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楊氏之子》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楊氏之子》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為、家禽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之處,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楊氏之子聰慧的具體表現

教學難點:

楊氏子的回答妙在哪兒

教學過程:

一聊愚人節匯入:

看窗外陽光明媚,陽春三月即將過去,後天4月1日,你知道是什麼節嗎?現在好多人利用著這個節日開玩笑,來給生活找點樂子。然而玩笑不能開得太過分,為此沈老師送你們幾句話:

課件出示:

(1)、精煉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別人溝通。

(2)、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

(3)、機智巧妙的語言,可以擺脫困境或尷尬的局面。

二.

1.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感受楊氏子巧妙機智的語言的魅力吧。

2.說說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本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生交流:孔君平開玩笑似的說,楊梅是他家的果子。楊氏子機智巧妙地做出了回答。)

3.師導:學古詩要理解字詞句的意思,首先要讀的有節奏,心裡得明白什麼地方該做停頓,才能讀得有味道。誰來第一個讀?(其餘同學仔細聽:停頓是否恰當,字音是否準確,不當處家問號。)

4.你有什麼發現嗎?(為和應的讀音)(最有一句的停頓在家和禽的中間)

5.討論為什麼應該分開來讀。出示課件(兩句不同的停頓)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學生舉例說明,老師隨機引導:文中的禽指孔雀這種鳥,而合起來指家中馴養的雞、鴨、鵝等。

6.老師小節:看來學古詩真得咬文嚼字啊!不同處停頓意思也居然不同。但學古文與現代文也有相似之處。文中都圍繞一箇中心句來寫,你能找到這個句子嗎?這句話在這裡起什麼作用?

7.生交流後出示中心句:楊氏子九歲,甚聰慧。

(1)誰會讀這句話,為什麼這樣讀?(讚賞的語氣)

(2)其中的“甚”可以換成那些詞?

(3)那麼楊氏子的甚聰慧表現在哪兒呢?(找句讀)

(4)想象孔君平夫當時是怎麼逗他玩的,會是什麼語氣?什麼神態?楊氏子回答是又是什麼心理?什麼神態?

(5)師生表演讀:現在老師來客串孔君平,你們就是甚聰慧的楊氏子,準備好了嗎?語氣和表情要到位哦!(連續3遍)

(6)讀著讀著,你們為什麼笑了?(生交流:這玩笑開得很有趣)

(7)這玩笑開在那兩個詞語上?(生交流;此和君家各指什麼?板書:楊梅楊家果)

(8)讓我們琢磨一下,孔君平要誘導楊氏子的意思是什麼?(楊梅和楊氏子是一家人)

(9)可是這麼巧妙的弦外之音楊氏子就聽出來了,怪不得文章開頭說——(學生接)

(10)楊氏子不僅會聽,更會巧妙回答,從哪兒看出來?(玩笑開在哪兩個詞上)

板書:孔雀——孔家禽

師引: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其人之身。

(11)如果當時面對孔君平的是你,你會如何回答?(生回答)

(12)沈老師也替他著急,回答了這樣一句,比一比和他的語氣有什麼不同?課件出示:豈聞孔雀是君家禽乎?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3)比較這兩句話的語氣,你發現了什麼?(同桌練讀)

(14)哪兩個詞用的得體,委婉,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哪個詞看出他有足夠的機智?

小結:楊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禮,他果然-——(生齊答。)

這也應證了老師送你們的一句話:生讀第3句——機智巧妙的語言化解尷尬的局面。

三.語言訓練,品味回答的'妙處。

1課件出示:

如此巧妙的回答:一妙在楊氏子回答得();二妙在他委婉地()了孔君平的說法,其實想告訴他既然(),那麼()。

或如果(),那麼()。

2.同桌討論,指名交流。

3.如果來客姓杜,那你想替楊氏子怎樣回答呢?(改姓黃,白等,學生練說)。

4.老師小結:真不錯,,看來我們也學會了機智又委婉地回答長輩的問話了。

四推薦故事,當堂練習

師: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還有這樣聰慧的小兒故事,你想讀嗎?(見每課必練24頁)

1.學生練習,當堂交流{哪個孩子的表達妙?}

2.老師總結:我們的母語的確魅力無限,有妙語連珠的語言智慧,有唇槍舌劍的語言戰爭,更有妙筆生花的語言表達,讓這樣美妙的語言一直伴隨我們的學習之旅吧!

板書設計:孔君平(開玩笑)楊梅楊家果

楊氏子(機智、有禮)孔雀孔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