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李鎮西山中訪友課堂實錄

李鎮西山中訪友課堂實錄

《山中訪友》是著名散文家 李漢榮先生髮表於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傑作。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李鎮西山中訪友課堂實錄 ,歡迎閱讀。

師:(李老師面帶笑容走上講臺)上課!

生:(精神抖擻,聲音響亮的)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

師:今天我們學習《山中訪友》。剛才李老師把課文讀了一遍,也很有感觸。文章題目是《山中訪友》,我今天是宜都訪友,我第一次來宜都。

生:(笑)

師:文中有一句話,在倒數第二段倒數第二行。“茫茫天地間,我們也做了一回患難兄弟。”今天是一個幸運的日子,因為到宜都來這輩子或許不會只有一次,但今天畢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間,我和大家在這個舞臺上相遇,恐怕再也沒有機會了。我以後可能還有機會遇到你們中間的某一位同學,但是絕對不會在這個舞臺上和所有的同學上一節課了,正所謂空前絕後,這就叫緣分,所以我們要珍惜這次緣分。這篇文章李老師也才接觸,這節課,我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簡評:平和、親切、幽默的語言匯入,迅速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表白自己也是初次接觸……一起來分享,沒有居高臨下的教學姿態,民主平等的氛圍悄然形成。)

師:同學們都讀完了這篇課文,喜歡這篇文章的同學請用手勢告訴我。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請明確地告訴我。

生:(同學們高高的舉起自己的小手)

師:(環顧整個教室)喜歡這篇文章,證明大家都讀懂了這篇文章。有誰告訴老師,你覺得怎樣才算讀懂了?(簡評:設問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提示學生讀書的方法吧,非常巧妙。)

生1:我覺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師:(點頭)讀懂,就要知道作者寫的什麼。讀懂還有什麼標準?

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要讓自己和作者有一個感情上的共鳴。

師:(讚許地)說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鳴。

生3:要一邊讀課文,一邊能想象出課文所描繪地情境。

生4:還要在課文的基礎上展開聯想。

師:(快速地接過話題)你讀這篇文章,有什麼聯想?

生:我聯想到了山裡的景色。

師:嗯,不錯。剛才李老師就由文中作者和螞蟻的緣分,聯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種緣分,這也是展開聯想。

生5:我覺得要揣摩作者地寫作意圖,明白他的用意。

師:(肯定地點頭)怎樣叫讀懂一篇文章,同學們說得很具體,也說得很全面,我以為關鍵有這幾點:最起碼字要認識,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了嗎?

生:(面面相覻,默默無語)

師:李老師有一個不認識的字,“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澗”字什麼意思?誰告訴李老師呀?

生1:就是從山間流下來的水。

師:非常好。你怎麼知道這個字的意思的?

生1:(笑嘻嘻的)我以前學過一篇課文,叫做……(做思考狀)

師:(擺手)不管它叫什麼,知道曾經學過,掌握了這個字就行了。

生2:我以前學過一個詞叫“山澗”。

師:遇到不認識的字我們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回顧以前學過的知識。

生:有一個地方我不明白。第61面的“歲月是一去不復返的逝川”中的“逝川”是什麼意思?

師:有誰能幫助他?

生:“逝川”就是流去的一去不復返的河流。

師:“逝”就是流逝。“川”就是河流。(隨手在黑板上畫出一條河流)古人寫“川”就是這樣的,象流水一樣,具有曲線美。

生:(學生大笑) (簡評:教學含生字詞的課文,生字詞就不應該繞過去,當然不是老師教,而應該向李老師這樣,教給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方法,或讓同學來解釋。李老師隨手畫出“川”,也讓學生感受到古人造字之美,象形字的魅力。語文老師對漢字的演變要有所瞭解。)

師:今天,李老師要告訴大家一種閱讀的態度,也就是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來讀一篇課文。剛才同學們說過讀懂一篇文章要明白文章寫什麼?為什麼要寫?我補充兩點:一是要明白作者是怎麼寫的?二是讀一篇文章,要發現問題。

生:(疑惑地望著老師)

師:讀出問題,發現問題並不是說明你沒讀懂課文,恰恰說明你讀進去了。越是動腦筋,越是發現的問題多。請同學們把“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八個字寫在書上。

【多媒體螢幕顯示:“讀出自己,讀出問題”●或讀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時代……●或讀出問題: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觀點……●讀出自己:是共鳴、欣賞審美(把自己讀進去)●讀出問題:是質疑、研究、批判(與作者對話)●由於生活經驗不一樣,面對同一篇文章,每個讀者的收穫不可能完全一樣。】

師:剛才那位女同學說,讀文章要讓自己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那就是讀出了自己。讀出自己就是想到與自己相似的思想,相似的情感。有人在看《紅樓夢》的時候,看得流淚,是《紅樓夢》裡面有他的表姐,有他的表妹嗎?

生:(搖頭,笑)沒有。

師:那是因為和作者產生了情感共鳴。前幾天,李老師給同學們讀一篇文章《一碗參湯蕎麥麵》,講的是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孩子,相依為命,艱難度日的故事,讀著讀者,我就流淚了。後來,我跟同學們說:“李老師失態了,但請同學們理解李老師。因為老師在9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我的媽媽帶著我和妹妹一起生活的,這叫什麼?這就是讀出了自己。

師:什麼叫“讀出問題”?不明白的地方勾畫出來,不同意的觀點做上記號。讀出問題就是質疑,研究。告訴同學們,無論什麼樣的大作家寫的文章,你們一定不要迷信課文,不要迷信作者,更不要迷信老師。

師:讀出自己,讀出問題,這就是老師交給大家的一種閱讀態度,這就叫讀懂了文章。(簡評: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很欣賞這兩種讀書法,課堂上用這兩種讀書法來讀課文,課堂就形成了鮮明的板塊,思路清晰,就是時間不易把握,往往在第一個板塊上用時過多,第二個板塊就顯得太匆匆了。我曾經在幾節課堂上照搬過此法,效果還是不錯的。)

師:下面我把課文給大家讀一遍,有不懂的地方,注意勾畫。李老師不一定讀的準確,請同學們認真聽,跟老師提出意見。

師:(範讀課文)山中訪友,李漢榮……(看看同學)我發現姓李的人都會寫文章。(得意的笑)

生:(鬨堂大笑,舞臺上洋溢著輕鬆、快樂的氣息。邊聽邊勾畫)(一句幽默,活躍了現場氣氛,很適時。教師範讀課文,對寫景抒情的文章來說很必要,範讀,幫助學生把握文章感情基調,理解中心,學生最喜歡聽我範讀課文了,呵呵)

師:你們有什麼發現?你最喜歡哪一句?最喜歡哪個詞?同桌互相交流。(簡評:進入“讀出自我”板塊,欣賞、共鳴)

生:(熱烈的交流,朗讀)

師:誰來談談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生1:我喜歡瀑布大哥。“你好,瀑布大哥!……從古唱到今。”“他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好像在諷刺人間為了利益而做的一些可笑的事。

師:嗯,他也產生了聯想。由瀑布想到了人們的一些唯利是圖的做法。只有大自然是最慷慨的。

生2:(飽含感情讀)“波光明滅,泡沫聚散,歲月是一去不復返的逝川”。

師:讀的多有感情呀,請再讀一遍。

生2:(富有深情的朗讀)“波光明滅,泡沫聚散,歲月是一去不復返的逝川”。

師:他讀出了自我,他好像就是一座飽經滄桑的老橋。

(全班同學大笑)

生2:我們從出生到老去,彷彿就是短暫瞬間。

師:而我們此刻度過的這一刻很快就會成為過去,時間的緊迫感就是這樣的。

生3:“忽然下起了雷陣雨……又感動人又有些嚇人”。我喜歡這一句是因為它寫出了雷陣雨的氣勢。彷彿是一千個俠客在吼叫一般。

師:天上有俠客嗎?

生3:沒有,它採用了比喻的手法。“一千個詩人”也是比喻的手法。

師:同學們的發現真多。

生:我也喜歡第5段,裡面稱呼有“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雲大嫂”、“瀑布大哥”等等,把山泉比作姐姐,把溪流比作妹妹,把白雲比作大嫂,把瀑布比作大哥,給人以非常自然,非常親切的感覺。

師:哦,這位同學提醒了我,全文用的最多的修辭手法是什麼呀?

生:(齊聲說)擬人。

師:文章在哪個地方開始採用擬人的呀?

生:第一段。

生:第四段。

生:第二段。

(學生眾說紛紜。李老師笑著不斷的搖頭)

師:有的說第一段,有的說第二段,我覺得不是,比這還早。

生:(恍然大悟,大聲喊道)題目。

師:對了哦,是題目。《山中訪友》中的“友”,就是指的大自然。想想:作者為什麼採用擬人的手法?注意,這個問題是有難度的,這可是一個科研難題。作者為什麼這樣寫,還用許多比喻?

生1:因為那些事物都是抽象的,為了把它們寫得形象些?

師:NO。

(生鬨堂大笑)

師:(環顧四周)我就喜歡同學們有一些思想碰撞。

生:用擬人的手法,把抽象的精神表現出來。

生: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大自然以生命,好像和大自然很親密。

師:大自然本身就有生命呀。(生竊竊的笑)

師:其實大家說得都有道理,大家各抒己見,道理就會越說越明。

生:用擬人讓讀者和作者產生共鳴,有親切感;用擬人把自然的活力表現出來,好像有生命的張力。

師:哦,生命的張力。她用了“張力”這樣一個詞。不錯。

生:作者採用擬人,把自然寫的更活潑了,更親切了。

生:我也認為採用擬人是為了展示各種抽象的精神。如寫“老橋”就是為了讚美它無私奉獻的精神。

生:我認為大自然本來就是我們的朋友,作者採用擬人的手法就是把他們寫得更生動,更親切。

師:(大聲的)真好,他把我要說的話都說出來了,我真不該點他發言。

(全班同學開心的大笑)

師:(小結)大自然本身就是我們的朋友,寫作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真情實感永遠是第一位的,寫作技巧才是第二位。(簡評:一步步引導學生欣賞、品味,教師語言風趣幽默,學生髮言積極踴躍。)

【多媒體展示圖片:和同學們在油菜花地上課、雪地“一班”造型、在草地學狗叫、在草地接受大自然的召喚】

師:(介紹圖片)李老師也喜歡和大自然為友,我和孩子們在油菜花地裡上課,大自然的一花一草包括聽我課的學生,都是我的朋友。

師:還有,我和我的學生們在雪地裡打雪仗。(笑,指著圖片)猜猜這是什麼呀?

生:“一班”。

師:嗯,對。同學們真聰明。不是同學聰明,而是我們的造型聰明,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體造型藝術。看這個“一”字,很有筆鋒咧。(生大笑)我們寫的是美術字,我們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就象大自然的嬰兒,躺在宇宙的懷抱裡。還沒等我們爬起來,他們想把我活埋了,讓我在雪地長眠啊。

(學生哈哈大笑)

師:汪汪……(學狗叫)這是我在草地裡學狗叫。

師:(指著在田野遊玩的一幅圖)這是我們在召喚大自然,也在接受大自然的召喚。和大自然相親相愛,這是一種最高境界。(簡評:展示老師融入自然的照片,這個插曲也算不錯,這時候教師如果引導學生交流一下自己融入自然的感受不是更是以學生為主體?)

師:可是有很多人卻不以大自然為友。我想大家聽了也肯定很傷心的。在“國慶”長假期間,在烏魯木齊市的景區,當時景區很髒,結果韓國八十名遊客,包括三十名兒童自發的、自覺的撿起垃圾,讓當時所有的中國人感到臉紅,沒有人阻止他們。撿完後,沒有覺得幹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而是繼續遊玩。這是一種多麼真摯多麼可貴的感情。(簡評:插入這段話有無必要?時機是否恰當?放在這一板塊的結束我想更合適,引人深思)

師:大家還有沒有什麼發現。(停頓了一下)大家講的真好,我都不需要講了。

生:我喜歡這一句:“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前面作者是把自然當作人來寫,而這句是把自己當作自然在寫。

師:(讚許的點頭)說得非常好。這裡把自己賦予植物的特點。

生:我喜歡“滿世界都是雨,惟有……給我的恩澤”。這句話讓我體會到作者非常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讓我聯想到我們應該開啟心靈的窗戶,去接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

生:我喜歡這一句。“你好呀,懸崖爺爺……可是出自你的手筆?”懸崖是很可怕的,但是作者把他比作“隱士”、“禪者”,這是因為作者以一個良好的心態在對待自然。

師:說的好。只要心態好,周圍所有的一切就是好的。

生:我喜歡“採一朵小花……悄悄地做了一會兒女性。”我覺得大自然非常純潔,不說是非。

師:非常好。大自然比人類要純潔地多。

生:我喜歡“俯身凝神……也做了一會兒患難兄弟”。這裡“好不動情”充分說明作者把螞蟻當作了朋友。

生:“捧起一塊石頭……深意地儀式”。說明他特別愛大自然。

生:我喜歡文章地結尾。我想到了一句景點的公益廣告詞“除了帶走你的記憶,什麼也別帶走”。

師:這裡還有一句話:帶回了一路月色。這暗示著什麼?

生:時間是晚上了。

師:作者什麼時候去的'呀?這說明什麼?

生:早上去的。這說明作者在山裡玩了一天。

師:作者就一句話,交代了時間,很富有詩意。

生:我喜歡“喂,雲雀弟弟……”這句寫出了它們從不搬弄是非,而是注意欣賞好風景。

師:時間到了。歡樂的時光總是顯得特別短暫。我想,要是我是你們的老師該多好,我就可以接著上課,真想再跟你們上一節課。請大家允許我拖兩分鐘?(簡評:徵求學生意見,民主、平等)

生:(大聲地、齊聲地)好。

師:我把我的想法跟大家說一下,本來老師想給你們一種讀書態度: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可是這節課,我們只解決了“讀出自己”。過去讀課文都是老師講課文,可是隻要每個同學都把自己要放進文章中,哪裡還需要老師講呢,大家講的都很好呀!如果說我今天講了的話,就是在討論中告訴大家一個問題,任何寫作手法都不是為用而用,而真情實感是它必須要有的。(肯定學生的發言價值,自然跟學生探討寫作中的技巧問題,一切技巧都是為情而生,為中心而生。)

師:那麼,什麼叫讀出問題呢?就是要讀出疑問,我在讀書中產生了很多疑問,你們如果有相似的問題,下次上語文課可以跟語文老師提出來。如60頁,為什麼要說“古老而又堅韌的靈魂”?

生:(迫不及待的高高地舉起手)

師:(遞過話筒)哦,你要說?

生:因為古橋在這裡站了幾百年,默默地奉獻著,它的這種精神是一種堅韌地精神。

師:時間長說明古老,一直站在這,說明堅韌。

師:又比如說60面,最後一個字,為什麼說“吻著水中地岩石”,“吻”字用的好不好,你把它想深了,想透了,就明白它的妙處了?

又比如61頁最後一段,“白雲大嫂,月亮的好女兒”,既然是“白雲大嫂”,為什麼又說是月亮的好女兒”?我覺得這句比喻不是很恰當。另外還有一句,第二自然段“以樹的眼睛看周圍的樹”,什麼叫“以樹的眼睛看周圍的樹”?我們要敏銳的發現隱晦的問題,有的可能就是作者寫作上的疏漏。

另外“我也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我們可以提出三個問題:第一、這個“儀式”是什麼儀式?第二、為什麼說是“短暫的”?第三、為什麼說這儀式是“別有深意的”?我們帶著問題去讀,就會更深入的領會文章的內容。(簡評:可惜這個板塊沒有充分展開,如果有時間,那將是更精彩的環節。中國的學生,年齡越大,問題越少,沒有了提問題的能力了,在語文課堂上,學生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課堂就成功了一半。從這個角度說,與科學課堂一樣,語文課堂不是解決一個個問題的,而是激發學生思維的,學習,就在提出問題——尋求答案——遇到新的問題這樣的過程中。)

師:(看手錶)今天老師和大家度過了愉快的四十七分鐘。我把我的郵箱留給大家。

生:(高興的用筆記著)

師:(用多媒體展示自己的照片)李老師給大家看看我年輕時候的照片,作為我和大家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告別儀式的禮物。(簡評:課文中有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告別儀式,李老師也來個告別儀式,結尾設計得很妙啊。但是展示自己年輕時的照片是什麼意思?是老師成為這些學生的朋友了,所以分享照片中的青春歲月?有自戀情結哦!)這是我剛上大學的時候,這是我實習的時候給學生上課,(邊看邊笑,指著一張照片)你們看這張象不象李老師?

生:(齊聲)不象。

師:(開懷大笑)雖然今天的時間很短暫,但是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李老師馬上就要離開宜都了,但是你們會永遠在李老師的心裡定格。你們現在多少歲?

生:12歲

生:13歲。

師:即使你們活到八十歲了,在李老師的心目中,你們還是十二、三歲。好,下課。

生:(齊刷刷地站起來)老師,再見。

師:同學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