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藝術和人生一起綻放

藝術和人生一起綻放

因為看了豐子愷的一次漫畫展,喜歡那中西結合、貌拙實精的繪畫風格。便找來一本他的傳看看,我立馬被震驚。原來,豐子愷竟然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的大大文人。

生於最後一屆舉人家庭的豐子愷,自幼受到較好的古文訓練。十幾歲第一次離開家鄉求學到了杭州。參與三個學校的考試全部被錄取,本著不忘母訓的念頭,進入杭州第一師範。他的人生,到這裡還沒有和藝術結緣。我常常想,人生的偶然,是不是命運的必然?假如他最初的選擇不是杭州一師而是商學院或其它,世界上會少了一位詩書畫文的通才,多了一個不知什麼領域的凡人。豐子愷唸書的時代,杭州一師擁有眾多現代文學史上的大家。隨便一個拿出來都令今人敬仰。沉靜的豐子愷在適應了學校的生活後,漸漸展示自己天生的素質。然而,如果沒有李叔同,可能也不會有後來的豐子愷。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冥冥中的宿命。

李叔同當時教授美術與音樂。從沒接觸美術的豐子愷是班上進步最快的'一個。他的敏銳,被李叔同發現。李叔同告訴了他。而因為這個讚賞,改變了豐子愷的人生。學畫,成了他非常明確的目標。為此,他懷揣僅有的一點點錢去了日本希望能學到正宗的美術知識。他的家,只有一個小染坊,經濟能力不足以支撐他的學習。可是他的聰慧與好學,感動了當地一位頗有眼光的老者。這位老者執意將自己最最寵愛的女兒嫁給他。結婚那天的陪嫁之豐厚,是當地長時間樂道的話題。我最忘不了的岳家陪嫁裡包含了綁著紅布的椴木,是給女兒做棺材用的。人家就是看上了他,連死後都不需要他費心。愛一個人到這程度,這位老者的眼力見兒果然超凡脫俗!

十個月以後回來了。西洋畫理論實際,日本眾多原著,在四個月時間裡被他強制性的學習。油畫講究一筆一劃的精準。但是藝術相通的規則在豐子愷這裡有了最好的詮釋。因為他賴以成名的不是油畫,而是漫畫。豐子愷漫畫第一次在中國出現並被命名。由是,漫畫第一人非他莫屬。並且他的漫畫不僅僅是我們以為的諷刺幽默針砭時事。童真意趣,世相人生等等,盡入筆下,大大擴充套件了漫畫的內涵。“人散後,一彎新月天如水”是他公開發表的第一幅作品。他用畫筆解釋古人詩詞。由此,他的作品有兩大主題,一個如第一幅的風格,再一個便是信筆畫來。

像他的老師李叔同一樣,他從事的也是教書育人的工作。還自己參與建立達立學校。但是他生性不屬於世俗社會。四十歲迴歸老家,自己設計建築了緣緣堂,過上了類似陶淵明的隱居生活。他一共有七個孩子存活。所以他筆下的兒童生活真實有趣。但是他不是陶淵明。一九三七年,日本侵華。他的老家緣緣堂被迫放棄,舉家顛簸逃生。這八年,他奔波了六千多公里,不止一次面臨生死危險。這段時間,豐子愷的作品不再閒適,充滿了熱烈的感情。這是藝術之外的人生,是每一箇中國人發自內心的愛國情懷。

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等,他還翻譯了眾多外國文學。這些是他的標籤,不是他的意願。他最想過的生活就是“一簞食一瓢飲”,就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稀”。隱居老家的緣緣堂,他過了幾年最開心的時光。戰亂的重慶沙坪壩,他同樣找到了自己的隱居方式。遠離主流社會,有一段時間被人稱為“三不先生”,就是不教書不演講等參與社會的事情。但是時代不允許他一直隱居下去。他被捲進了時代的滾滾洪流並遭受了身心考驗。

他生活中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他的信仰。因為李叔同的影響,他信佛。發自內心的信,不需要形式。他生來不吃肉,祖母母親信佛。這是他的佛緣。他沒有出家,有老婆孩子。但為了李叔同一句話,他畫了六輯“護生畫集”,花了幾十年時間。他懷有悲憫之心,愛惜一切生命。但是他不是形而上。如不讓孩子亂踩螞蟻不是為了螞蟻,而是害怕孩子養出了殘忍的心,長大後對別人和自己的生命不加愛護。

我以為,他更像蘇東坡,將藝術與人生一起綻放,絢爛彌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