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幼兒園音樂教育與幼兒發展

幼兒園音樂教育與幼兒發展

導語:音樂教育學科是以音樂藝術為基礎,同時又兼跨音樂美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幼兒園音樂教育與幼兒發展,歡迎借鑑!

音樂教育是眉宇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的目的就是挖掘和發展人自身潛在的音樂素質和能力。涕泣幼兒園的音樂活動,我們便會象棋那些音樂形象鮮明旋律優美,節奏分明、又富有通衢的樂曲,如《高人和矮人》中高人的形象和矮人的形象,《五指歌。中的無個任務形象等等,我們常用音樂形象來對孩子進行教育;當孩子認真地排成一列聽音樂開火車時,當孩子投入地表演大灰狼走路時,當孩子正用童聲唱著“世上只有媽媽時”,我們有否深入考慮過,幼兒音樂教育對於幼兒的發展,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

在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內容包括歌曲韻律活動,樂器演奏,欣賞等四大型別。在我們那到一個音樂教育教材時,首先要確定它是屬於哪個型別。如果是歌曲,就要求教師在組織各項音樂活動中注意培養兒童對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及不容音色的感受力,如果是韻律活動,就要求教師注意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旋律、節奏、力度、強度及表演力……總之,不管是哪個型別,教都需要考慮到幼兒對音樂感發展的要求,還應考慮到幼兒在認知、情感、個性、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

由此,我們可以意識到,學唱一首歌曲或學一個韻律表演,對幼兒來說並不是簡單的聽聽。唱唱、跳跳,而是在多方面接受薰陶和教育,幼兒正是在這樣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成長著。幼兒園音樂教育對幼兒的發展的促進作用,已遠遠超過我們已有的認識程度。

一、 音樂教育與幼兒的情感發展

音樂是兒童生活的靈魂,大凡健康的兒童生來就喜歡音樂,嬰幼兒對音樂具有一種本能的反應。豐富的音響、鮮明的節奏、動聽的音調會使他們情緒激動,表情愉快。音樂在時間中流動、運動的形態,不斷地產生著新的變化,其音響對感官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特別是音樂的節奏,間接地影響到血液迴圈,呼吸甚至內分泌,和人的心理更有著密切的關係。音樂也是最善於表達 、激發情感的藝術,它可以使幼兒興奮,也可以使幼兒鎮靜,消除緊張心情,獲得情感的平衡,透過廣泛的接觸表現不同的情感內容的音樂,幼兒的情感世界將逐漸變的豐富、充實。音樂可以帶給人快樂,並將幼兒引發對世間一切的興趣。

二、音樂教育與幼兒的智力發展

音樂作為一種轉瞬即逝的時間藝術,要求幼兒保持注意力的穩定,習慣於跟隨音樂的運動和變化,以便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和情感,形成對樂曲的整體感受。音樂欣賞和演奏還要求兒童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在演唱中,既要控制自己的.發聲,使自己和音高、節奏和自己的聲部協調統一,還要注意傾聽其他的聲部,注意指揮的手勢和要求;由此可見,音樂可以訓練兒童的注意力,促進幼兒發展,幼兒學習音樂不需要先認識文字元號,而是透過感知覺,對於音高、節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別力,對於音樂結構形式的感知,都會提高幼兒聽覺的敏覺性、選擇性和對音樂的整體感受性。音樂的學習不僅市耳朵和手指的事情,它還會引起全身官能的反應,伴隨著律動、舞蹈、樂器進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動,要求幼兒的耳、眼、腦、四肢協調作用,可以培養幼兒的敏銳感覺,提高大腦反應的靈活性。研究表明,讓幼兒學一種樂器,對開發幼兒一般的認識能力大有益處。有人指出,凡學樂器的兒童,上小學後動作靈敏、思維敏捷,學習成績優良。這說明學習操作樂器的技能與一般認知心理的發展之間有很密切的關係。如果與腦的發展相聯絡,樂器的操作很可能更有助於左右腦的平衡發展。音樂藝術和其他藝術一樣,具有形象性的特徵,但音樂中最重要的樂音又是看不見、莫不著的,其高低與時值的長短、音樂的開始和結束、時間和空間的關係等等,因此,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幼兒的直覺、分析、想象、創造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 音樂教育與社會性的發展

藝術活動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開拓人的交流手段,使人們得到更多的心與心的溝通。音樂內在的節拍、節奏,合奏中聲部的安排、律動、舞蹈中的動作的編排,音樂遊戲規則等等,都使幼兒在一種愉快的“不強迫”的形式中,養成自願遵守規則的習慣,培養了自律、自我激勵。也正是在這些 活動中,幼兒體驗到集體創造的愉快,學習與他人非詞語的交流,默契合作,學會理解、接納、欣賞他人。

音樂教育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幼兒能夠在音樂活動中透過感受美,體驗美,表現美而逐步獲得身心發展的和諧美,並的得以健康成長。幼兒只有學會認識音樂、駕權音樂、學會尋找體驗音樂的美,才能進入音樂的天地,並藉助音樂獲得積極的人生經驗,全面、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