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能源技術

新環境下農村能源生態環境工程模式分析論文

新環境下農村能源生態環境工程模式分析論文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面臨著能源短缺的問題,因此亟需提高我國能源的利用率,開發一些清潔的新能源。農村能源生態工程通常遵循生態學的原理,是利用一定的技術和理論把能源工程與生態工程有機地結合起來的工程體系。農村能源生態工程建設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我國農村地區能源短缺的現狀,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能源。農村能源生態環境工程的建設需要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當地的具體情況,不斷完善農村能源管理體制,最終實現農村地區能源的合理利用。

1 農村能源生態環境工程設計方法

農村能源生態工程設計的過程通常是尋找生態環境工程的最佳適應性對策。在農村能源生態環境工程中需要嚴格地遵循“整體、協調、迴圈、再生”的原則,建設能源生態環境工程的目的在於促進農村能源建設和農業的和諧發展,提高農村能源的利用率,實現農村能源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生態工程的設計中需要確定系統規模和控制的等級,對於能源工程調控的等級越高,控制的範圍越廣,這種控制屬於宏觀控制,情況比較複雜,調控的精度較低。如果控制的等級較低,調控範圍比較小,就屬於微觀調控,調控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透過能源生態工程的系統分析,找出農村能源生態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農村生態工程建設的約束條件。農村能源生態工程模式設計的核心是方案設計,透過方案設計可以改善能源生態工程的結構,調整資源利用的方式,合理配置農村能源利用的技術。最佳化能源設計方案可以促使農村能源生態工程建設和農業的協調發展,促使農業能源利用體系的良性迴圈[1-2]。

2 農村能源生態環境工程模式

2.1 “豬—沼氣—農作物”能源生態工程

“豬—沼氣—農作物”能源生態工程模式在農村比較常見,通常是以單個的養豬農戶為單位,在豬舍的附近建立沼氣池,並且在農村附近有數量比較多的果園或茶園。這種模式的工藝流程通常是養豬農戶在豬舍附近建立沼氣池,使豬的糞便以及汙水流入到沼氣池中,並在沼氣池中放入一些植物的秸稈,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沼氣池就會產生沼氣,農戶透過在家安裝相應的淨化裝置之後,沼氣就可以用於生活。需要注意的'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沼液和沼渣需要更換才能夠確保沼氣的供應。因此,對於沼液和沼渣的處理,通常是用作果園和茶園的肥料使用。這種模式可以將糞便和汙水經過沼氣的發酵進行無害化和減量化處理,它可以將沼渣和沼液當作有機肥使用,促進了資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實現了零汙染。“豬—沼氣—農作物”能源生態工程模式大大降低了執行成本,非常適合在農村地區使用[3-4]。

2.2 “器—氣—池”生態家園工程

“器—氣—池”生態家園工程通常是以村為單位的,這種生物工程模式通常是指在每戶農民的房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農戶使用沼氣做飯,並且需要建立生活汙水沼氣淨化池。這種模式可以把太陽能、生活汙水以及沼氣結合起來,給農戶帶來清潔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另外對於生活汙水的處理,可以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2.3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能源環境工程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能源環境工程通常是以規模巨大的畜禽養殖場為單位的,需要建立和養殖場規模相當的沼氣工程,這樣才能夠確保養殖場的糞便和汙水得到及時的處理。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能源環境工程通常採用的工藝流程是把畜禽類的糞便汙水進行固體與液體相分離,對於糞便可以進行深入的加工成為肥料或者是有機肥。對於汙水流入到沼氣池中,採用厭氧發酵技術進行處理,之後可以產生大量的沼氣,沼氣可以輸送到儲氣櫃中,供農戶使用。而對於沼液的處理,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為肥料使用,另一方面可以經過好氧曝氣池的處理,促使沼液達到標準,之後進行排放。這種工程模式採用了固液相分離的處理技術,可以讓汙水的濃度大大降低。在處理汙水的時候採用了厭氧發酵技術、好氧處理技術、AF技術、穩定塘、氧化溝等技術相結合的工藝,這樣可以促使汙水得到進一步的處理,減少汙水對水利以及農田的汙染。這種模式運作成本低,並且可以促使畜禽養殖場的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對於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能源環境工程的建立需要因地制宜,而且工程選址比較適宜選擇存在自然落差的地方,這樣可以減少工程造價以及工程運作的費用。另外,如果在畜禽養殖場附近有農田、果園等,可以在工程中考慮沼液的綜合利用,而沼氣通常被農村居民利用。

3參考文獻

[1] 蔡金國.經濟發達地區農村能源生態環境工程模式初探[J].中國沼氣,2003,13(4):112-115.

[2] 施駿,陳磊,秦大東,等.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家園建設知識庫的研製與應用[J].農技服務,2007,11(5):117-120.

[3] 吳清萍.可再生能源對浙江新農村建設的作用評估及對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07.

[4] 戴彥德,任東明.從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能源問題 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地位和作用[J].可再生能源,2005,22(2):324-330.