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讀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有感

讀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有感

前段時間朋友給我看了一段文字,是來自朱光潛文學家的文章《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文章內容非常觸動我,也講了一些我所想過的事。我不是一個雅人,所以理解可能不夠透徹,我只能夠在我的理解範圍內說一些感想吧,尤其是貼近我生活的。

我學習電影,現在也有很多人觀看電影,一個現象引我深思——高評價高質量的影片反而沒有喜劇影片的票房高。

其實這件事在電影這個行業沒什麼好值得說的,因為已經是一個長久以來的事實。喜劇電影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它離人的生活是會更近一點的,基本都是發生在人可以想象的範圍內,或者說貼近人的生活。它可以讓人感到喜悅歡愉。而一些走哲理向的電影,它離普通人的生活是更遠的,雖然可能演的是兩個人發生的故事,但是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還是更遠了,更有距離,並且引射出很多東西是普通的觀影人群不能理解的。

但這個時候可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偏喜劇向的電影,它可以在人的想象範圍內去吸引更多的觀眾來觀看。那是因為大部分觀影的人群都是為了從電影上面去放鬆自己,發洩自己,並不是從中學習到什麼。而偏哲理向的電影最吃虧的就是這一點,也就是剛剛文中作者所說的藝術和生活其實是需要距離的。

如果藝術和生活沒有距離,那麼很多的事情仍沒有辦法從藝術當中去獲取,那電影藝術的存在永遠就是為了讓人去發洩讓人去取樂。這不是說沒有意義,但是卻丟失了一些更重要的.意義。

作者也講了,人往往會喜歡更加新穎的東西,其實這一點從電影製作人的角度來說是非常非常成立的,我們永遠都想去做我們國內目前沒有的風格,沒有的型別,但是這種嘗試往往面臨的最大的兩個字就是失敗。因為觀影人群,他們沒有這種思想——用電影改變自己什麼。

其實很多創作哲理電影的電影製作人,他們的經歷,他們的思想都體現在他們所製作的這部影片當中。就像之前我們看過《無問西東》這部電影,其實也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故事,只是這些故事或許有的人理解不了,他雖然能看懂故事,但是他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

這個就是藝術和生活是需要有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所謂的不同點,這個不同點不是透過努力就能達到的。這個不同點是需要思考才能達到的,不僅需要思考還需要總結,並且需要足夠的經歷才能達到這個所謂的距離。

藝術和生活是絕對需要距離的,如果沒有距離,只靠人的想象或者是人的第一感官去獲取藝術,那就少了些許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