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應遵循的幾個原則論文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應遵循的幾個原則論文

多媒體教學給新課改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一線教師帶來了許多困惑。在英語教學中,不少教師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認識有偏差,產生的教學效果也各不相同。鑑於上述情況,我們透過課堂實踐和多次研討,獲得了粗淺的認識,認為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實效性原則

現行教學中,許多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把幻燈片製作得絢麗多彩,動畫效果掩蓋了知識內容的凸現;有些教師在播放幻燈片時,像放電影一樣,沒有給學生留下絲毫的思維空間,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應考慮到如何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好。

如,在製作詞彙教學的課件時,不但要讓學生認識到單詞的音、形、義,還要給學生留有討論其用法的空間與時間,以達到即學即會的目的。在製作語法教學的課件時要把繁雜的語法現象以內在規律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使其在運用的過程中有據可尋、有“法”可依。

在一次初三語法複習的公開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有效地掌握雜亂的動詞非謂語形式的用法,我們首先透過課件展示了許多學過的相關句子,然後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總結其做主語、做謂語、做賓語、做表語、做狀語等的用法(學生總結完之後,教師展示提前制好的表格),最後再以練習造句的形式加以強化訓練,以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句子透過螢幕展示節省時間)。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很好,聽課的教師為他們給出了“Goodwork”、“Welldone”的較高評價。

二、直觀性原則

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優點,就是透過圖片、音樂、影片等形式將抽象的、枯燥的語法知識轉化為形象、具體、鮮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內容展示給學生。教師在製作課件時應充分利用課件的這種直觀性,為學生設計出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的課件進行教學。

如在初三總複習時,透過大螢幕用表格的形式將詞彙構成、用法及功能等展示給學生,既節省了時間、節省了板書,又能使語法知識簡單明瞭。如下表:

這樣將學生平時學到的零星、散亂的知識以其內在的普遍規律透過直觀的表格形式展現給學生,學生透過比較能夠真正體會到其構成、用法等。

三、情境性原則

語言知識的生命力依存於語言環境。對於初中生來說,要學好語法知識及其功能,必須有適宜的語言環境。較之傳統的“黑板+教材”的課堂教學,多媒體就可以更好地輔助教師創設教學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使教學效率得以提高。當然,這需要教師在製作課件時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所需要的情境和學生的性格特徵。

如,在進行對話教學時,情境設定和語言氛圍顯得尤為重要。將對話教學的情境以flash動畫、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語言環境就會得到渲染,課堂氣氛就會更熱烈,學生思維就會更活躍一些。英語時態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點,我們透過flash課件,將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時等反覆展示給學生,不需要老師過多的講解,學生既然就能做到“心知肚明”。

四、輔助性原則

“人與人之間的自然語言是最具親和力、最靈活的語言,師生之間課堂上互動性的交流應該是最有效的教與學的途徑。”因此,不能因多媒體手段的運用而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要認識到多媒體是為教師的教學服務的,是一種現代化的輔助教學的手段,不能用播放的幻燈片來代替師生之間的交流。要知道,教師的板書、輕輕的點頭示意、鼓勵的目光、讚許的微笑等都是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與情感的交流。就像前面提到的用動畫來演示時間的“過去、現在、將來”、動作的“一般、完成、進行”等,這只不過是教師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而運用的一種手段而已。

五、適度性原則

誠然,多媒體既有很大的資訊量,又能給教學提供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對提高教學效率大有裨益。但這不能說:多媒體課件運用得越多越好,不管哪類教學內容,只要有課件就好、幻燈片製作得越吸引人越好。事實上,這是不科學不合理的。過多的幻燈片容易束縛教師,讓課件牽著教師走,老師播放學生欣賞。這使教師無法根據變化的課堂進行調整,也使學生失去了創造性思維的空間。因此,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內容等來確定是否、如何使用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而不能“多多益善”,更不能有“沒有課件就不是新課程教學”的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