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計算機在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

計算機在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

近幾年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成為了現代高科技綜合技術的結晶,為了提高教育質量,計算機輔助教學,成為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傳統的教學方法:板書,圖畫用投影儀投出,範讀,音樂用錄音機,各種背景資料如電影,電視片段,動畫等用錄影機,電視機,這不僅牽扯的電教裝置多,掌握起來難度大,使教師對在教學中使用電教手段望而生畏,不想使用,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各種裝置的轉換要耗費大量寶貴的課堂時間,使學生注意力受到分散,成為不利於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而多媒體計算機的出現,使這一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計算機科學是一門不斷創新的學科。計算機將來自不同途徑的資訊像人的大腦一樣進行了綜合處理,將經過處理的資訊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各種資訊不再只是簡單的疊摞,而是建立了一種有機的,邏輯的連線。

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建造了學生可參與的環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僅在傳授知識,更把傳授知識和發展智慧與素質培養統一起來。現代教育技術能引導學生透過發現、探究和意義構建的途徑獲得知識,注重對學生的創新思維,並使學生獨立思考的主體性得以體現創新教育要求的新型的教育的高效率和高效益,計算機透過對教與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講,實現教育最佳化的理論與實踐。下面我將自己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具體感受寫出來,與廣大同仁交流。

一、現代教育技術具備大容量的教學資訊儲存和多樣化的教學資訊。

國家教育部為了提高西部教育質量,實施了現代遠端教育扶貧工程,李喜誠西部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扶貧專案,開啟“校校通”工程。在鄉的中心小學甚至邊遠地區建立遠端教育資源接收點。遠端教育資源接收點與教育衛星的寬頻網連線,下載透過寬頻網傳輸的資訊來提高教學質量。“校校通”工程是一項集中小學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網路建設)、課程資源開發、傳輸及使用、教學管理為一體的系統工程。教育資源建設方面實施現代遠端教育基礎教育資源建設專案,初步建成開放的、內容不斷豐富和更新的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庫。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

二、計算機映象的切換伴隨著聲像,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綜合處理影象、聲音、動畫和影片,使得教學資訊的處理呈多維化、整合性和互動性,能大大豐富表現力。教學中充分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將更有利於教學資訊的加工,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個性差異;有利於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化,使學生學得更積極主動。多媒體教學軟體為課堂提供了豐富圖畫、動畫、活動影像等圖文並茂的情景,為課堂教學“創設情境”,具有形象性、直觀性,趣味性、啟迪性等特點。這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利於提高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觸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如在上小學語文十二冊《買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餓死在街頭的悽慘一幕。小女孩在臨死前對美好生活產生的種種幻想是學生理解的重點和難點,我透過課件使這一幕真實的再現於學生面前,淒涼的背景音樂,可憐的小女孩,美好的事物同時觸動學生視覺、聽覺器官激發學生真情實感,這樣一來則很容易把學生引入文章所描繪的情境中,體現文章的主旨,獲得深刻的印象。

三、現代技術教育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更激活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素質教育特別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好奇心和求知慾是人與生俱來的.特點,是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基礎,也是主動學習精神的最初源泉,而這些是應試教育最容易忽略甚至挫傷的。網上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闢了新的途徑。校園網的紛紛建成和Internet的迅速普及,使教師呼叫網上資訊輔助教學成為可能。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探索創新的過程,面對網路和計算機,學生可以在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的情況下提出問題,這種可參與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勇敢、大膽、自主、誠實、執著的精神,同時也有利於學生能力的鍛鍊。

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給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帶來強有力的衝擊。但這對廣大教師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這一工具,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