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愛的教育隨筆

有關愛的教育隨筆

有關愛的教育隨筆1

池塘裡沒有水,不能稱之為池塘。教育沒有情感,也就不成其為教育。我們班裡有位男孩名叫夢琪。生性膽小,孤僻。經常一個人坐在位置上動也不動,集體活動時缺乏興趣和主動性、自由活動時總是孤單一人,不願與小朋友一起遊戲,早上來園仍然不主動向老師問好。針對著一問題,我經常靠近他、與他交談,他卻一聲不響,或者只用點頭和搖頭來回答。我不氣餒,心想:只要給他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愛,總會有金石為開的時候。

一次上完手工課,小朋友們都拿著自己剪貼好的風箏,圍著我,讓我看,我忙得應接不暇。無意中發現他拿著自己的作品站在我旁邊,怯怯地看著我,眼睛裡充滿期望。於是我連忙走過去,接過他的風箏,雖然那個作品不是很成功。但比以前好多了,前幾次手工課他連剪刀都不肯拿,我肯定了他的進步,並且當面表揚他。

沒想到第二天,夢琪對我笑了笑,還主動地向我問好!雖然聲音很輕,但總算邁開了一步,我太高興了。他奶奶告訴我,昨晚她孫子很高興地說:“老師喜歡我的。”在以後幾個星期的觀察下:他慢慢地變得活潑了,能跟小朋友一起做遊戲、和大家一起說話。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

的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孩子們需要細心地呵護、需要在愛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有關愛的教育隨筆2

開學兩週,發現以前課堂表現活躍,回答問題積極正確的一個女孩——表現不好,上課不注意聽講,每次提問都心不在焉,第一次因為說話提問她不會,我課後提醒了她,並要求她每天寫五道題。一直以為不過是孩子貪玩,剛一開學還沒有收回來心,而且這孩子特別有心,提醒一回可以管一個學期。

可是今天發現她上課又不聽講,還和同桌做小動作,多少心裡有點來氣,上課一直罰站她,下了課在班裡又說了她,可是發現孩子表情不對,不像以前即使批評她,也會用亮晶晶的眼睛瞅著我,眼角彎彎帶著笑。這次孩子一直低著頭,一點也沒有反應。感覺不對勁,領她來了辦公室。

總覺得應該是孩子家裡有些問題影響到了她,因為知道她是單親家庭,以為是孩子爸爸再婚,問她是不是這個原因,孩子說不是,再三追問,孩子說爸爸得了尿毒症,假期一直陪著爸爸在外地看病,做透析。我的那點因為孩子不努力學習的怒氣煙消雲散了。

對於孩子來說,尤其還是單親,爸爸基本上就是她的全部,爸爸的病對她的打擊是無法想象的,那以前的表現就很正常了。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幫她,只是告訴她,爸爸現在生病,爺爺奶奶也老了,家裡的頂樑柱就是她了,一定要學著擔起來家裡的責任。告訴她不要放棄,只有她好好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有機會幫助家裡人。還告訴她不要放棄,身邊有很多愛她的人,家裡有困難要找我,我一定會幫忙的。

說實話,辦公室裡大家都在,我還是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其實想告訴她,要是經濟困難,我可以負擔孩子的費用,還想要孩子爸爸電話,和孩子父親溝通一下孩子的情況,問問家裡有什麼困難,我可以幫一點忙。可是我還是太怯懦了,總是擔心很多事情,沒有說出來,也擔心自己這麼冒失的獻愛心會讓人摸不著頭腦。不過現在已經知道孩子的情況,平時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動態,一點點的幫她吧。

對於曾經的孩子我一直有一個遺憾,班級裡有一個鬱鬱寡歡的孩子,我總是想著和這孩子聊聊,可是竟然拖了三年,拖到孩子畢業我還是不過在心裡想想,終究沒有實施,這一直是我心底的遺憾。希望這件事情也提醒自己在以後的工作裡讓這樣的遺憾越來越少。工作的越久越發現,他們需要很多的愛,很多的陪伴和理解,我所能做的很少,那就在我能做到的範圍裡儘量多做一些吧。

有關愛的教育隨筆3

義大利的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在他的《愛的教育》中,為我們描繪出理想的愛的世界。帶著對永恆的人類課題的思考,我跟安利柯一起跋涉,探尋愛的真諦。100個故事,涉及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點點滴滴,無不浸潤著愛,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正如泰戈爾所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無論在家裡,在學校裡,在街上,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是我所居住,我有見聞的住所,必定有各種各樣的人在各種各樣地教我的。”世界充滿著愛。故事裡的一件件事可以化作一曲曲感人的旋律,一支支動人的歌謠。那裡的所有的人物組成了一幅畫卷,一個歡樂的大家庭,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安利柯最要好的朋友卡隆,是那種“能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穿的衣服都太小太短,“外套露出綻縫,皮靴是破了的,領帶時常搓扭得成一條線。”

木柴店主的兒子可萊諦,“既能用功,又能勞動”,能替父母盡力,比自己要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每天早晨五點便起床,幫助父親搬運柴火;星期日,其他同學休息、玩耍時,他還要留在店裡一邊幫著做生意,一邊忙裡偷閒地做算術、寫作文、悉心照料病中的母親。

還有,“小石匠”是個調皮鬼,“卡隆”非常愛幫助人,一個個索爾多雖然不多,但是積少成多卻匯聚了一種愛心……從這些可敬可愛的人身上,安利柯也在學習著勇敢和堅強、樂觀與豁達、善良和熱忱、無私與奉獻。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父母的話和每月故事裡,洋溢著老師的愛、同學的愛和家長的愛。

我在安利柯的日記裡漫步,感知了一種純真,濃郁的愛。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中,我發現原來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此對新東西的感悟,工作也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有關愛的教育隨筆4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裡,才會感受到愛。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世界。

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介紹了義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朋友之間的愛,兄弟姐妹之間的愛,子女和父母間的愛,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的周圍,因此常常會被我們所排除,可是我們的生活可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但是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國家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裡,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愛。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的,愛又是包容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在今後的日子裡,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裡。

有關愛的教育隨筆5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裡,愛究竟是什麼帶著這個思考,我與一個義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援,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義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