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四年級《大自然的語言》教學案例

小學四年級《大自然的語言》教學案例

小學四年級《大自然的語言》

這是我校青年教師張旗在“嵊州市名師專修班”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中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大自然在藍天寫著,秋天已在人間。”請大家想象一下,秋天到了,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生:秋天到了,莊稼豐收了,瞧!田野裡稻穀一片金黃。

生:果子也成熟了,橘子像一盞盞小燈籠,掛滿了枝頭。

生:楓葉紅了,就像一面面鮮豔的小旗在迎風飄揚。

……

師:真是:“落葉飄飄秋天到,金色稻田如波濤。果實累累掛滿枝頭,誰就秋天不美好?”請大家帶著喜悅之情自由朗讀這一節。

(這時,有個叫王聰睿的學生忽然舉起手來。)

生:老師,,我還有不同看法,我覺得秋天也是淒涼的。

師:(非常驚喜)哦?此話怎講?

生:因為樹葉好比人,人是有生命的,秋天,樹葉落了,它們的生命也結束了,多蕭條呀!因此我覺得秋天也是個淒涼的季節。當然,同一個事物,在不同人的眼裡,感受是不同的……

(張老師帶頭鼓掌,聽課老師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師:你的見解很有個性,請按你自已的理解方式讀讀這節詩歌。

應該說,前面幾位學生的回答很精彩,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秋景的美好,但我更為王聰睿同學的“秋天也是淒涼的”叫好!因為這充分表現了他思維的新與活。新,體現在他的`回答不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真情實感,在與眾不同中透出新意。

活,表現在他的思維是發散的,不囿於定勢,善於變換角度靈活地思考,辯證地表達。說得多好嗎?就說秋葉吧,杜牧筆下的“霜葉紅於二月花”,呈現在讀才面前的是紅紅火火的楓樹林和詩人停車觀賞的濃濃的興致,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秋景的喜愛、讚美之情。

而在杜甫的筆下,卻是“無邊落木蕭蕭下”,詩人因秋而悲,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他的身世之悲和家國之恨。

同樣值得喝彩的是,面對這出乎意料的回答,張老師不是淡然處之,而是能充分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讓孩子的心智之花燦爛開放,個性得到盡情張揚。如此堅持下去,自然會使學生碰撞出創造的火花,引發創新的潛質,而這不正是一個創新型永不能懈怠的追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