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題西林壁》課後反思

《題西林壁》課後反思範文

師:同學們知道了《題西林壁》這首詩的字面意思,誰體會出了詩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室一片靜默。

師:詩中所說明的道理,與我們學過的有一篇古詩很相似,你們想到了嗎?

教室開始有回應,有同學小聲交換意見。

一生:是《登鸛雀樓》!其中一句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師:講得好,它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闡述的道理一樣,看待事物的眼界狹小,得出的結論將會是片面的,不準確的。

師:還有篇課文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所表達的意思也很相似,想出來了嗎?教室裡悄悄議論,但無一人舉手。

師:誰記得《畫楊桃》這一課嗎?學生頓時有所悟,紛紛舉手。

一生:《畫楊桃》這一課講的是:看的角度不一樣,畫出的楊桃樣子也不一樣。它同看廬山一樣,橫看、側看、遠看、近看,看到的樣子都是各不相同的。

師:真好,也就是說,同樣一個事物,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會不一樣。

師:那我們怎樣才能“識廬山真面目”呢?

出示:“要識廬山真面目,只需 。”請學生填寫。

眾生答,五花八門

師:對,這也應該就是《題西林壁》給我們的啟示: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全面地把握,冷靜地分析,才能不被區域性現象所迷惑。

師:還有一首詩也講得同樣的道理。

出示:《望嶽》後,教師解釋,學生背誦。

課後反思:

我自己認為在這個片段中,較好地處理好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首先,我是預設到《登鸛雀樓》、《畫楊桃》、《望嶽》與這一課闡述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妙,用好它們,能深化學生對本課的.理解。按一般常理,如果讓學生自己總結本首詩的道理,一來難,二來總會有學生會天馬行宮離開主題的現象,所以運用已學的知識啟發學生,使學生跳出本詩,來了解其中的道理。不也正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道理嗎?所以才有學生踴躍地發言、準確地談論、認識地深刻,包括那些平時基礎較差的學生。理解了詩中的道理後,我並不滿足,出示《望嶽》這首詩,讓學生背一背,使其知識得到拓展。現在想來,應該是得益於我在教學這課時,重視預設,深入地解讀詩歌,努力做到使自己先“披文入情”,再“情動而辭發”地進行預設,於是就能有效恰當地應對生成,從而有效地引領學生提高理解的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