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教案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教案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主要見證是文字和史學典籍

(2)文字的作用、意義

(3)史學典籍

(4)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理解:(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發展過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2)漢字與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和見證

(3)如何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分析:聯絡實際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當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能力目標

(1)培養同學們綜合思維能力,全面、辯證、歷史地分析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

(2)培養同學們辯證分析能力,辨析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徵,說明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展現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標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透過對本課的學習,理解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區域的文化和各個民族的`獨特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為將來投射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重點、難點]:中華文化的特徵

解析(1)明確古代中華文化的輝煌歷程

(2)明確基本特徵之一—源遠流長

(3)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文字和史學典籍,運用事例

(4)說明並理解源遠流長的原因—包容性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邏輯匯入:明確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係

一、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1、古代輝煌的歷程:

殷周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 秦 → 漢 → 隋唐 → 宋元明 →明清

講述利用課本事例及說明,輝煌歷程,並加以明確各自的地位。利用課件,學生填圖表,並輔之以相關的練習。

2、薪火相傳,一脈相承

(1)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是 源遠流長 利用例題加以解釋

(2)中華文化的見證:

①文字:

明確文字的發展歷程,加深對文字的意義及作用的理解

作用 使文明得以傳承,書寫中華文明

學生利用相關聯接的內容,加以明確

意義 標誌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② 史書典籍 :

利用課件,加以明確一些經典的史書典籍,讓學生了解。

意義: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

原因: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並設有史官

特點:規模大、存留豐富、為世界所僅有。

利用材料,讓學生明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即:匯出下一個問題,並利用材料讓學生討論說明包容性——求同存異,相容幷蓄的含義及意義。

(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

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還得益於它所特有的:

包容性即 求同存異 、 相容幷蓄 。

①含義

和諧相處,吸收和借鑑

②意義

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交流

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3、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明確基本的歷程即:

(1)經歷了衰微的過程 原因 瞭解

(2)再創輝煌的重要因素 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奮鬥

(3)實現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嶄新一頁。

[課堂小結]

明確本課主要問題 及相應的重難點。

學生撰寫小論文,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起草。

[課堂練習]

1、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期是:

a、春秋戰國 b、秦朝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

2、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相比較,從發展結果看,其特徵是:

a、發源地不同 b、傳承的民族不同

c、傳承的範圍、地區不同 d、傳承的時間不同

3、下列說法能夠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是( )

①發源於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漢字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③北宋時的《資治通鑑》為後世所傳播,被統治階級所借鑑④我國民族眾多,方言也較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下列對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確的有( )

①對中華文化的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並與之和諧相處④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近代中國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

①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②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衝擊③維新運動出現④洋務運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