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端午節

母親的端午節散文

母親的端午節散文

故鄉,母親,童年,端午……永遠值得一個離鄉的人回憶,懷念。在回憶裡感受曾經的美好和溫馨;在懷念裡,重溫和銘記那份再也不會有的過往……

童年的端午並不富有,甚至可以說是貧窮的,雖然我們家在當地的生活還算是最好的。而母親的端午,也總是別樣。那時候,我們鎮子上並沒有見過賣粽子葉的,有的話也是極其稀缺。生活並不富裕的時候,人們也就少了許多講究。所以母親那時候給我們兄妹的並不是一個個冒著竹香氣的粽子,而總是一鍋冒著熱氣的紅皮雞蛋。雞蛋都是自己家的雞下的喂糧食的散養雞蛋,並不比今天標明為柴雞蛋的那種有絲毫的遜色;一鍋有大棗的紫紅和大米的純白交映著的香噴噴的米飯,總會令人迫不及待。雞蛋和米飯都是母親前一天的晚上泡在盆裡,放在鍋裡的,在我們的睡夢裡,便做著一個香香美美的關於五月端午的好夢了。

第二天早上,天才矇矇亮,大米和雞蛋就已經放在桌前了。然後旁邊還有母親剛剛去地裡採來的艾蒿和車前子。

艾蒿插在大門口和屋門口,還有一些艾葉被摘下來,放在母親早已選好了的小小布塊裡,縫成或心形,或長方體的小小荷包。荷包一定要用兩種顏色的布料對接而成,顏色鮮豔,大小相等:大紅配墨綠,紫紅配天藍,淡黃配粉色……然後,母親用自己手搓的幾種花線混合在一起的線繩穿起來,掛在我和弟弟的脖子裡,長長地搭在胸前,隨著我們吃飯後的滿足裡,尋一份精神的快樂,各自拿著胸前的荷包相互對比著。不久之後,在我們的蹦蹦跳跳中,那三兩隻顏色各異的`荷包也會歡快地上躥下跳著。幸福也就不請自來!

據說這種荷包是夏天用來防蚊子的。

車前子,是一味中藥,在我們當地叫做豬耳朵穗子。這種叫法很是形象,一方面葉子又大又厚,就彷彿是豬的耳朵一樣。而葉子中間長出來的長長的“果實”,就像是麥穗的模樣,雖然看起來更加細細長長的,但形狀卻是像極了。母親總是在端午節這一天,天還不亮的時候,去家外不遠的壩的兩側(也許提前早已看好),或壩下的地裡與溝邊拔回一些還帶著晨露的車前子,洗淨晾乾,切碎,然後放在鐵鍋裡?熟,再晾好,裝在三四個奶奶吃罐頭剩下的玻璃瓶裡。一夏天甚至到秋天,我們兄妹若是不小心拉肚子了,拿出來用開水衝了,一碗一碗地喝吧,味道不苦不澀,多多少少有一點像今天的“萊蕪老幹烘茶葉”的味道,顏色也差不多。幾碗下去,就把肚子喝好了,根本不用因為這個說起來就令人害羞的“病”去找醫生再花錢治療,免了吃苦藥喝苦水。

其實也不只是有了病之後才喝,平時也還有防暑降溫抑菌的作用。得了紅眼病,還可以用這種水來洗眼睛;若是咳喘有黃痰,也可以喝這種水。可以說有病治病,無病防病。但一定是要在五月端五這一天太陽沒出來之前採用。

於是後來才知道,母親的端午節,是從前一天的夜裡就開始的,整夜不睡覺。每一個端午,就像過春節和八月十五中秋節一樣,在她像一件盛事。平時所具有的傳統文化思想,善良鍾情,又聰明賢惠,愛心滿滿,便集中體現在了端午節這一天。

後來日子漸漸好了,母親一定會在每年的這一天,提前包好一大鍋粽子,送一些給鄰居中不會包,或者沒時間包,也或者日子並不那麼好的鄰居,一起來分享母親的端午:有糯米紅小豆大棗的,有糯米綠豆大棗的,有糯米蜜棗的……

後來,比我和弟弟大得多的哥哥姐姐都成家了,母親在做了奶奶和姥娘之後,就在端午這一天,給小寶寶們從後腦勺上剪下一小縷頭髮來,縫在大紅布里,成小小的朝天椒形狀,依然用母親手搓的花線小繩子,系在小寶寶們的手腕上,據說保佑寶寶們平安健康的。

而在我離鄉後的每一個端午節,都是我思念的焦點,也只要有時間我都儘量在這一天回到老家去,跟年齡越來越大的母親一起過一個期盼已久、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體味一下遙遠的童年裡的美好……

只是,今年的端午,再也沒有了母親。母親去年走了,去了遙遠的天國。同時走了的還有母親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