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三年級資訊科技上冊《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

三年級資訊科技上冊《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精選6篇)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透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素質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下面小編帶來三年級資訊科技上冊《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

三年級資訊科技上冊《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瞭解計算機的基本組成,認識計算機主要部件的作用

掌握開關機的正確方法

掌握滑鼠單擊和滑動基本操作

對Window桌面有初步的感性認識

情感目標:

意識到正確開關機的重要性

意識到有效利用計算機必須養成良好的應用習慣

【教學內容】

計算機的組成

開機操作

滑鼠單擊操作

關機操作

【教學難點】

計算機的正確開關機的操作順序

滑鼠單擊操作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是計算機技術的啟蒙知識,主要介紹了計算機的主要組成部件、計算機的啟動和關閉、滑鼠使用方法。教學中要注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努力使枯燥的基本技能訓練趣味化,使學生儘快熟練地正確使用滑鼠。

本課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操作練習,因此上課時應再次重申機房規則,並在教學中強調正確開、關機的重要性。

關於計算機的組成部件,教材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以及音箱等。掌握計算機的各組成部分是正確使用計算機和後續學習的基礎,建議在教學中增加“光碟機”的介紹,並適當組織遊戲強化學生的認知效果。

正常啟動Windows系統後,學生由於好奇,一般都會試探地做出移動、單擊滑鼠的動作。根據學生的這種認知特性,教材在這裡適時地安排了滑鼠操作方面的內容。為了給學生充分的實踐機會,可以在教學中透過各類練習或遊戲(如教材後的練習題)強調滑鼠“拖動”和“單擊”的操作。

【教學方法和手段】

先透過遊戲的形式讓學生熟悉計算機的基本組成部件,以理解教師的一些指導用語;然後透過示範講解的方式讓學生快速掌握開機、滑鼠單擊操作、關機的基本方法;同時提供一些練習以鞏固習得技能。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計算機,而且知道了計算機本領很大。在現代社會中,計算機無處不在,它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計算機基本組成,正式開始接觸計算機。

二、計算機的組成

(一)示範講解

師:但是在我們接觸計算機之前,先了解一下計算機都由哪些部分組成。

(以多媒體課件和實際裝置輔助講解)

(二)遊戲

師:老師已經把計算機的組成介紹給大家了,現在就讓我們來玩一個開火車遊戲,小朋友要說出老師指的是計算機的哪個部件。好,我們現在開始!

(以一列為一個小組,讓各小組學生順序回答部件的名稱。對回答流暢的小組,讓全班同學擊掌鼓勵。如果發現學生對各部件掌握得不是很好,就讓相鄰小組學生充當提問教師,全班同學做裁判,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計算機組成部件的認識;如果發現學生已經掌握得較好,則用一些其他外型的計算機如筆記本和掌上型計算機來提問學生。)

三、開機操作

師:好了,現在是時候讓計算機來認識我們了。可是大家前面的計算機現在還沒有啟動,也就是說,還沒有開機呢,所以我們從顯示器上看不到任何東西。怎麼辦呢?大家注意看老師的操作!

(邊講解邊操作)

師:第一步是讓計算機“睜開眼睛”,辦法就是按下顯示器電源開關,接通顯示器的電源;(同時提醒學生看電源指示燈的顏色變化)

第二步是讓計算機的“大腦”開動起來,辦法就是按下主機箱的電源開關,接通主機箱的電源。(同時提醒學生看電源指示燈的顏色變化)

(學生操作)

師:計算機“睜開了眼睛”,而且開動了“大腦”,這個時候我們看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關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使用者登入介面)

師:這是計算機想認識你的第一步。

(引導學生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並敲入鍵盤上的回車鍵。)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開機步驟)

四、滑鼠滑動和單擊操作

師(邊講解邊演示):開機後,大家會看到計算機的“桌面”。桌面上有什麼呢?

(生答)

師(邊講解邊演示):桌面上有很多下面有文字的圖案,叫做圖示。在桌面底部有一個長條,是工作列。工作列左邊有個開始按鈕。另外,桌面上還有一個箭頭形狀,我們叫它“滑鼠指標”。這個指標的位置可以用滑鼠來控制它。滑鼠是我們與計算機進行交流的重要裝置,通常有左鍵和右鍵。正確的使用滑鼠方式是:食指放在左鍵上,中指放在右鍵上,大拇指、無名指和小拇指握住滑鼠。請大家用正確的方式握住滑鼠,然後讓它在電腦桌上滑動,看看計算機的螢幕上有什麼變化?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糾正錯誤的滑鼠使用方式)

師(邊講解邊演示):將滑鼠指標移到“開始按鈕”上,按一下左鍵後,立即鬆開,看看有什麼變化?滑鼠單擊就表示按一下滑鼠左鍵。

(執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附件的計算器應用程式,練習單擊操作)

三年級資訊科技上冊《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概念及其關係

2、瞭解計算機硬體的各個組成部份及其作用

3、知道儲存器的分類、記憶體 RAM 與 ROM 的區別及其作用。

4、瞭解軟體的分類知道常見的軟體的類別。

過程與方法

1、透過讓學生觀察計算機的結構和主要部件瞭解計算機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透過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計算機軟體的分類及其作用並歸納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結構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探究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及結構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教學難點: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及結構。

三、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計算機裝置

四、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師生問答法、講授法 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

五、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上課前先給學生提出謎語:不會說話會計算,不會想來卻有腦,少了電源就睡覺,沒有滑鼠受不了。謎底:計算機。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研究的內容:認識計算機。

二、講授新課

1、展示計算機裝置

學生觀察計算機,認識各部件,說一說他們的名稱及作用,教師及時更正、補充。(出示顯示器、主機、鍵盤、滑鼠、音箱)

2、出示幻燈片,展示計算機各個裝置,讓學生連線組成一臺能夠正常工作的.計算機。放大掃描器,讓學生認識,並說明其作用。引出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

3、出示幻燈片,展示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的概念,並簡單說明。

4、讓學生把自己所拿的裝置加以區分,在幻燈片上加以標註,明確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

5、外部裝置

出示幻燈片,明確哪些屬於外部裝置。

6、瞭解神秘的主機

拆開主機,展示內部圖。出示主機板、CPU、光碟機、記憶體條、硬碟,結合幻燈片,可以觀察實物找出主機內的位置,也可以先看主機內部,認識名稱及作用,說到記憶體條與硬碟時加以區別並引出記憶體儲器、外儲存器,並聯系生活認識隨身碟、光碟、行動硬碟、軟盤。

CPU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相當於人的大腦。

儲存器 儲存器具有記憶功能,是計算機記憶或暫存資料的部件。 儲存器分為記憶體儲器與外儲存器。

7、小遊戲:明確主機內各部件的位置

8、計算機軟體系統

由老師小時候玩遊戲,但是在主機內找不出遊戲引出軟體。軟體就是各種程式的組合,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

(1)系統軟體 系統軟體包括作業系統和程式等。 作業系統是控制其他程式執行、 管理系統資源併為使用者提供操作介面的系統軟體的集合。如:Windows 作業系統、Linux 作業系統等。

(2)應用軟體 應用軟體包括專用軟體和通用軟體等。如:迅雷、QQ等。

9、小測試。

正確區分軟體、硬體。

10、學生嘗試總結,教師對其修改補充 學生透過自己本節課的學習,自己先進行本節課知識的總結,再由老師加以修改和補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增強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年級資訊科技上冊《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理解關鍵性詞語的意思,如“資訊、資訊高速路、便捷、網上購物、拍賣、五州四海、電子郵件、羨慕”等。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讀懂本課的內容,瞭解敘述的順序。

3.瞭解電腦網路的意義和用途及有關知識,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網路的用處。

2.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關心資訊科技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學情分析:瞭解電腦網路的意義和用途,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使用的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小黑板、計算機。

課時安排:二課時。教學思路及過程:

第一課時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板書課題:學生談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結,過渡

二、檢查預習,順情引導。

1.檢查學生認識生字情況,(課件1出示詞語)比較難理解的透過各種方式理解:

1)聯絡上下文理解

2)透過肢體語言理解

3)在實際生活中理解

2.檢查學生初讀課文情況,整體感受課文內容

3.評價(學生自己評價,學生之間評價,老師評價)

4.小結,過渡

三、協作學習,解決疑難。

1.默讀課文,試著自己讀懂課文。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彙報自學成果,教師相機引導。

4.抄寫詞語。第二課時一、複習匯入。聽寫生字、詞。

四、精讀課文。

1.再讀課文,老師出示自讀要求(課件出示2。a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b邊讀邊想,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明白;c請教周圍夥伴解決問題,還是解決不了的旁邊打上問號,一會兒告訴老師。)

2.學生提出問題(簡單的老師隨即解決)。

3.師生共同歸納問題。

老師隨即打出問題。

學生可能會說:為什麼電腦網路這個新鮮玩意兒到底是什麼呢?網路到底神奇在哪兒?(出示課件3)

4.分小組討論以上問題。

(以一小組為例,重點說明。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指導朗讀,充分利用身邊的多媒體輔助工具,例如投影儀,可出示課文內容,用各種方式讀:例如指名讀,評價,賽讀;師範讀)

5.其他小組也可按照這個小組的彙報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五、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1這篇課文給你了一個什麼樣的感受?

2.聯絡生活實際,說說電腦網路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什麼影響?

3.老師出示寬頻網,給學生提供一些比較好的網站,學生也可以自主查閱更多網站,親身感受寬頻網帶來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網路用處寫下來,如果有時間可以進行交流。

六、板書設計。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公路

網際網路(奇妙)

查閱資訊

建立聯絡

網路購物

其他用途

三年級資訊科技上冊《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瞭解計算機的發展簡史。

2.瞭解計算機的硬體知識。

3.瞭解容量單位的換算關係。

4.瞭解常見外儲存器的特點。

5.學會檢視硬體的配置資訊。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計算機的硬體知識。

教學難點:容量單位的換算關係。

三、教學方法

觀察體驗學習、合作討論學習、自主探究學習、啟發引導學習。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新課匯入

教師展示課件,展示現代各種各樣第四代計算機。

老師引入: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資訊化程度的提高,計算機作為功能強大的資訊處理工具,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計算機帶來方便的同時,人們卻經常被各種各樣的軟體、硬體問題所困擾。那麼你們瞭解計算機多少呢?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回答,師生互評。

2.新課講授

教師展示課件,介紹計算機的發展史:

(1)第一臺計算機是“埃尼阿克”(ENIAC),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2)第一代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

第二代計算機:電晶體計算機。

第三代計算機:中小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

第四代計算機: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

(3)第四代計算機特點。

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少、功能強、成本低。

老師引入: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計算機結構組成,進一步認識計算機,透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會成為一位計算機小行家。觀看介紹計算機硬體的錄影,給學生以感性認識。

自主學習:學生結合所看錄影,學習教材中計算機硬體知識。

教師提問:計算機硬體從外觀和內部分別有哪些部件?

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學生回答:……

教師展示課件,總結:

外觀上:機箱、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

內部構造:主機板、CPU、電源、記憶體、顯示卡、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網絡卡等。

教師提問:看完這些硬體結構,那這些部件分別都起什麼作用的呢?如果把計算機比如是一個人,那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各個部件都起到人的哪個器官的作用。

教師展示課件引導講解。

CPU:猶如人的大腦,起運算和控制作用。

主機板:它是計算機的血管和神經,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體。

顯示卡:相當於人的眼球,影象的形成由它完成。

音效卡:它是計算機的聲帶,計算機能發出聲音全靠它。

記憶體條:計算機的臨時倉庫,它是計算機的記憶體儲器。

硬碟:猶如一個大倉庫,它是計算機的外儲存器,用於儲存程式和資料。

顯示器:相當於人的臉,大腦處理後的資訊,往往透過人的臉表現出來,它是計算機的輸出裝置。

音箱:是計算機的嘴,計算機由它發出聲音,同樣是計算機的輸出裝置。

鍵盤、滑鼠:各種操作和命令由它輸入計算機,它是計算機的輸入裝置。

印表機:相當於我們使用的筆,也是計算機的輸出裝置。

合作競爭學習:老師開啟機箱,展現計算機實物部件,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知識搶答。

老師引入:在計算機硬體系統中,我們說記憶體是臨時倉庫,硬碟也是個大倉庫,不管是記憶體儲器還是外儲存器(包括硬碟、軟盤、光碟和隨身碟等),它們的容量大小是怎麼衡量的呢?(展示課件)

(1)計算機處理資訊的最小單位是位元,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進位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單位是位元組,英文Byte,縮寫為B。

一個英文字元佔1個位元組,一個漢字佔2個位元組。

常見的容量單位有位元、位元組、千位元組(KB)、兆位元組(MB)、吉位元組(GB)。

(2)換算關係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3)檢視儲存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擊“我的電腦”,執行“屬性”命令,在“系統屬性”對話方塊中檢視記憶體容量和CPU資訊

雙擊“我的電腦”,單擊碟符,在左邊“詳細資訊”項中檢視硬碟空間的使用情況。

小組合作討論:討論本節的“討論學習”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七、板書設計

計算機儲存的最小單位──二進位制位(位元、bit或b)

計算機儲存的基本單位── 位元組(Byte或B)

8個位(位元)=1個位元組

儲存容量(檔案大小)單位:B、KB、MB、GB

換算:1 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八、總結

這節課主要學習了計算機硬體知識,也認識了計算機的各個部件。透過學生親身探討,實物接觸,讓學生覺得計算機不再神秘。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資訊處理能力。

九、鞏固練習

你瞭解常用的外儲存器麼?你、同學、朋友、老師身邊都有哪些外儲存器呢?請你做個小小的調查,並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年級資訊科技上冊《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對Windows的概念、功能、特點和桌面有一個初步瞭解

重點:WinXP的桌面的操作難點:WinXP的桌面的操作教學過程

Windows中文版是微軟公司推出的功能強大的多工、多視窗的中文作業系統,它擁有強大的網路功能,可把桌面排版、圖象處理、多媒體技術集為一體,成為一個整合化的作業系統,並且在系統中內建了許多相當有用的工具軟體。

一、什麼是作業系統(提問)

作業系統是計算機系統中系統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計算機系統中所有硬體、軟體資源的組織者和管理者。

這裡所謂的“資源”當然不是指自然資源,而是指計算機系統內可利用的各種能力。比如計算機執行程式的能力,儲存能力,印表機的列印能力等,可以說計算機系統各種資源能夠相互協調,有效地進行工作,都依賴於作業系統的統一控制,因此,一臺電腦只有安裝了作業系統,才能進入最基本的工作狀態。使用者透過作業系統來操縱計算機,可以省去很多具體細節,從而獲得良好的應用環境。

二、作業系統的基本功能

1、CPU管理

2、儲存管理

3、裝置管理

4、檔案管理

5、使用者介面

三、Winxp的特點

Winxp以其更直觀的工作方式、更出色的系統性能、更快捷的執行速度,以及對硬體更好的支援,得到了廣大使用者的青睞。它除了具有Windows95的多工處理模式、全32位完整的作業系統、虛擬記憶體管理、即插即用、支援長檔名等特點外,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更新的硬體及軟體支援

2、更強的介面設定

3、更高的可靠性和管理性

4、Internet整合

四、Winxp的桌面操作(教師演示)從圖中可以看出

Winxp桌面上放置了圖示、“開始”按鈕和工作列。桌面佔據了整個螢幕空間,它是使用者工作的地方,就象我們的寫字檯、辦公桌。桌面上從上向下排列的圖形就是圖示,每個圖示代表一個應用程式。由於放在桌面上的應用程式不需到處查詢,直接雙擊就可執行,因此也稱桌面上的圖示為快捷方式或快捷圖示。桌面的左小角有一個“開始”按鈕,用來開啟“開始”選單,執行Winxp的各種命令,以及啟動應用程式。桌面的最下面有個工作列,工作列上一般放有工具、正在執行的應用程式按鈕,它主要用來切換應用程式。

1、滑鼠的使用

向學生演示不同狀態下滑鼠的不同指標形狀及含義。

A、就緒狀態

B、正在執行狀態,需要使用者等待

C、後臺操作

D、移到視窗或圖形邊界時的狀態,此時可以改變視窗或圖形的大小E、移動狀態,此時可以可以拖動視窗或對話方塊F、文字選擇G、連結選擇

2滑鼠操作方式及方法A、左鍵單擊B、右鍵單擊C、雙擊D、拖放

3、鍵盤的使用

Winxp下的鍵盤操作大多是透過複合鍵操作實現的。例如:在資源管理器中選擇當前資料夾中的所有內容,可以用複合鍵Ctrl+A來完成。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好先使用滑鼠完成操作,待熟練後有些操作可以用鍵盤來完成。

4、桌面的佈置

Winxp允許使用者按照自己的習慣和使用風格來佈置桌面。對於經常使用的應用程式,使用者可以將該應用程式設定為快捷方式放在桌面上,這樣當需要使用時,雙擊該應用程式的快捷方式就可以了。為了使桌面整齊、乾淨、使用者可以將沒有用的快捷方式刪除。還可以重新命名、重新排列等。

A、建立快捷方式

建立快捷方式有許多,這裡介紹最常用的2種。

(1)使用快捷方式嚮導

(2)使用拖放方法

B、移動快捷方式

如果希望將快捷方式放在桌面上的明顯位置,只要將滑鼠指標放到該快捷方式的圖示上,然後按下左鍵並拖動圖示到目的位置就可以了。

C、重新命名快捷方式兩種方法:

(1)選中圖示,再用滑鼠單擊圖示名,然後在編輯框中輸入新的名稱,輸好後按確認鍵。

(2)將滑鼠指向該快捷方式的圖示,然後單擊滑鼠右鍵,彈出快捷選單,在快捷選單中選擇“重新命名”命令,輸入新名稱,然後按確認鍵。

D、刪除快捷方式(教師演示)

(1)選中圖示,然後單擊滑鼠右鍵,彈出快捷選單,在快捷選單中選擇“刪除”命令,在出現“確認檔案刪除”對話方塊中單擊“是”按鈕。

(2)將滑鼠指向要刪除的快捷方式,然後按下左鍵將其拖到“回收站”圖示上,鬆開左鍵,在出現“確認檔案刪除”對話方塊中單擊“是”按鈕。

E、排列快捷方式將滑鼠指標移到桌面上的空白位置,單擊滑鼠右鍵,彈出快捷選單,從快捷選單中選擇排列圖示的方式,如可選擇“按大小”“按日期”等。

5、“開始”選單的使用A、“開始”選單的內容

(1)程式:主要用來啟動程式

(2)收藏夾:是Winxp新增加的選項。該選項用來收藏從網上下載的檔案、頻道資訊、軟體更新資訊等。

(3)文件:此選項包含了使用者最近處理過的文件。

(4)設定:包含“控制面版”“印表機”“工作列”“開始”“資料夾”“活動桌面”等,透過它可以使使用者改變Winxp的設定。

(5)查詢:可以讓使用者查詢檔案、資料夾和計算機,也可以查詢網上的資源和使用者。

(6)幫助:為使用者提供了各種幫助資訊。

(7)執行:可以執行在“開始”選單中沒有列出的程式。

(8)登出:用來登出某一使用者在系統中的登記,取消該使用者。

(9)關閉系統;可以關閉Winxp系統。

B、“開始”選單的指定

(1)向“開始”選單中新增程式

(2)從“開始”選單中刪除程式

6、工作列的使用A、工作列的組成

一般情況下工作列的左邊有個“快速啟動”工具欄,它可以讓使用者迅速開啟Internet Expre等主要應用程式。工作列的右側放置了一些圖示,用來修改系統中常用的設定,如計劃任務程式、輸入法、音量等。

B、利用工作列切換應用程式和視窗

Winxp系統有多工處理功能,可以同時啟動多個應用程式,每個啟動的應用程式在工作列上都有個相應的按鈕,單擊這些按鈕,就可以在多個應用程式或視窗中切換。

C、改變工作列的大小

D、調整工作列的位置E、自動隱藏工作列

單擊“開始”按鈕,開啟“開始”選單,單擊其中的“設定”選單項,並從其級聯選單中選擇“工作列和開始選單”選項,這時回出現“工作列屬性”對話方塊。在該對話方塊的“工作列選項”中選擇“自動隱藏”,再單擊確定。學生練習

1、什麼是作業系統?

2、Winxp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操作題)

3、熟悉Winxp的啟動和退出方法

5、將“畫圖”程式新增到“開始”選單下

6、將工作列隱藏

7、用兩種以上的方法建立“WORD”的快捷方式

三年級資訊科技上冊《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說出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並能歸納總結程式設計語言的發展歷程。

2.透過小組合作探討計算機的工作流程,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3.透過學習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感受計算機執行工作的奧秘,培養探索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與程式設計語言的發展。

【難點】計算機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提出問題: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都接觸過哪些常用的資訊處理軟體?【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等】

教師總結:這些資訊加工軟體都是現成的程式,這些程式解決了我們生活中的通用問題,計算機為什麼這麼聽程式的話?它是如何進行工作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計算機與程式。

(二)新課講授

1.計算機工作原理及組成

播放計算機工作流程的介紹影片,提出問題:

(1)計算機工作流程是怎樣的?【由中央處理器控制呼叫儲存器中的程式和資料,執行開機程式規定的一系列指令後,在輸出裝置上輸出提示資訊,等待使用者透過輸入裝置讓計算機執行新的指令】

(2)流程中提到了哪些工作部件?【中央處理器、儲存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

教師總結:中央處理器簡稱CPU,它能向其它部件發出指令並控制其他部件進行資料傳輸;儲存器是用來存放資料的;輸入輸出裝置是用來輸入和輸出資料的。

教師展示工作流程圖,提出問題:

(1)圖中將儲存器又分為了哪些部分?【記憶體、外存】

(2)記憶體與外存哪個能與CPU直接進行資料傳輸?【記憶體】

(3)記憶體又可以分為哪幾類?【RAM、ROM】

教師總結:儲存器有記憶體和外存之分,外存是存放程式和資料的倉庫,可以長期大量地儲存資訊。記憶體通常位於系統主機板上,CPU可直接與之交換資訊,要執行的程式與資料只有調入記憶體後方可執行。

佈置任務,以資訊科技小組為單位,限時5分鐘,討論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外儲存及輸入輸出裝置有哪些?【外存裝置:隨身碟、硬碟、光碟等;輸入裝置:滑鼠、鍵盤等;輸出裝置:顯示器、印表機等】。

教師總結:生活中有很多的領域都在使用計算機,會涉及到各種各樣的儲存、輸入、輸出等裝置,要善於思考這些裝置屬於哪種裝置範疇。

2.計算機程式設計語言

教師講解:計算機在工作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目的去執行就必須給它明確的指示,而這些指示就是計算機能夠聽懂的程式語言。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出問題:

(1)計算機程式語言有哪些?【機器語言、組合語言、高階語言】

(2)能被計算機直接識別的程式語言是哪個?【機器語言】

(3)機器語言採用了哪種進位制數進行表示?【二進位制】

(4)機器語言為什麼採用二進位制來表示?【因為計算機中採用了大量的積體電路,儘管電路複雜,但是工作時每段電路只有兩種狀態,即開或關。正好可以用二進位制數碼0、1來表示相應的開關電路】

教師展示一段機器語言與組合語言,提出問題:哪個語言更加通俗易懂?【組合語言】

教師總結:機器語言難學難記又難用,於是計算機工程師把1、0程式碼轉換為有意義的字元程式碼,便有了組合語言,它與機器語言一樣,同屬於低階語言。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工程師們相繼開發出許多貼近人們閱讀理解習慣的高階語言系統,如BASIC、PASCAL、C、VISUAL BASIC等。但是用髙級語言編寫的程式需要經過編譯轉換為機器語言程式,才能被計算機執行。

(三)鞏固提高

同桌兩人探討,在進行1+1=2的運算時計算機的工作流程是怎樣的?

教師巡視指導,指導要點:資料傳輸的過程是否正確。

【先透過輸入裝置輸入“1+1”,資料儲存到儲存器中,中央處理器在記憶體中調取資料和運算指令進行運算,將運算結果存放在儲存器中,最後由輸出裝置輸出結果】

(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互動總結計算機的組成、工作原理、程式語言的發展。

作業:查詢當下流行的高階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