定要說這樣的課學生有可能學到了什麼的話,那就是對團體的競賽性的活動中各成員之間的配合進行反思。不過,一般情況下教師並沒有在活動中凸顯這一點(教師對這一可能的課程內容沒有意識),因而絕大部分學生不會意識到這個可能的課程內容。

第二,教材內容偏離,為活動而活動。大家知道,熟悉的內容,短的語句,一字不漏地傳遞,所運用的'是短時記憶。運用短時記憶準確記住話語,這與經過理解加工的“轉述”不是一回事情。也就是說,這類課堂教學實際上是考查學生的短時記憶能力,與口語交際教學並不沾邊。教材內容出現偏離,選擇的傳話材料不妥當,為活動而活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個教師的備課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想到或看到了上面的那個遊戲;然後,按教學的常規套上通用的話,寫出所謂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然後,設計教學步驟,中間插幾句“正確”的廢話(傳話時,要聽得清、記得牢,傳得準);然後,按目前流行的“精彩教學”(比如生動、活潑、學生反應熱烈等等)的要求實施教學。而所謂的教學,也就是去做一開始就想到的那個遊戲。在這個備課過程中,確立課程內容、驗證活動與課程內容的相關性,這兩個關鍵的程式都被廢止了,實際上是活動設計自行其事,教學演變成了為活動而活動。

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作為語文課程一個領域的口語交際,活動設計的最基本要求,也可以從備課的程式上去把握:

(1)首先確立一個課程內容(在某種型別的口語交際中,應該“聽、說什麼”和“做什麼”),然後設計相應的活動。

(2)如果先有活動的設想,分析這個活動可能蘊涵的課程內容,然後按照能體現相對集中的課程內容的要求,對活動加以必要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