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白> 李白詩歌的憂患意識

李白詩歌的憂患意識

李白詩歌的憂患意識

  李白的憂患意識與杜甫等人相比有其獨特性,這是由多方面因素導致的。下面來看看!

  一、李白詩中憂患意識的表現

  詩歌是詩人情感的產物,詩人的喜怒哀樂都在詩中流露,而李白的憂患意識在其詩中也在多個方面得到體現。

  (一)對唐朝前途命運的憂慮與關注

  李白主要生活在盛唐,但是在盛世之中詩人還是看到了其中的黑暗面。自身才華得不到施展,人民生活苦難重重,上層權貴卻依舊驕奢淫逸,這些使得李白愈加不滿,他在許多詩作中都對這種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並且在這種黑暗現實的基礎上,深刻地思考了唐朝的命運,其憤怒擔憂在許多作品中都得到體現。當時的唐玄宗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朝政烏煙瘴氣,詩人就在《古朗月行》中,以一句“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加以諷刺。在《登金陵鳳凰臺》(人教版七下)中,李白發出了“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感慨。浮雲蔽日,不見長安,暗示著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故而心情沉痛。詩中所見所感與歷史教訓交織,表現出詩人憂國傷時的心情。除此之外,《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蘇教版八下)中,“棄我去者今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這種心情也有所體現。“表現出他的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一觸即發、發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上述詩句反映了李白深深擔憂著由於上層的腐敗而風雨飄搖的大唐,這是他詩歌中憂患意識的體現。

  (二)對上層權貴荒淫享樂的不滿和譏諷

  安史之亂的爆發,對李白有著非常大的震動,使其愈加關注當時的政治,而上層權貴的荒淫享樂和人民的苦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愛國憂民的詩人對此有著強烈的不滿。為此他寫了許多諷刺權貴的詩,例如《夢遊天姥吟留別》(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中寫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心中鬱悶,“正緣權貴在朝,才使得萬事全非,自己又豈能依附豪門,摧眉折腰以辱身降志呢?”詩人寫對名山仙境的美好向往,正是源於對權貴的不滿和抗爭,這種情緒是比較明顯的,詩人蔑視權貴和堅持自我的信念在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對底層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十分關注民生,同情底層人民生活的苦難。隨著玄宗後期開始拓寬疆域,頻繁出兵,人民生活負擔加重,到了“安史之亂”之後,民眾生活十分困苦。這些都激發了李白匡扶社稷、關心人民的憂患意識,這在他的一些詩歌中也有充分體現。《古風》(人教版《語文讀本》第三冊)中“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就描寫了安祿山攻破洛陽之後的悽慘情景,戰亂之後的國家滿目瘡痍,李白正視和關切現實,憂患意識十分明顯。在“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關山月》)等詩中,詩人清楚地展現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並且給予他們深切的關注與擔憂。

  (四)對封建社會壓抑人才的不滿

  盛唐年間,玄宗勵精圖治,國家實行科舉制選拔人才,讀書人能夠依靠才華進入仕途,這對文人是極大的鼓勵。當時的李白像大多數人一樣,滿懷抱負,渴望建功立業。然而,詩人沒有料到的是,後期玄宗耽於享樂,任人唯親,官場風氣變得汙濁,有志之士難以被重用。詩人的滿腹才華不能施展,很多士人懷才不遇,使他對壓抑人才的社會現狀十分不滿。在《行路難》(蘇教版九下)中有詩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種心情就有所體現。“這兩句想象離開長安後渡過黃河與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實際上是以山川的險阻比喻世路的艱難。”詩句具有比興意味,生動地寫出了滿懷壯志的詩人在遭遇“賜金放還”的打擊之後的失望和不滿。諸如此類的詩句還有許多,例如《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人教版語文讀本第三冊)中“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以及(《將進酒》(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些詩句都體現出詩人滿腹才學卻無人賞識的悲哀不滿之情,因此這類詩歌都體現了他的憂患意識。

  二、李白詩憂患意識的成因

  人的情感並不是無端產生的,一種情感的出現是許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的,李白的憂患意識也和他自身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一)儒道思想文化的影響

  盛唐思想文化開放,李白更是將儒家、道家、佛家、遊俠、縱橫等多家思想集於一身,但對於李白影響最深的還是儒道兩家的文化。道家思想在李白的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他的狂傲不羈的性格,飄逸灑脫的氣質,都來源於這樣的思想基礎。”[5]他對“不受約束的自由人生的嚮往,他的明朗、自信、壯大、奔放的感情,也基於這樣的人生嚮往。”[6]所以李白在其詩歌中總是能夠直言心中情感,他對自我的追求使他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隨波逐流,因而能理智清醒地看到玄宗統治後期的種種弊病,並且以一種不受約束的方式表現出來。

  而李白對於種種現實問題的關心和憂慮,渴望參與朝政,正是因為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李白是個功名心很強的人,有著強烈的‘濟蒼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7]即使李白清楚地看到了現實的黑暗,對朝廷失望,他也依舊希望建功立業,匡扶社稷,甚至曾在“安史之亂”中入永王李幕,從軍報國。可以說李白積極入世,關心國家命運、人民疾苦的思想是貫穿其一生的。

  儒道兩家產生的.不同影響,兩家思想的交織,是李白詩中憂患意識的主要成因。

  (二)盛唐時代環境因素

  李白經歷了由盛世走向衰頹的一個階段,玄宗前期在前人統治的基礎上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並且任人唯賢,使當時無論平民百姓還是才子賢人都渴望為國效力,所以當時的少年李白一心憂國為國。但是當他干謁失敗,前去長安求仕後,他的所見所聞讓他十分失望。他在長安看到了這個逐漸走向衰頹的朝廷的種種弊病,社會矛盾尖銳,人民生活困苦,他“看到的是官場的黑暗,心中充滿憤慨與不平。”《蜀道難》《行路難》等詩都體現了他的不滿。曾經經歷過那樣一個清明繁華的年代,當玄宗後期社會問題逐漸爆發時,強烈的反差使得李白更加關心國家,所以在詩中表現了憂患意識。

  (三)李白自身個性與性格使然

  “李白人格最突出的特點,便是獨立不羈,不受任何約束。”他詩文中的憂患意識與他自身的個性有著很大關係,他正義善良、直率天真,即使現實世俗十分黑暗,也不與之同流合汙,反而更加清醒地保持自我的精神。清醒的認識使得他看清了大唐的衰頹,文人的歷史使命感將其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完全激發,他不滿社會壓抑人才,大膽譏諷當時權貴,同情人們群眾的苦難。李白十分渴望天下海晏河清,渴望一匡天下,李白骨子裡豪爽的個性讓他在詩中直言憂患,鋪陳時弊。其浪漫主義情懷也促使他不斷探尋,企圖找到一個解決目前困境的方法。

  三、李白詩歌憂患意識的當代意義

  前面我們分析了李白詩歌憂患意識的表現和成因,下面我們談談在當下研究李白詩歌憂患意識的積極意義。

  (一)樹立青年關心家國天下的意識

  優秀的詩歌都是“情動於中而形於言”,無論是蘇教版還是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李白詩歌都極具抒情性,藝術風格豪邁飄逸,具有浪漫主義色彩,這使得他的詩歌更能打動人心。心憂天下,憂民愛民的思想感情也滲透在他“一生欲報主,百代期榮親”等詩歌中。當代青年與大學生透過閱讀這些詩歌,可以體會到詩人當時一心報國的澎湃感情,自覺樹立學習知識、關心國家、報效祖國的意識。

  (二)培養積極入世、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盛唐人士積極入世、進取的人生態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樂觀曠達已經成了李白詩的顯著標志,像“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都體現出了李白想要參與朝堂政治,匡扶社稷,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態度,這對於當代青年具有激勵和帶動作用。尤其是即使詩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遭受打擊,“但由於他始終嚮往著這樣的理想,他又始終保持著自負、自信和豁達、昂揚的精神風貌。”“他把盛唐士人的入世進取的精神高度昇華了”,這對於當代心理壓力不斷增大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養料,能夠鼓勵當今人們笑對人生,不輕易言敗。

  (三)有利於推崇曠達高遠的可貴人格

  李白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他的人生目標從來不是偏安一隅,隨遇而安,而是能夠成為一代賢臣,輔佐皇帝開創盛世。這種理想不是空中樓閣,李白才華橫溢,既能夠堅持報國之心,也能夠清醒地看待時勢,並渴望糾正時弊,建功立業。因此,表現憂患意識的詩歌體現出了他曠達高遠的人生追求,對於當代人培養高潔的人格具有引導作用,當大多數人都追求安逸享樂時,正需要一股清正的力量來引導人們追求理想,而李白詩歌作為傳統文學中的優秀作品,能給人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總的來說,中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李白詩大多思想積極進取,在手法和內容上都有著鮮明的特色。但李白詩歌並不是浮於雲端的浪漫主義,其詩歌中有著深切的憂患意識,這與其自身性格、所接受的文化及其時代背景都息息相關。但是他的入世思想、愛國情懷、樂觀的人生態度,並不侷限於當時,對於現在的我們仍有重要意義和積極影響。詩仙李白的偉大思想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們,並散發著永恆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