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談談多媒體技術在《會計電算化》教學最佳化中的應用論文

談談多媒體技術在《會計電算化》教學最佳化中的應用論文

本文對在會計領域中的資訊科技迅猛發展和管理資訊系統廣泛普及應用的今天,提出中職學校應如何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使之融合到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培養出符合會計崗位需求的電算化人才。

隨著會計領域中資訊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計算機技術在會計領域應用的日益廣泛與深入,企業會計崗位對會計工作實現電算化的操作要求是越趨完善與成熟的。“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電算化是會計發展的大趨勢。許多高校與職校都相應地開設了會計電算化課程,以期望為社會培養大批的既懂會計又懂計算機,能更好進行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雖然隨著資訊科技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已全面進入課堂,然而這門新興邊緣學科的教學還是由於缺乏權威性的研究與規範,其教學模式及教學方式在各院校一直是各行其是,之間存在著極大差異,從而教學質量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與會計崗位電算化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因此有必要對這門課程的教學進行探討,以適應新的會計技術環境的要求。

一、中職學校會計電算化學科使用多媒體教學問題分析

(一)多媒體課件過分渲染

中等職業學校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已經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傳統方式下難於表達的圖形、事物等藉助於多媒體,立體、動感、形象地傳達給學生。但是,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有個別軟體在聲音和動態圖象上過分渲染,反而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影象聲音上,學習內容則吸引不了學生。這些現象在某些中職學校的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時有出現,使教學質量下降。

(二)課堂溝通不足

在多媒體新環境下教學,離開了以黑板加粉筆為主的傳統形式,有些教師出現在講臺上手忙腳亂,向學生演示軟體操作部分時只顧忙著操作,忙著解釋,不與學生進行語言或眼神交流、忽略教學反映的情況。主要的原因有備課不夠充分;對製作的課件不夠熟悉以及演示操作部分的不熟練,對於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否會出現不理解教師的講解等這種有礙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情況沒有預見性。這樣,學生就算看了教師的操作演示,聽其解釋,都有可能對課程內容只存有一知半解或思路不清晰的狀態,如此不利於知識的鞏固,教學質量大大降低。

(三)教學方法單一

在利用多媒體教學中,教學方法墨守成規,教學方式單一化,教師沒有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需求來調整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不變是由於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沒有結合教學反饋情況,對各個不同的教學方法沒有意識地去進行對比研究,也就是沒有透過實踐教學來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學習方法的調整。這樣墨守成規的教師不利於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不利於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養。

二、改進多媒體課堂教學問題

(一)多媒體課件簡潔直觀

多媒體教學方式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透過多媒體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會計電算化上由被動的“接受型”變成主動的“需要型”,使學生由消極被動的無意活動向積極主動的有意活動方向轉化。但是一切都要以服務教學為出發點,特別是中職學校的學生,具有課堂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特點,防止為追求課件表面的華麗而使用誇張的影象與聲音,教學課程和內容並非要依靠影象與聲音的吸引力來表現,相反,當學生的注意力都被偏離課程內容之外的.東西吸引,而疏忽了對課程內容的學習時,教學就完全偏離了教學目標的軌道。下面就課件製作問題提出兩點建議:

(1)課件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介面要求簡潔,不用過於渲染的影象與聲音,避免學生的注意力發生轉移;課件上的用詞簡明易懂,具有一定的概括性,選單指示方便,不用過於複雜的操作指示,很好地縮短了客觀實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2)教師在設計課件時,如無法避免複雜的操作規程,可將其預先設計在面板上,這樣,教師可適時調整學習節奏,學生也不用一直盯住電腦螢幕。教學不用侷限在多媒體的使用上,畫板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很好的輔助多媒體教學作用。

課件介面的製作簡潔明瞭、詞語簡捷易懂、連結操作形象巧妙以及每節課都有不同的課件安排對避免學生長期面對電腦上枯燥的理論與重複的操作而產生的煩躁心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增強師生課堂溝通

對於教師與學生缺少足夠溝通的問題,這裡也對此提出幾點解決的建議:

(1)要備課充分。對所講授的重點、難點內容要充分熟悉,對上機操作的示範要熟練,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在教學的過程中留心觀察學生對這些問題的反應情況。例如,在講完一個要點後,如果學生流露出茫然的眼神或與旁邊的同學交談,教師就需再次解釋此要點。

(2)講課不需急於求成,速度可適當放慢,可透過向學生提問、輔導學生上機操作來增加彼此的溝通,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消化情況。

(3)對於重點,難點內容,可將演練與解釋的速度放慢,增加與學生的交流,瞭解學生對所講內容是否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適當調整教學速度與內容範圍。

教師要清楚學生在課堂上是知識接收者,特別是在中職學校,學生具有自主學習意識是很少出現的情況,學習覺悟也較之大學生的低,屬於學習上的被動型。在這一情況下,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並以此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或方法。

(三)教學方法多樣化

從古代沿襲下來的“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是不無道理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與具體學習情況來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會計電算化教學方法中,可以採用的有:講授法、演示法、實驗法、案例教學法、逆向思維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多種方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師應依據現實情況而定。多種教學方法適當穿插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學校的學生大致動手能力不差,教師在使用講授法與演示法的過程中可穿插使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軟體來鞏固知識。而逆向思維教學法的原理學生在實操過程其實常會用到,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對賬不平的情況時,教師應引導其檢查前面所操作的步驟是否有錯,直至借貸相平為止。對於知識學得紮實的學生來說,可對其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把所要學的知識點和操作步驟設計成一個個任務,根據學生實際能力,安排一人或一個小組來完成作業經。並透過模擬作業系統把步驟演示給同學們看,這樣可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與提升其實踐能力。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不僅是單一的應用,還可以結合起來使用,做到客觀與主觀的有效結合。

(四)實現資訊資源共享

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針對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需要構建一個教學模擬系統,或一個共享的資料庫,將其應用到會計電算化教學活動中,使教師和學生處在同一個網路資源平臺。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可以實現資訊的即時共享,可以提高會計電算化教學資源的共享效率。同時,也可以與網際網路實現連線,獲取相應的網路資訊,拓寬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內容。

雖然《會計電算化》早成了會計專業的一門主要課程,但因各學校的資訊科技發展與教師的經驗差異,有關其教學方向還是一個長期困擾同行的課題,因此對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改革探討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改革是社會崗位、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和教育管理資訊化建設的要求。借鑑各教師的研究成果與自身的實踐經歷,以上所提的教學改革措施都針對了所遇見的會計電算化多媒體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做出解決對策,旨在於解決目前會計電算化人才不適應社會崗位需求的教學培養問題。學校的專業教育目標是培養具有學習能力,實際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會計電算化人才,望老師與學生透過不斷的努力能讓教育目標與社會目標達成一致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