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民間藝術的傳承

民間藝術的傳承

親近民間藝術 傳承崆峒文化

7月24日,由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十大著名高校學生會幹部、碩博士研究生等大學生代表30餘人走進崆峒山景區。開啟了以 “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養生第一地”為主題的民間藝術傳承之旅。

崆峒山神秘的宗教文化、傳奇的崆峒武術、完整的明代壁畫、逼真的雕像、古樸輝煌的明代建築群和李白、杜甫、譚嗣同等文人墨客所撰寫崆峒美景的詩詞,讓大學生代表對崆峒山的民間藝術讚歎不已。在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大學生代表還針對景區宗教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髮表了各自的看法,尤其是在注重景區開發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如何深層次開發旅遊產品,完善景區服務功能等方面提出獨到的見解,真正讓養生成為景區發展的主線,讓更多的遊人在“聞鳥鳴、聽瀑音、沐陽光、賞林霧、品生態”的過程中領略大自然的神奇與秀美。

此次大學生民間藝術傳承之旅—走進平涼,是“第九屆中國民間藝術節”開幕前昔一場序曲,崆峒山作為首站,也將成為愛國主義基地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最理想場所。

民間藝術傳承致富兩不誤

2007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阿榮旗金石社群的民間藝術協會,免費為轄區內殘疾人、下崗職工培訓,使他們擁有一技之長,並負責製作的藝術品銷售,利潤全部歸學員個人所有,在傳承民間藝術文化同時又給轄區內居民闖出一條致富路子。截至目前,協會已創作出各類藝術作品2000多件,代表作品布貼畫《56個民族》及8米長卷畫《小城晨曲》,2600個易拉罐製作的《中國龍》大型屏風等,遠銷到北京、山東等地,直接經濟效益20餘萬元。圖為該協會會員正在製作手工藝品。

民間藝術百年泥塑的守望與傳承

在山東省聊城市莘縣河店鎮西郭村泥塑藝人郭保田近日可忙壞了,日日忙訂單趕工藝,郭保田老人說:“看著泥塑逐漸讓大家知曉並喜歡,我太高興了,泥塑能傳承下去是我一直的心願,幾天來樂得我合不攏嘴。”

泥塑藝術是我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流傳著女媧捏泥造人的古老傳說。泥塑藝術可上溯到距今4000至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處發現。

莘縣河店鎮西郭泥塑源遠流長,已有近百年的歷史。20世紀20年代,河南民間藝人孟三逃荒到西郭村,靠捏製泥塑維持生計,後來全村百姓學會,此手藝代代傳承下來。西郭泥塑用紅土經滲水、脫坯、鋪底、繪色製成。造型簡練概括、大膽誇張,不刻意追求形體的逼真,多著意於情態傳神,富有生動情趣和餘味無窮的裝飾效果。題材主要有拓制泥娃娃、葦哨小公雞和不倒翁。西郭泥塑的人物形象受明清以來戲曲人物描繪方法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泥娃娃主要是民間傳說和戲劇中的人物:彌勒佛、送子觀音、孫悟空、豬八戒、蘇三起解、嫦娥奔月、武松打虎、臥冰求鯉、劉庸判案、梁山伯與祝英臺等。表現喜慶熱烈的內容,象徵平安吉祥,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充分體現了魯西民間傳統習俗。西郭的泥塑工藝品曾參展于山東省民間泥塑藝術展覽會。《人民畫報》曾經以整版版面刊載西郭泥塑的照片。西郭泥塑沉澱著一方水土一方性情,也代表著古老莘縣“活”的文物。

近日,記者來到西郭村感受到了泥塑的製作工藝,67歲的郭保田老人見到我們,他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拿出提前準備好的黃河膠泥,開始了泥塑的製作。說起西郭泥塑的輝煌,郭保田眼中放出了光彩:“別看做的都是些小物件,可件件都有來歷。其中的人物都來源於民間傳說和故事,一件泥塑做下來要經過15道工序:做模、做哨、取泥、泡泥、砸泥、和泥、做坯、安哨、打孔、脫坯、修光、涼坯、制粉、粉坯、彩繪。且製做用的黏土、彩粉都有特殊的講究,晾曬也必須是在陰涼處自然風乾。這樣做出來的泥塑,才能色彩鮮豔,易於儲存。早些時候,俺村的泥塑一做出來,就有貨郎來收。不是吹,那會兒周邊地區家家戶戶都有俺村做的泥塑,大人孩子都喜歡。靠著這門手藝,一家老小都吃穿不愁。”

據村幹部介紹,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西郭家家戶戶製作泥塑,每當春節前後,他們便串小巷,趕大集,叫賣於鄉里民間,甚至行銷縣城、省城,影響很大,收入可觀。那時候泥塑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玩具,但是現在各種材質的玩具取代了泥塑,現在的泥塑只是用來觀賞。

“做一個泥塑,光積坯的手工活就要3-4天,若複雜一點要6-7天,每年做這些都要耗費4個月左右的時間,然後到春節前後去趕集賣掉。年輕人若對泥塑不感興趣,一般是坐不住的。眼下村裡人在工廠打工的打工,在家務農的務農,很少有人願學泥塑製作的手藝了。就連俺的3個孩子都不願子承父業,都去搞大棚了。”郭保田說。

河店鎮黨委書記徐鳳華告訴記者,過去當地百姓每逢過年過節買泥塑的傳統,也正在被淡忘。工業化的生產用不到泥塑的精髓,但是河店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泥塑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本著“拯救、保護、發展”的原則,激勵像郭保田這樣愛好泥塑的老藝人繼續守望與傳承傳統文化,這樣,我們的泥塑才能走得更遠。

今年西郭村成立了“莘縣天工工藝品製造有限公司”,並與省市知名有專家合作,很多外地人也慕名來到西郭村定製泥塑,郭保田老人介紹說:“現在看著大家挑選泥塑,我製作泥塑的勁頭更足了。”

河南老藝人家傳六代布袋木偶戲面臨失傳

遊客們對木偶戲表演很感興趣,紛紛拿出相機拍攝

布袋木偶戲是河南民間傳統的曲藝形式,在面積很小的舞臺上,由一名錶演者操縱木偶,運用口技等表現手法,獨立完成所有故事情節的表演。這種藝術形式手口相傳,如今,卻由於學習難度大,收入不高等原因,面臨著後繼無人,即將失傳的局面。

張學林老人是河南省周口太康人,年逾古稀的他是布袋木偶戲的第六代傳人,如今,他的工作是每天在開封市的'清明上河園裡為遊客表演布袋木偶戲。在一米見方的戲臺的上方,搭著簡單的佈景,佈景下是一道布圍子,寬度僅容一人,演出的時候表演者就藏身其中,用雙手分別控制一個或幾個布袋木偶,將他們伸到搭建的佈景之中,透過手部靈活的操控表現人物的情緒和肢體,人物的聲音則由表演者透過口技表現。在口技中運用的一種特殊道具叫“錯子”,是由兩片三釐米左右的銅片捆綁而成,中間留出縫隙,表演的時候將“錯子”放到喉嚨的位置,透過聲帶和氣流的震動發出特殊的聲音,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

張學林每天在清明上河園表演五場,每場十分鐘,目前演出的劇目是《王小砍柴》。9月6日上午,記者現場觀看了這種面臨失傳的表演。逗笑的劇情,生動的表演,俏皮的方言,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看,也引發了大家一陣陣的歡笑聲。表演的最後,張學林有個從布圍子裡鑽出來的亮相,那一刻,他臉上的笑意十分真切,有著被認可的成就感。

據張學林回憶,他從15歲開始跟著叔叔學布袋木偶戲表演,共掌握了五出木偶戲。木偶戲對錶演者要求很高,除了手部動作和口技之外,還要學會自己製作木偶,即一個人要掌握唱、做、吹、打的全部手藝。年輕時候的張學林,在農閒時候就挑著木偶戲道具四處表演,維持生計,受過很多苦,收入也極不穩定。而他在清明上河園裡安定下來之後,又面臨了手藝後繼無人的現狀。

張學林告訴記者,現在他沒什麼徒弟,兩個兒子中也只有一個願意學木偶戲的表演,學成可以上臺表演,卻又不會製作木偶。“現在年輕人不願意學木偶戲了,一是因為年輕人沒耐心去學,沒有持之以恆的信心;最重要的原因是經濟收入太低,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受那麼多罪,學一門不賺錢的手藝,誰不願意。不像過去,如果不學會這個表演的手藝,就生活不下去了。”說到這裡,張學林重重嘆了一口氣。他表示,即使以後年紀大了,不能在清明上河園裡演出了,但只要還能走動,他會一直免費把木偶戲給大家表演下去。

在清明上河園裡,張學林有個小搭檔王坤傑,負責在一旁解說。王坤傑今年17歲,跟張學林久了,開始對木偶戲有了興趣。他很想學會木偶戲表演,現在已經學了四年,但還仍然不能獨自表演,也不會製作木偶。

王坤傑對記者說,學習木偶戲表演有難度,在學習口技的時候,他不太敢把銅“錯子”吞的太深,一旦吞了下去,就十分危險;製作木偶的手藝也很難,現在用於表演《王小砍柴》的四個木偶,張學林就花費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去製作,從雕刻臉部,到給人物製作衣服,都得自己完成。“每一齣劇裡木偶的角色是固定的,每一齣劇都有特定的幾個木偶,無法重複,很難。”

“在現在資訊化時代,在網路、時尚文化流行的這樣一個時代,這種民間的文化藝術在漸漸地淡化。應該把它弘揚一下,歷久彌新才對。”來自浙江紹興的遊客何建平看了張學林的表演後,由衷地說道。

木偶在舊時稱為“傀儡”。木偶戲表演歷史悠久,在《東京夢華錄》的“京瓦伎藝”中就有過關於杖頭傀儡,懸發傀儡,藥發傀儡等表演“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記載。

廣西永福傳承百年民間藝術 將彩調唱到街頭

“永福人太喜歡彩調了,逢年過節唱,婚嫁開業慶典唱,田間地頭,休閒在街頭也在唱,過去下田做農活,勞作累了,放下鋤頭唱起彩調,今年我已過63歲還在唱,每年還要演出幾十湯。”10月12日,參加在廣西桂林市永福縣舉行的廣西第三屆彩調藝術節的永福居民秦林告訴記者。

彩調又稱“調子”、“採茶”和“嗬嗨戲”,是廣泛流傳於廣西城鄉的主要劇種之一,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形式活潑、通俗易懂、情趣盎然,劇目內容十分貼近群眾生活,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被譽為“充滿泥土芬芳的快樂劇種”,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

永福是廣西彩調發源地,在這裡迷戀彩調的有成千上萬人。66歲退休教師曾玉芳帶著老年大學彩調班學員參加彩調藝術節,她說,她一家四代唱彩調,她從7歲開始唱,已唱了60年。如今她三歲的孫女也在學唱彩調,她希望彩調能一代一代弘揚下去。

據瞭解,永福現有業餘彩調隊70支,鄉鄉有彩調隊伍,彩調隊隊員2000多人,他們每年下鄉巡演100場以上。在永福,每年都會定期舉辦“茅江之夏”農村彩調大賽,組織“鳳山之春”、“金色之秋”等彩調傳承展演活動極大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彩調已成為永福文化符號。

《劉三姐》是廣西彩調的成功代表作。上世紀60年代,《劉三姐》曾在海內外巡迴演出一千多場,譽滿全球,當年改編自彩調戲的電影《劉三姐》亦聲名遠播,家喻戶曉。

為彰顯彩調藝術魅力,推動彩調藝術的傳承發展,10月11日為期4天的廣西第三屆彩調藝術節在永福縣開幕。19個現代劇目,29個傳統劇目的彩調大戲將輪番登場,為觀眾獻上一場視聽的藝術盛宴。旨在展示彩調藝術成果、研究其現狀及發展前景的“彩調的發展與繁榮、還戲於民”理論研討會也將同期舉行。

保護與傳承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泉州的民間藝術瑰寶豐富多彩,有木偶戲、南音、打城戲、高甲戲等等,這些成就歸功於一批又一批默默奉獻的藝術先輩們,才使得這些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現在,我們很可喜地看到一些年輕人用自己的創作和創新方式來表達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包括我們木偶劇團中,也有很優秀的年輕人。但是,總體來說,傳統文化的現狀和傳承還是不容樂觀。

一直以來,生活在現代城市的人們,為了融入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越來越多地忽略傳統甚至拋棄民俗,傳統文化不再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因此,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傳統文化瀕臨滅絕,保護傳統文化迫在眉睫,如何創新傳統文化,也是我們的一大責任。

泉州民營經濟發達,但是用於投入與扶持的仍然是經濟方面的專案,對於傳統文化的關注和投入還是較少的。這就需要政府多引導。

以前的一些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主要是父傳子、師傳徒,傳承人可以藉此謀生。但現在,生活水平迅猛提高,人們謀生的手段和渠道增多,而且以傳統手工藝謀生的已很難養家餬口,哪有人願意再去學習和傳承呢?因此,一些傳統文化與手工藝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困境。因此,如何吸引人才進駐傳統文化產業並留住人才,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另外,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所以,傳統文化類工作的從業人員也應該儘量透過自己的行為、演出,經常性開展非物質文化展示活動:並適時予以引導,利用各種契機和形式,積極組織民間文化的展示與宣傳。而各單位應多組織相關活動,讓更多人瞭解、喜歡、學習泉州文化,並自覺加入這個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