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對策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對策

新課程標準對“閱讀”是這樣進行闡述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可以把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自行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們在主動和積極的思維當中去加深理解並親身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讓學生們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所帶來的樂趣。”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改變原有的一種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以及“以教師為中心”的較為傳統的閱讀方法,建立起合作、探究、自主的學習方式。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1.灌輸式。在較為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們很難全身心地投入,教師對學生主體性的認識也不充分,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可以吸收、能吸收多少。這逐漸讓學生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一個旁觀者,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2.習題式。而應試背景下所產生出來的另一種教學模式——習題式,也是不可取的,它不僅不能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還束縛住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

1.注重學生閱讀時的情感體驗

在指導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自身不僅要投入誠摯的情感,還要讓自己的熱情去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去感悟作品的.情感。情感會誘匯出一個人的特定狀態,其感受的深淺取決於他所灌輸的情感的濃郁程度,投入越多,所感受的也必然越深。所以在文字的解讀當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更要以情激情。引導學生去體驗中那刻骨銘心的痛苦和感天動地的真情,體會熱血奔湧的憤怒與手舞足蹈的歡欣等;讓學生去辨別當中的真善美和假惡醜;引導他們與中的人物進行情感的對話。當學生們從中獲取的感受與自身的心境一樣的時候,必然會引起一場情感上的波動,達到與文字物件形神交匯、物人合一的狀態。

例如,學生讀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觀滄海》,透過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感受出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了詩人渴望統一全國、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讀到陸游的《遊山西村》時,透過詩人描繪的一幅和平、富饒的農村風俗畫卷,感受出詩人熱愛家鄉、留戀農村生活的情趣。學生與中的人物產生相同的感受,這種閱讀的教學方式才能震撼到學生的心靈,產生一種美感效果,淨化學生的心靈。

2.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朗讀能力

朗讀是閱讀最基本的要求,它屬於閱讀教學中的靈魂。具備正確的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能夠體現出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能把正確地朗讀出來,這是理解的表現,若不將理解通透,是讀不出中所蘊含的情感的。

有的課文比較適合去指導並訓練朗讀,則教師需要將朗讀指導作為該課的一個教學重點,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朗讀,根據朗讀的情況瞭解他們對課文的熟悉程度。若是人物比較多、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教師可以將其演變成話劇,讓學生以朗讀的形式進行對話。而對那種有著濃郁色彩的抒情,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

例如,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時,讓學生進行多次朗讀,在朗讀中發現詩歌裡帶有樂觀激昂的基調,引導學生嘗試逐步提升感情,最後引出高潮部分。

3.聯絡生活經驗以及知識積累進行閱讀教學

對課文的理解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語言屬於一種較為抽象的工具,它需要讓學生們在腦海中組建成為一個較為具體的情景,並理解其中抽象的含義,因此,閱讀是需要個人經驗積累的。所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激勵學生解讀出課文中的一些語言與文字,用自己的語言將其中的意義表達出來,這屬於一個解構接著重構的過程。這樣的理解過程是學生與之間的對話,一旦學生能運用自身知識瞭解的內容,他們將會擁有愉悅的體驗,那麼今後的閱讀也會變得順暢。

但是,對於怎麼去應用這種感情積累的知識,初中生還不是很熟練。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去好好挖掘一下這方面的資源,使得學生在閱讀並解讀課文方面有更多的期待,點燃學生閱讀的熱情。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個人的實際生活,談談爸爸陪自己長大的過程中,與爸爸之間的情感和一些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爸爸對作者的深情和盼望的情感,以及作者失去爸爸的痛楚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