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語文課程《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2017年語文課程《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2017年語文課程《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這次,我有幸代表鹽都參加鹽城市教科院組織的“關注常態課堂,聚焦有效教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我所執教的是《沙漠中的綠洲》第一課時。作為一名執教者,我覺得備課、磨課的經歷是痛苦的,但收穫頗豐。

本次研討活動使我對一直認為生冷的第一課時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第一課時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程式化的教學模式,它雖沒有繁雜的教學環節,沒有花俏的教學手段,卻有著紮實、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它的樸實無華正是現在語文教學所追求的。現就《沙漠中的綠洲》一課,談談我的收穫。

一、理解詞語重方法

指導學生理解不懂的詞語,是第一課時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教給孩子詞語的意思,還不如教會他們理解詞語的方法。因此,教師可根據詞語的不同特點,教給他們不同的理解方法。如《沙漠中的綠洲》一課,有“鹽鹼”“霎時”“星羅棋佈”等生詞,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用找近義詞的方式理解了“霎時”;引導學生先關注字形猜猜“鹽鹼”的意思,再聯絡文中的語句來補充理解,最後藉助圖片、資料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鹽鹼”的認識;在理解“星羅棋佈”時,教給學生拆字解字理解詞語表面意思的方法,再透過看圖、說感受理解了詞語的比喻意。

這樣的設計避免瞭解詞的枯燥無味,還使學生掌握了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真正做到了紮實、有效。

二、質疑、解疑抓重點

中年級段的第一課時教學要求學生能理清課文脈絡,初步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沙漠中的綠洲》一課層次清晰,但課文的主要內容不易概括。到底應該怎樣設計才能化難為易、突破難點呢?我與備課組的幾位同仁經過反覆思索,終於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揭示課題後,讓學生針對課題質疑:(1)、為什麼要在沙漠中建造綠洲?(2)、沙漠中的綠洲是怎樣建成的?兩讀課文後,再讓學生解疑,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兩個問題的答案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就水到渠成了,效果很好。

三、賞說結合促有效

紮實有效的語文課堂要求我們“教語文”,而不是“教課文”,要紮實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欣賞迪拜街頭風光”為契機,借用《三顧茅廬》一課中的句式“來到_______,只見__________”的句式,讓孩子用上一段話來描述迪拜的街頭風光,紮紮實實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將賞景與說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

四、評價語言意指導

新課程呼喚充滿活力的新課堂,新課堂呼喚“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評價。《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對學生日常的語文學習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語,儘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個人認為,教師的評價語言除了具有激勵作用,還可起指導的作用。如在檢查預習這一環節,一位學生介紹了阿聯酋的資料,我這樣評價:“你查的資料非常翔實,而且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很不簡單!”其實,就是暗示其他孩子在交流資料時不必機械地讀,而要學會概括。又如在學生用一段話介紹迪拜風光時,我相機設計了這樣一些評價語:1、一組排比句,增強了表達的效果;2、你很注意觀察和表達的順序;3、你圍繞了一箇中心詞——“綠色”來說話,主題鮮明;4、你用了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很形象,很生動……這些看似簡單的評價語不僅鼓勵了學生,還將一些寫作技巧滲透其中,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當然,教學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也存有許多不足,雖已有“眼中有學生”的意識,但對學生的關注程度還是不夠,若能對學生生成性的發言予以關注,加以引導,課堂定會更精彩。另外,對於時間的分配還欠合理,以至於最後一環節的說話訓練有些倉促,還不夠紮實到位……

總結下來,我還是用那句話自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17年語文課程《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在《沙漠中的綠洲》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以課文重點“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沙漠變成綠洲”作為線索展開教學,抓住難點“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及認識到環境和人類的關係”進行突破。

上完課後我細心體會,總得來說這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語文閱讀教學,整體的教學設計能結合學生實際,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在教學中,我能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在與文字的對話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文章的美好意境,使學生的感情得到共鳴,從整節課的教學來看,學生表現比較活躍,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首先,我創設了一個環境惡劣的沙漠情境切入,過渡到綠樹成陰,鮮花遍地的綠洲,讓學生認識到“沙漠中的綠洲”的美麗,透過對比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份美麗是來之不易的,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

接著,就自然地引出了重點阿聯酋人民是如何精心侍弄花草樹木和怎樣愛護它們的。在這一重點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透過讀課文找句子,出示重點句子讓學生進行圈划動作詞並配合動作體會他們的付出;在體會阿聯酋人民如何愛護花草樹木時就讓學生把看到的演出來,再讓學生說感受。這樣學生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來,也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但在這一教學中也有一些遺憾,就是學生讀的機會和演的機會還不夠多,指導學生在朗讀阿聯酋人下決心改造環境時那種語氣不夠到位,學生品詞品句還不夠深入。

最後,指導學生體會阿聯酋人民如何對環境的保護,同時聯絡我們的實際談談自己在環境保護中的看法和做法,這個內容源於學生的實際他們也就有東西可講,所以同學們都很踴躍發言,學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但是,這節課也有一定的遺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朗讀課文的訓練,這節課學生朗讀課文的形式稍微少了一些。時間的安排有些前松後緊,課堂上的練習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在最後的課堂小結還做得不夠,沒能很好地總結全文,學生在整體認識上就沒有梳理好,還有就是在佈置作業“續寫愛的故事----迪拜街頭風光”時為了簡化難度本來是想讓學生先說的,但還是時間的不允許就匆匆收場了。這也使我認識到要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注意調控,不斷在一節課中完善,並最佳化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受益。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一句現代名言,也激勵著我們不斷地學習、研究、探索、實踐、總結,讓我在今後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