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濟南的冬天》課文教學案例

《濟南的冬天》課文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文章抓住溫晴這一文眼來構思,角度獨特,描繪出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表達出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因此,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受到美的薰陶。

【學生分析】

學生已學過前一課朱自清的寫景散文《春》,學到可以從多角度,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去描寫景物,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學習本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學生此前已學了不少的寫景散文,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懂得比喻、擬人等一些修辭手法可以使語言更生動形象,現在能否換用另一種形式讓他們更喜歡,也更好地掌握這些修辭手法呢?因此,在本節課中,如何創設合適的學習探究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去感知和品味文章的語言,成為教學的關鍵。

【設計理念】

本著新課程提倡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應創設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對散文生動優美的語言進行感知和品味,提出自己對語言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本文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2、透過感受濟南冬天的美,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流程】

一、匯入

師:同學們,你們是否曾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美,到處都有,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美是無處不在的,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河山,更是美得讓人陶醉。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節,展現出不同的風姿。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的美。

二、感知課文

讓學生聽本文的錄音,並藉助多媒體輔助手段展示一些與濟南冬天相關的一些圖片。讓學生領略到濟南冬天的美,走進文字。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三、師生共同研讀課文,完成課前佈置的預習思考題

預習思考題:

1、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濟南的冬天的特點嗎?

2、作者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濟南的冬天?

(指名答,其他學生補充、評價,教師再給予點評、鼓勵。)

教師板書:

天氣:溫晴

水色:靜、清、綠

四、品析語言

1、學生四人一組,選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互相說說喜歡的理由。

(品味文章優美生動的'語言,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2、小組選派代表對喜歡的句子或段落進行講解。

(教師可伺機點評,使學生了解相關的修辭及寫作知識,並提示他們可以運用於自己的寫作實踐中。)

使教師瞭解學生情況,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讓他們勇於表現自己,並掌握相關的知識。

課堂上學生的回答,真令我刮目相看。如:

生1:我喜歡第3段,作者從山上寫到山尖,再到山坡,最後到山腰,按一定的順序來寫。

生2:我喜歡第3段中的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如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這讓我聯想到好像有一個害羞的小姑娘站在我們面前。

生3:我喜歡第2段中的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因為搖籃能擋住寒風,讓裡面的嬰兒感到溫暖。

生4:我也喜歡這一句,因為濟南如同搖籃裡的嬰兒,所以冬天是溫暖的,四季如春。

五、小結

師:學了《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寫景散文,你獲得哪些寫景的技巧?

(生答後,師歸納板書。)

培養學生歸納的意識。

1、細緻觀察,語言力求準確生動。

2、注意寫景的順序和寫景方法。

3、寫景時必須融入自己的感情。

六、拓展(作業設計)

以《校園的秋天》為題,寫一個不少於100字的片段。

時值秋天,校園又是學生所熟悉的,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反思】

我覺得這節課成功的關鍵所在是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可以在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中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暢所欲言,也體現了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學生對自己所喜歡的語句的講解,真令我刮目相看。比如,有一個學生說:我喜歡第2段中的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因為搖籃能擋住寒風,讓裡面的嬰兒感到溫暖。又有一個同學補充說:正因為濟南如同搖籃裡的嬰兒,所以冬天是溫暖的,四季如春。學生在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一些寫景的技巧,而且也探究濟南冬天氣候的成因,它所達到的效果無疑比老師單純地分析灌輸修辭、語法要生動得多。作業設計也較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在掌握寫景的技巧後運用到寫作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本人覺得閱讀環節處理得不太好。多媒體輔助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但是在學生對文字還不太熟悉的情況下,他們的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到課件中所展示的與濟南冬天相關的一些優美的圖片上,我發現學生只能邊看書,邊聽錄音,邊看圖片,對此如果做一些調整,效果就可能更好了。比如,可以先讓小組朗讀(或學生自由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接著讓學生默讀,有利於學生思考,培養其思維能力;最後再把書合起來,看圖聽讀。而本人在教學時只採用看圖聽讀的形式,這樣的結果一是閱讀時間太少,二是這個環節難以處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重視閱讀環節的處理。總之,在寫景的文章中,朗讀和對語言的感知與品味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