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二年級數學《認識米》評課稿

二年級數學《認識米》評課稿

9月6日上午聽了張**老師執教的《認識米》這一課,本課是學生在認識了釐米、會用釐米測量較短的物體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張老師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在實際測量中產生需要學習新知,感受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並會運用新知靈活地創造性的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理念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本節課張老師很好把握了以下幾點:

1、聯絡生活實際,產生求知動力。學生在用手中的直尺測量黑板的長度時,感到困難,張老師此環節透過巧妙的設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自然地引出課題。(此處及時板書課題:認識米)

2、注重引導學生的探索,加強學生的.體驗。張老師在此處設計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找“一米”,身體上的、生活中的,讓學生充分的感知1米。測量過程中張老師注重對學生操作規範的指導,米尺不能斜放、要對齊零刻度等。在感知一米的過程中體會“米和釐米”的關係,在操作中得出1米=100釐米。

3、有層次的練習,提升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在練習環節,張老師能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先是簡單單位之間的換算、接著來了一組長度單位運用的辨析、比身高等,練習的層次分明。

就這節課而言,我個人認為還有些方面的不足:1、本節課操作量較大,要充分讓學生來操作感知,時間的把握上不夠到位;2、測量教學時要增加估計的內容,讓學生先估計再測量,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3、板書的設計要體現教學重點,板書的呈現,要讓學生在回顧本堂課時,一目瞭然的知曉本課的重點;4、增強對學生的把控能力,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都能夠跟著課堂的節奏一步步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