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如何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

如何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

數學多媒體教學一

1.透過轉難為易來突破教學重難點

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最初的教學,充滿了形象、色彩,就能夠為兒童多種感官所接受,我們就能夠使自己講授的知識為兒童所接受。"在教學中,多媒體的展現方式是多樣的,具有巨大的表現力,常規教學手段的侷限得到極大的突破了,可以形象的展現各種情景、事物、過程、現象,又不受時、空限制,能把學習的內容化大化小,化靜化動,化遠化近,化抽象為具體,既可將部分綜合為整體,亦可將整體分解為部分。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彌補教學中學生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幫助學生充分感知教材,從而深入理解教材,尤其是教學中的難點。

例如,在小學數學相遇問題應用題的教學中,重難點是正確理解此類問題中的時間、路程與速度三者的數量關係和分析解題思路。在教學中先設定這樣一道準備題:南川到重慶的距離為108000米,小轎車自重慶出發,客車同時從南川出發,相向而行。小轎車每分鐘走1600米,客車每分鐘走1400米。在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時,可按以下幾步進行:第一步,創設動態情境,幫助學生準確理解題意。用螢幕顯示:客車、小轎車車站用小房子表示,並不斷閃爍,當發出第一聲悅耳的響聲後,客車、小轎車分別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對而行,經過40分鐘相遇,這時又發出一聲悅耳的響聲,客車走過的路程用紅色表示,小轎車走過的路程用藍色表示,螢幕底色是淺綠色,色彩清晰豔麗。這時教師提出問題:出發時間怎樣?出發後方向怎樣?有幾個在運動?從哪裡出發?結果怎樣?抓住相遇問題的關鍵,加深學生對"兩地、相遇、同時"關鍵詞的分析和領會,直觀形象的提示了事物的發展、變化與結果,使學生準確理解相遇問題的結構特點,從而將將多媒體教學手段與課堂有機結合,為後面的例題學習掃清障礙。

2.利用直觀演示來提升學習興趣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抽象、枯燥,尤其是對於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持久的小學生來說,學習興趣的作用就顯得相當重要。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匯入時的前3-5分鐘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導課時,合理選擇和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設計好開課方式,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的學習上來,為整個課堂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特別是農村小學生,他們的興趣一定會被激發,期待的火苗一定會被燒旺,並隨之轉化為新課學習的動力。

例如,在小學數學"平均分"問題的教學中,平均分的方法,很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如果採用CAI課件或實物投影,就能變靜為動,直觀地展示"幾個幾個地分" 和"一個一個地分"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再如:在教《圓的認識》時,我使用多媒體課件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情景1:在一條公路上有三輪車、手推車、汽車、腳踏車、摩托車等在行駛,大家都很自然地忙著趕路。情景2:這時有一位學生,他忽發奇想:怎麼車輪都是圓圓的呢?要是將車輪換個形狀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接著馬路上行駛的車子分別被換上了平行四邊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甚至橢圓形的車輪,從而就出現了車子顛簸,甚至停下的情況。這樣藉助多媒體教學課件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化抽象為具體,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數學多媒體教學二

1.儘量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針對由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力不集中而導致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情況,教師應該採取有效措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為了更好的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在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將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與知識點的講解結合起來,更好的將學生的注意力鎖定於課堂教學。當然,除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之外,教師還可以採取多種措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這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靈活掌握。

2.激發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針對由於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而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困難的情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隨著現代教學的不斷髮展,人們也逐漸意識到興趣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的重要影響,因此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本人認為,想要使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例如:教師為了使數學學困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進而使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親自指導學生去解一道數學題目,使學生髮現,憑藉個人的努力也能夠取得成功,增加學生的信心,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學習興趣。

3.把握好練習環節。針對由於沒有把握好練習環節而導致學生出現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做好練習。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進行練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對學困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引起重視,確保學生能夠理解教師講解的理論知識,這樣學生才能透過理論知識的應用解決實際的問題。同時對於課堂練習與課後作業,教師要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對講解的知識點及時進行練習,不僅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有很大幫助,而且對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

數學多媒體教學三

(一)適度使用多媒體

我們提倡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適度,尤其在教學方面教師更要把握好度,否則可能對學生的一生都會產生不良影響。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更要適量適度。一方面,教師不可過分依賴多媒體,一些應該由教師對學生進行詳細講解的知識點,教師一定不能讓多媒體替代,要擺正多媒體與教師講解的位置,多媒體只是發揮著輔助作用。另一方面,教師要合理分配課堂上使用多媒體的時間,不能一節課都離不開多媒體,只有在合適的環節使用多媒體才能發揮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的目的。

(二)避免盲目性,認真製作課件

小學數學教師盲目使用多媒體的現象,主要體現在課件製作環節。教師製作課件既要科學又要客觀。製作課件之前,教師必須對教材上的知識點有清楚的把握,並整理出清晰的教學思路,結合個人的教學思路組織課件的製作思路,當然,學生作為知識的獲取者,教師在製作課件的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教師製作的課件對教師的教學而言,才能夠產生很好的輔助作用,對學生而言也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點。

(三)避免錯誤使用多媒體的現象

透過利用多媒體提高知識點講解及展示的密度,是一種錯誤的理念,教師必須認識到其嚴重性,並加以糾正。教師在利用多媒體強大展示功能的過程中,一定要與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結合起來,為學生留出進行分析及思考的時間,否則將會對學生獲取知識點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本人就注重結合學生獲取知識點的實際情況去播放多媒體課件,而不是學生跟著課件“奔跑”。

數學多媒體教學四

化靜為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採用多媒體課件可以使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引導學生在真實、鮮明的感性認識下,讓學生思維脫離數學的模型、影象,在頭腦中形成高度概括映像。並透過閃爍、動畫、緩慢變化等方式,起到強調重點、突破難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的作用。如在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時,兩種不同的分法是一個難點

為了讓學生理解這兩種分法的不同思路,我設計了這樣一組分實物的課件:首先出示兩個題目:(1)6個蘋果平均分成兩堆,每堆幾個?(2)6個蘋果,每三個分一堆,可以分成幾堆?在第一題中,蘋果“一個一個地”分別分到兩個盤子裡,每份分得同樣多,平均分的概念一目瞭然。在第二題中,三個蘋果閃爍幾次,聚到一堆,另外三個蘋果同樣閃爍幾次,聚到一堆,展示了求有幾份是“一份一份地”分,用除法計算。軟體畫面清晰、動感強,突出了兩種分法的不同,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種分法的不同用語言很難說清楚,但使用課件動畫形式就簡單明瞭得多。

拓展思維,誘發學生想象能力

小學生學習數學,離不開直觀操作,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運用多種感官,充分感知有關具體材料,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再透過積極思維探究知識。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讓學生在思維中動手,在動手中思維。

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我在課件中設計了探究公式這一環節,為學生準備兩個信封作為學具,每個信封內有兩個一般三角形,要求學生用多種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學生動手操作將第一個信封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邊形,並運用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為了使學生能用多種方法探究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我又用“分割中線拼湊法”和“對摺法”課件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使兩種推導方法的演示過程形象逼真、富於啟發。學生利用第二個信封中的三角形,經過剪拼很快想出了許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