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物流管理

基於賽事的高校物流管理創新型人才論文

基於賽事的高校物流管理創新型人才論文

為了應對高校應用型轉型發展需要,文章在歸納和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分析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存在的諸多問題,包括創新型人才重視程度不高、物流賽事組織和管理機制不完善等等,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透過提高認識、構建賽事平臺和開展“賽事+教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等手段來改善。

一、緒論

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如何培養能夠符合市場崗位需求的創新型人才,並結合應用型轉型發展的目標來研究物流管理專業創新效能力培養方式,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從宏觀方面看,研究民族地區高校物流人才產學研培養,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物流產業的號召,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物流管理專門人才,以加快物流產業的發展。從微觀方面看,可以為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探索一種新的教學培養模式,有利於創新教學培養模式、推動教育改革,進一步推進對物流管理專業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在高校物流人才培養方面,王健(2006)借鑑國外發達國家物流人才教育培養經驗,分析我國物流人才教育培養現狀,提出我國物流人才教育培養模式創新思路。霍正剛(2012)探討了物流創新人才概念以及培養物流創新人才的意義,重點分析了當前部分高校在物流創新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培養理念和目標不明確等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改進措施,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大批物流創新人才。唐昌維,張路(2014)針對西部地區高校在培養創新型物流人才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學生素質與能力培養、高校培養物流人才的價值取向方面提出了相應對策。各高校教師針對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歸納起來模式主要有:面向社會與企業需要人才培養模式(趙偉,2010)、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何勇,張鵬,任麗麗,2012)和“3+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張的,2013)。其中,實踐教學環節是教師討論的熱點,譚波(2010)、李勇,餘冰,等(2012)從課堂、校內、校外三個環節探討了創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旨在建立有利於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實踐教學體系。林兆花,燕珍,蔡曉麗(2013)則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考核方式、教師隊伍和教材建設六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此外,潘經強(2014)從知識維、邏輯維、時間維三個維度構建地方院校物流創新創業人才勝任特徵的“冰山模型”。

以“賽事”、“賽教結合”等為主體詞的文獻鮮見於文端,蔡勤生(2010)透過以技能競賽為載體,提出“賽教結合、寓教於賽、以賽促改”教學模式。將競賽訓練專案與企業專案相融合,並積極扶持學生專業技能社團開展競賽活動,推進專業、課程、實訓基地和教學團隊的建設。黃繆(2013)和嚴宵蕙(2014)提出“賽式教學法”,認為其將成為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有效地緩解了物流企業“用工荒”與物流人才“就業難”這一突出矛盾。劉雲(2014)、黃煒,易肖肖(2014)從教改的必要性出發,根據大學生賽事對教學改革的作用分析,分析當前高校實踐教學機制在理念、管理、模式、組織、條件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基於賽事的實踐教學機制的最佳化策略。

在此基礎上,本課題將在梳理上述文獻的基礎上,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以研究課程改革適應“賽事+教學”培養模式為切入點,從高校教學隊伍最佳化、實踐教學方法等多方面對物流管理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展開研究。

三、基於賽事物流管理創新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長期以來,高校受到“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重課堂、輕課外”的指責。近些年來,高校逐步在轉變這一傳統觀念,但很多依舊停留在報告上、口頭上,其實踐教學的開展、制度建設、管理辦法並未得到實質地解決。部分本科院校仍然以精英教育為主要發展目標,脫離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主要體現在專業設定、培養模式和課程開設等方面,學生動手能力卻被忽視了。”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重課堂、輕課外”的傳統思維導致了高校對創新人才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部分高校建設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很大程度上是高校對外宣傳或者供上級檢查、兄弟院校參觀的主要地點,平時店鋪、公司都是大門緊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比比皆是。物流管理專業如同其他專業一樣,理論課比實踐課比重高得多,其實踐教學依舊停留在基礎設施應用,現有涉及物流規劃等整體解決問題課程。

(二)高校物流賽事組織有待加強

全國各等級賽事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作為各級大學生賽事的組織機構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在各級賽事中,很多參賽隊伍屬於個人行為,即便由高校出面組織的參賽團隊,團隊結構也存在一些問題,跨學院、跨年級、跨專業團隊並不多見,多數為一個學院的組成,而這些組隊有知識背景相同、知識結構相似,導致參賽作品質量不高。另外在指導老師層面,參賽隊伍很難得到指導老師長期系統的指導,致使學生很多專業知識都靠課外時間去學習,導致學習效果較差,最終導致參賽作品流產或者質量不高。

(三)高校創新型人才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主要依靠創新創業孵化中心和各級創新創業專案的申報。目前,大部分的'專案申報資訊來源於高校團委或者學生工作部,申報主要由指導老師引導有創意想法的學生申報,在申報的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性不強,教師工作中動力不足,其主要原因為獎助學金綜合測評中的實踐創新比重偏小,使得學生缺乏主動性。部分高校學生仍然主要依靠專業理論成績爭取獎助學金名額。指導學生參與學科競賽、專業競賽、創新型實踐,教師無法從教學管理部門獲取課時認定,與此相關的賽事費用也難以得到高校相關部門的支援,從而產生了“學生不想組隊參賽,教師不願指導比賽”的現象。

四、高校物流管理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設計

(一)提高高校對物流創新型人才的認識

目前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主要是理論教學和物流實訓相結合培養模式,主要是針對物流專業基本技能進行模擬實訓,學生整體規劃思想、全域性觀等能力未能得到有效鍛鍊。高校應該加強對物流管理創新型人才的重視程度,平衡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比重,充分肯定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地位。藉助物流專業賽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nexsim物流模擬建模大賽、ERP沙盤模擬大賽等國家級比賽專案),探索出能體現物流管理專業特色的培養模式,為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培養途徑。

(二)構建賽事組織平臺

賽事組織平臺是指高校和賽事組委會共同搭建相關的平臺。針對物流賽事存在的“散兵遊勇”現象,高校應著手思考物流賽事組織平臺的構建問題。高校亦可以團委、教務處和學生管理部門為依託,藉助學校開放性實驗室和物流實訓中心等硬體要素,依靠學校管理、專業教師、學生等軟體實力,構建物流類賽事組織平臺。亦或鼓勵學生自行成立物流相關的協會,這些機構在學校的領導下進行賽事組織、申報、培訓等活動。從頂層設計到基層組織,形成統一的賽事組織平臺,為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提供沃土。

(三)開展“賽事+教學”結合的培養管理體制

“賽事+教學”結合的培養模式管理機制是透過組織參加、舉辦物流專業性比賽,為達到培養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系統思考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建立學習型、創造型學生組織的目的,防止在“賽事+教學”培養模式執行中發生的偏差。高校教務部門應該支援教師指導學生比賽,在教師評獎評優和工作量核算中得以體現,提高教師指導比賽的積極性。對於取得突出成績的個人,予以獎勵和宣傳,在教師隊伍當中樹立榜樣、起到模範作用。學生管理部門首先應重新審視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降低理論成績的比重,適當提高創新實踐活動的比重。其次,在輔導員考核中,督促輔導員及時釋出比賽資訊,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類比賽,在學生中形成濃厚的比賽氛圍。最後,對於獲獎的學生積極宣傳,並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