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物流管理

中高職銜接模式在物流管理專業中的應用論文

中高職銜接模式在物流管理專業中的應用論文

近年來,由於中央及地方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關注,使得職業教育無論是在教育體系、辦學模式還是招生就業上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中、高職教育“立交橋”建設平臺的適時推出,為職業教育發展開啟新的篇章,尤其是為走入瓶頸的中等職業教育開創了另一個突破口,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再創新的契機。本文將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對中、高職銜接教育模式進行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國際經濟大環境的形成,生產系統與流通產業結合日益緊密,物流活動已不再是傳統的商品儲存與運送,它已成為各國現代企業經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企業發展的第三大支柱和利潤來源。然而,物流人才的培養就顯得特別的必要和迫切。

一、中、高職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現狀分析

隨著“物流熱”的掀起,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都紛紛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但由於對專業教育缺乏整體的規劃,專業學科界定、專業建設核心模糊不清,導致學生培養過於寬泛。有些學校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專業定向不明、方向模糊,課程開設氾濫,造成學生培養方向不明確,培養的學生缺乏針對性和可持續性。再則,部分中職學校由於辦學能力有限,常無法為學生提供與企業接軌的實訓場地,教學仍停留在課本上,學生也只能透過書本瞭解和認識各種物流裝置,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較差,所學知識過於淺薄,學生很難勝任企業提供的工作崗位,實現與企業的無縫對接更是無從說起。然而,對於高等職業院校來說,生源問題直接決定其生死存亡。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國民所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優生優育成為新一代生育觀,對於我國人口數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響,這也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生源問題。再則,就業壓力導致“讀書無用論”,使得很多高中生輟學,尤其是農村學生流失嚴重。相反,對於那些想提升自己學歷和專業能力實現其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中職畢業生來說又無門可投。因此,為打破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瓶頸,解決高職院校生源慌的窘迫局面。中、高職共同聯手建立中、高職教育“立交橋”,不僅能夠儘早結束中職教育終結性局面,使其畢業生享有繼續接受更高層次教育的機會,而且也能為高等職業院校提供理想的生源,從而促使整個職業教育體系科學持續的發展。

二、中、高職銜接模式

從現有情況看,中高職銜接模式的職業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分段貫通式,即一所或幾所中等職業學校與專業對口的高職院校聯合辦學,學生在中職學習三年,畢業後參加單獨的招生考試,到專業對口的高職學習2-3年,也包括保送中專畢業生到對口高職深造等;二是提升式,即選擇部分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根據有關規定辦五年一貫制的高等職業教育;三是下延式,國家審批的部分高等院校可招收初中畢業生辦五年制、六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只是兩個不同階層的職業教育,透過對口招生,一貫制辦學等實現互通互融,使得職業教育獲得可持續發展。

三、中、高職銜接模式在物流管理專業的應用

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同一教育型別的不同層次,重點是對學生職業能力上的銜接與提升。那麼如何才能使學生能夠完美過渡。

(1)設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始終堅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明晰人才培養目標,循序漸進地將原來的初級、中級技能人才向高階技能型人才轉型。在不斷完善中職教育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高職教育,實現中職與高職教育兩個層次培養目標的有機統一,進一步最佳化專業結構佈局,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養,注重技術和職業能力的提升。在個人素質培養的前提下,更高效、持久的將實踐、技能、職業知識三者完美融合,打造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培養平臺,從而實現中職教育到高職教育的完美契合。

(2)最佳化、整合課程內容。課程銜接是中、高職銜接教育的'核心和落腳點。課程結構是否科學合理地銜接,直接關係到中、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實現途徑是否一致。它也是實施中、高職教育體系銜接的關鍵。依託職教集團,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實現以產促教、產教結合、工學交替的新型教學標準和課程體系。為避免教育資源和智力資源的浪費,按照“職業能力本位”的思想和“職業能力主線”的思路,透過企業調研,確定中、高職教育物流專業人才所從事崗位或崗位群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將課程內容進行歸類、整合、安排,形成若干綜合能力、專項能力、能力要素,然後按照各能力要求設定相對應課程。將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有機融合,使得所授課程有鮮明的分層遞進同時又能真正有利於學生實際職業能力的培養。

(3)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銜接是課程銜接的重要保證。為實現課程目標和達到教學效果,在實習實訓過程中聘請行業專家、骨幹人員與學校專業教師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法、模擬模擬教學法、現場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行為導向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共同講授專業知識和傳授職業技能。學生以學員、學徒的身份參與整個教學活動,成為教學的主體,從而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真正落實從做中學的教學理念。

(4)建立健全合理的評價體系。評價機制是檢驗課程銜接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評價主體也由原來的教師單獨評價轉化為學生、教師、行業專家、管理者等多方評價。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的表現和行為,對其知識結構、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和綜合素質進行360°全方位考核。使得學生無論是在職業素養還是專業技能、溝融協調能力等各方面都獲得全面提高。

四、結束語

中、高職教育銜接是健全和完善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它有利於中等職業學校和高職院校的共同發展,也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大量高技能型人才。當然,對於中、高職銜接教育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如培養目標不明晰,中職教學內容與高職教學內容重複等等。總之,中、高職銜接教育模式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