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

《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認識本課5個生字及文中出現的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透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2、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透過理解課文,體會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題目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2、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理解兩方面事例之間的關係,明白一個人的生活態度與工作態度是緊密聯絡的,選取了兩方面的事例來寫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情境教學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放一次風箏

(實物)風箏一隻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教師手拿風箏,問:這是什麼?(板書:風箏),同學們,課前我們已經放飛過風箏,那麼你在放風箏時的心裡感受是怎樣的?請說一說。

2、師小結:聽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們都覺得風箏挺好玩,然而作者對風箏卻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風箏就是理想的象徵(板書:14理想的風箏)。為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你讀懂了什麼?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

三、品讀、探究。

1、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讀揣摩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2、組內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教師深入某些小組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班上彙報。(同學之間互作補充、評價,師作適當點撥)

(1)為什麼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因為劉老師愛放風箏,春天裡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麼關係?

劉老師在課堂上,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不知道要跳躍旋轉多少次。這是靠頑強的毅力給學生上課。

劉老師課講得好。他對學生充滿了愛。

劉老師課下喜歡放親手製作的風箏。絕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故意撒脫手,拄著柺杖,蹦跳著去追,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流露。

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都展示了劉老師意志的頑強和熱愛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結尾句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這句話既是對劉老師身殘志堅的讚歎,又是在告誡我們:應該像劉老師那樣熱愛生活,不斷地追求、創造生活。

(4)題目理想的風箏有什麼含義。

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誌,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託自己要在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為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與不懈追求。

四、總結、擴充套件。

1、挑選你最感動的句子讀一讀,並說說為什麼?

2、談談對課文或對劉老師的印象。

3、寫法上的啟示。(師作適當的補充。)

五、課後延伸。

1、(必做題)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

2、(選做題)以我最____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並試著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

《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篇2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劉老師是一個對工作、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與追求的好老師,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深厚感情,理想的風箏教案設計(請指點)。

2、瞭解課文通過幾件具體事例,細緻描述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及作者感受等表達中心思想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學生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冬去春又來,又是一年春柳綠。看,藍天上那一架架風箏在同白雲玩耍,引動許多的人仰望天空。每逢這個時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劉老師,想到他放入空中的風箏。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劉老師,繼續學習26課《理想的風箏》。

二、交待學習任務:

複習:上節課,我們瞭解到劉老師是個怎樣的人?

身殘志堅;樂觀幽默。

這節課進一步體會劉老師究竟是個怎樣的人?這理想的風箏又是什麼?

板書:22理想的風箏?

三、學習第三件事(表現劉老師熱愛、關心學生,與學生心心相印)

出示:輕聲朗讀5—6,抓住劉老師言行神態去體會他是個怎樣的人?

“極好”(講課的老師,聽課的學生)(男、女、分讀)

關心學生:

(1)他便靜靜……微仰著頭……細細的聽……

(學生讀句子,然後抓住重點詞談體會或句子,說說為什麼這樣做)

(2)他就吃了一驚的瞪大眼睛,關切……細聲“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不住點頭。

(3)課文從兩個角度寫了劉老師對同學的提問。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同學,面對老師的鼓勵與關愛,內心會有什麼感受?

(4)能不能透過你的讀使我們更深切的看見這可敬的劉老師?

(5)喜歡哪種情況就讀哪種情況。

(6)出示課件:

①這情景,已經過了將近三十年,今天……依舊那麼清晰,那麼親切。

②填寫:

(提問同學的、關心同學的)情景,已經過了將近三十年,今天……想起來,(關心鼓勵同學的樣子)依舊那麼清晰、親切。

(7)這件事已經過去三十年了,但這樣一位關心學生,與學生心心相印的好老師叫我們如何不去思念他。(出示課件:課文最後一段)

過渡:然而、劉老師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每年春天放風箏的情景。

四、學習第四件事

出示自學提示:

朗讀讀,想:課文哪些地方深深的打動了?

學生自己寫:把打動你的情景在書上畫出來,想想這情景為什麼打動你。

(1)放風箏(出示課件:他的腿自然不便於跑動,但他決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上藍天的歡樂。)

(2)故意撒手……(出示課件:略)(對命運的抗爭,對困難的挑戰,他覺得自豪、幸福。

生命的力量是什麼?(生命的態度、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3)劉老師放風箏的情景時我深深感動這樣自強不息的劉老師叫不我們怎麼不敬佩,不思念。(出示課件:課文最後一段)

五、處理11、12自然段:

1、結合全文想:這理想的風箏是什麼?

(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感染我們,要向他那樣對失業、生活有追求)。

2、為我們放飛一架架理想的風箏的劉老師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熱愛工作、熱愛生活)。

那麼活潑少年的我們又該怎樣做呢?學生回答:

六、總結

劉老師理想的風箏,已經放入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也和作者一樣帶著對劉老師無限的愛戴與思念。

《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清課文層次,瞭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劉老師堅強、樂觀、風趣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清課文層次,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課件(詞語、回憶老師的話)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問題匯入

1、板書課題,齊讀。

2、讀了課文的題目,你有什麼問題?

(以題目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帶著問題朗讀課文,並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事?同時,自學生字新詞,查詞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不動筆墨不讀書,不動腦筋不讀書,要讓讀書有所目的',有所要求。)

2、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巡視並幫助學生。

三、檢查自讀,瞭解內容。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正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重點指導朗讀能體現出劉老師熱愛生活,頑強的生命的句子。這樣,無形中引起他們的注意,加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3、課文中哪一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教師指導學生概括課文中寫劉老師的三件事並板書。[板書:笑談腿疾、旋轉板書、放飛風箏]

(讀書是自主的,自由的思想感悟,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個平臺,讓他們暢所欲言。)

正是因為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追求在無時不刻的鼓勵著作者,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呼喚劉老師。

4、出示課件

5、指名讀,齊讀。(讀出對劉老師深深的懷念之情。)

四、作業鞏固:

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反思:

《理想的風箏》這篇課文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回憶了自己學生時代的一位年過五十的殘疾老師,讚揚了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生活無比熱愛的精神,表現了作者對老師深深的思念之情。文章中,作者細膩感人的筆觸和劉老師堅強樂觀、愛生敬業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這節課是第一課時,我從一點入手:

注重了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先對劉老師的形象有所感悟。在初讀課文上,我一般都會讓學生先朗讀一遍課文,然後,指名一些學生進行朗讀,再進行一些指導,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這篇課文有深情的細膩的描寫,也有點睛的議論,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反覆去朗讀的,而也就是在這不斷反覆讀書中,學生能夠初步體會到作者對老師尊敬,佩服之情。

在教學過程中,因為事先對景山的學生的能力估計不充分。開場時,不夠靈活的把握,導致,課堂不是很活躍。同時,還犯下了一心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有點趕堂了。這點,黃慧娟老師說得好:課堂應該講究簡單,過程簡單、思路簡單、教法簡單。簡單中培養學生的能力,簡單中鍛鍊學生的思維。問題過多,過雜,只會適得其反。我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